思索片刻后,想到他之前路上听到的一些消息,去定襄行商的人都没有回来,这已经证明那边可能是出事了。
这一路上他都在犹豫,去定襄是一开始计划好的,随意改道是有代价的。
听了安景之的一番话后,当下不再抱有侥幸。
与其说是相信了安景之的话,不如说是他决意冒险一次。
安景之的话只是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
他叫来自己的大儿子商议改道南下。
岳贤的夫人虽然嘴上不满,但是家里的大事还是岳老爷做主。
这一家人品性上乘,告诉他们这个消息也算是为了原主赎罪。正好也有了一个食物来源的理由,只是没想到居然还送了他小半袋粮。
安母看到安景之走过来之后赶紧把他拉到旁边。悄悄的从怀里拿出一个菜窝窝给他“儿子,这是娘偷偷给你留的,你快悄悄吃了,咋能不吃东西呢?”
“没事儿,娘,我刚刚去前面打探消息的时候得了人家一个白摸摸我已经吃了,不饿。您自己吃了吧。”
“这好好的,人家咋会给你粮食呢?你别骗娘。”
“是真的,您看人家还给了我一袋粮呢。”安景之自己又往袋子里面加了不少。应该足够撑到接下来的目的地。
“呀!”安母有些震惊,又连忙看了看四周,看到没人注意他们。做贼心虚般的把安景之拉到一旁,偷偷的问他这是哪里来的。
“娘我前面不是去打探消息了吗?听到这些人都是往定襄去的,我这才想起来那不能去呀!流寇已经在往那边去了,估计没多久就会城破。”
“你咋会知道的?!”
“哎呀娘,我这不是天天都去县城认识了不少朋友,他们告诉我的。他们没逃之前就说有一伙流寇要往定襄去,按照现在的这个时间算。估计已经快到定襄了”
听完安景之的话之后,安母有些心慌。连忙把全家人拉过来商量,也顾不得问安景之的粮食来源。
“什么?景之啊。你这消息准确吗?不去定襄那咱们去哪里?”安父沧桑的脸上布满凝重,随意变道可能造成什么后果他很清楚,就算最疼爱小儿子,也不能拉着全家老小的命去送死。
“爹你听我说,我刚才去前面打听已经确定了,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前面那个马车里的人,人家也有自己的消息来源,两两印证之下,就确定了这个消息是准确的,不然人家也不会把这好好的救命粮食给我当做答谢呀。”
“前面那个马车里的人已经准备改道。咱们一家老的老,小的小,不能去。这凑上去和送死有什么区别?”
“那你先前怎么不说?咱们不去定襄城去哪里?”钱氏忧心忡忡的说道。
“二嫂,我这不是才知道咱们是要去定襄。不然我能不说吗?”
看到那袋粮食之后,大家都下意识的选择了安景之的话。毕竟逃荒路上没有什么比粮食更珍贵。能让人家拿出粮食答谢,这消息必定是真的。
说完被安老二瞪了一眼,爹娘还没开口他媳妇就敢插嘴,平时嘴碎就算了,现在是什么时候了?
安父其实心里也是趋于不去定襄城,小儿子啥都干不了,但是却能说会道,能打探到消息是很正常的,换做是老大老二去怕是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
正在思索着又听到钱氏道:“爹娘你们看,前面马车走了!”
本想喝斥自己媳妇的安老二安远图看着面色凝重转头看去的安父张了张嘴没出声。
“景之,你有没有打探到他们要去哪里?”安父开口道。
“具体的不太清楚,只知道他们要南下。”
北方被流寇和乱兵祸害得没几个好地方,南下倒是还算安全。至少在原主死前是这样的。
最后一家人还是决定南下,但是这并不是安景之的目的地。
安景之的两个哥哥没有什么意见,两个嫂子虽然看不惯安景之,但是安景之打探消息的能力他们还是清楚的,总不至于安景之会故意害死全家吧?
趁着夜色来临,一家人偷偷的脱离队伍,向着马车前进的方向走去。
一家人单独行走更要警惕,不仅要防备流民,流寇,还要防备官兵。
靠着那袋粮食一家小心翼翼的走了七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