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生活?病亡与身后]
自从逊位之后,孝定景皇后便一直闷闷不乐。根据清宫医案可知,孝定景皇后在光绪朝便有肝胃不和的旧疾,②到了宣统朝则脾胃不健,肝气不舒。③民国元年(1912年)十二月中旬,“既患水肿肝郁之疾,时见清减,时复反覆。”④民国二年正月初十日是其四十六岁千秋,在这一天,孝定景皇后“御殿受贺,略受劳碌,加以伤感,入夜病遂增剧。自是中日悲伤,不进饮食”。⑤根据当时的医案来看,正月初六日这日,太医表示“证势丛杂,殊形棘手”⑥,到了巳时,已经“势欲脱败,证势危险万分,殊形棘手”⑦,午时则“证势垂危”⑧,最终于民国二年正月十七日丑时在长春宫太极殿崩逝,⑨停灵在宁寿宫皇极殿。
因为孝定景皇后有“让国之贤”,民国总统袁世凯下令全国下半旗致哀三日,文武官员穿孝二十七日。各地政要也纷纷吊唁,民国副总统黎元洪称其为“德至功高,女中尧舜”。民国参议会议长吴景濂还发起“国民哀悼会”,认为“隆裕太后以尧舜禅让之心,赞周召共和之美,值中国帝运之末,开东亚民主之基。顺天应人,超今迈古。……佥谓美利坚之独立,受战祸者或七八年;法兰西之革命,演惨剧者将数十载,虽伸民气,实苦生灵。前清隆裕皇太后,默审潮流,深鉴大势,见机独早,宸断无疑。诏书一下,化干戈为坛坫,合五族为一家,大道为公,纷争立解。盖宁可以敝屣天下,断不忍涂炭生民,所谓能以私让国。”建议在太和殿开全国国民哀悼大会。⑩之后民国政府便在
——————————
①载涛:《载沣与袁世凯的矛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晚清宫廷生活见闻》,第83页。
②陈可冀主编:《清宫医案研究》,第4册,第1677页。
③陈可冀主编:《清宫医案研究》,第4册,第1677页。
④富察敦崇:《隆裕皇太后大事记》,民国写本,国家图书馆藏,第5页a。
⑤富察敦崇:《隆裕皇太后大事记》,第5页a。
⑥富察敦崇:《隆裕皇太后大事记》,第6页a。
⑦富察敦崇:《隆裕皇太后大事记》,第6页a。
⑧富察敦崇:《隆裕皇太后大事记》,第6页b。
⑨升平署档案则记载为“子初”。见中国国家图书馆编:《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宫升平署档案集成》,第49册,第25872页。
⑩秦国经:《逊清皇室轶事》,第123页。
太和殿设立灵堂,殿内正中悬挂“女中尧舜”大匾,供案前立一大镜框,内陈《退位诏书》,规格不可谓不高。
[封谥释义]
民国二年正月二十二日,宣统小朝廷下令王大臣敬拟大行隆裕皇太后谥号。当日,恭办丧礼官蒙古亲王那彦图等人拟出六种主谥、两种全谥,并缮写谥法开列上奏:
孝简约己恕物曰简
孝明懿行宣著曰明
孝敦温仁忠厚曰敦
孝慤诚心中孚曰慤
孝顺慈和偏服曰顺
孝定大应慈仁曰定
宽惠慎哲协天保圣
端慈顺懿秉天牖圣①
最终,小朝廷决定的谥号为“孝定宽惠慎哲协天保圣景皇后”。从词汇的选用上,也可以看出当时小朝廷对于孝定景皇后的评价。
第三节清德宗光绪帝的两位后宫
一、温靖皇贵妃
[简介]
德宗温靖皇贵妃,镶红旗满洲他塔喇氏,户部右侍郎长叙第四女。同治十三年八月二十二日生(一说八月十五日)。在光绪十二年参加八旗选秀,于光绪十四年十月初五日,被指定为瑾嫔。光绪十五年正月二十六日入宫。同年二月十八日,以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福锟为正使,礼部左侍郎续昌为副使,册封为瑾嫔。光绪二十年正月初三日,因孝钦显皇后六旬庆典,诏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