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仔小说网

旺仔小说网>翦伐殷商怎么读 > 第21章(第1页)

第21章(第1页)

二层台内有三颗人头,"一颗是一名二十岁左右的男性的;其余两颗则都是女性的,年龄分别为三十岁和四十岁左右。值得注意的是,三十岁左右的这名女性,应该自幼就拔掉了下牙的两颗门齿。这属于“东夷”习俗,自大汶口文化以来,在山东及胶东某些地区一直存在。墓主生前很可能参加过征讨东夷的战争,并从当地带回了一些俘虏。

和人头同一层面的二层台内,还有牛腿和羊腿,以及陶制的豆、瓢、爵,它们应当是用来盛放食品和酒的。

放置完随葬品和人牲后,开始往墓穴里填土夯筑。夯填的过程中,还会埋入殉人和殉狗:到一半深度时,杀了一名两三岁的幼儿,将其头颅面朝下扣在了土中。到距离地面1米左右时,又杀了一名二十五岁左右的女子,将其头颅侧放在了填土内。对头骨和牙齿的鉴定表明,这名女子生前应该营养较好,属于物质生活比较丰富的人群。根据发掘报告,共埋入四名成人和一名幼儿的头骨,但没有发现他们的身体,而且该墓周边也没有发现人祭坑或者无头尸坑。

在墓葬填埋数年后,墓主的家人为其建造了一座墓上“享堂”:先是在墓穴正上方筑起1米多厚的夯土台基,并筑进一枚成年人头骨和一名全躯的少年,然后在台基上建造亭子式享堂。

若干年后,享堂塌毁,有人便在它的基础上挖了一座近方形坑,坑底埋入一名被砍头的仰身直肢的男子,人头放在身体的左侧,右侧则是两具儿童的尸体。这座祭祀坑,可能出自“亚长”的后人。

在M54附近,考古队共发掘出40座竖穴墓,大多数是随葬品较少的小墓,有殉人的只有两座,其中一座殉二人(M82)。这些墓葬可能多是亚长氏族的成员或者属民的,看来他们多数人并不富裕。

“子”和亚长的后人应该繁衍了很多代。周灭商后,其后人和其他王族被迁到了商族人的起源地——商丘,并在那里建立宋国,继续传承商王家族的血脉。至于他们能否放弃血腥的杀祭宗教,这就是一百多年后的故事了。

注释

1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以

下简称《花东》。殷墟有两个花园庄,一个在沮河北岸的阻北商城内,一个

在沮河南岸的宫殿区南侧(已整体搬迁),出土H3甲骨坑的在恒河南。

商代已有大学,如《合集》3510:“右学。”《合集》20101:“丁巳卜,右学。”《礼记?王制》记载:“殷人养国老于右学。”郑玄解释说:“右学,大学也。”《屯南》60:“于大学寻」

关于这位“子”的具体身份,学者们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是王室近亲,但又认为“子”没有祭祀盘庚王的卜辞,说明他是盘庚之前的王繁衍出的旁支。本书认为,这种推测方式可能有问题,因为盘庚一代有四位兄弟当过王(阳甲、盘庚、小辛、小乙),盘庚之外三王的后裔不当王自然就不会祭祀盘庚,但这不影响其作为王子的尊贵地位。花园庄东地“子”的卜辞里从未提及“父”,很难确定他的父亲是谁。

《花东》206。

《花东》50o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殷墟小屯村中村南甲骨》,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489条。

《屯南》662O另可参见宋镇豪《甲骨文中的乐舞补说》,《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安阳殷墟小屯建筑遗存》,文物出版社,2010年。以下有关小屯建筑丁组遗存的基本信息、数据及图片未注明出处的,皆出自该书,不再详注。

按照发掘报告的描述,这种器物坑有对称的两座,但另一座已经被后世破坏,只剩了一些陶片。

王恩田:《武父乙孟与殷墟大型宗庙基址F1复原》,《中原文物》2006年第1期。

李竞恒:《干戈之影:商代的战争观念、武装者与武器装备研究》,四川师范大学电子出版社,2011年。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安阳殷墟花园庄东地商代墓葬》,科学出版社,2007年。以下凡有关M54的基本信息及图片,未注明出处的,皆出自该书,不再详注。《安阳殷墟花园庄东地商代墓葬》发掘报告称,这三个人头“并未放置在二层台上,而是放置在二层台内”。此描述有些难以理解,“二层台内”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夯筑在二层台的土内;另一种是在二层台侧面掏出壁龛、放置人头。

第十四章西土拉锯战:老牛坡

关中盆地在群山环抱之中,犹如一片东西狭长的柳叶,渭河从盆地中央流过,沿途接受洋河、濡河、泾河和北洛河等支流汇入,最终注入黄河大拐弯处。

在漫长的新石器时代,关中盆地内一直有众多繁荣的小村落,但到了四千多年前的龙山时代,华北各地开始进入普遍的动荡和战乱。关中也不例外。今西安市西郊的客省庄(二期)就出现了大量杀戮、冲突甚至人祭的迹象。

但不知何故,关中的新石器人群未能“进化”到早期国家。龙山动荡期过去之后,这里又回归仰韶时代那种与世无争的社会状态。在关中之外,南佐、石郎和陶寺等古国兴废倏忽,夏、商文明迅速迭代升级,却都没影响到关中的宁静生活。

这是上古时代的常态:并非所有的人类社群都会自动进化成更大的共同体和国家;事实是,多数会一直停滞无为,直到被强大的古国或王朝吞并,被强行裹挟进人类的“发展”大潮中。

王朝扩张也会引发土著的反抗。关中是商王朝的“西土”边疆,也是献祭人牲的重要来源。商朝的势力虽在这里活跃数百年,但从未占领整个盆地。西安市东郊潘桥区老牛坡村的黄土地层,记录着商朝对关中数百年的经营史。

商朝通过设立城邑或侯国管理外地和边疆,本质上,这是一种分封建国的制度。后来的西周也同样实行封建制,但不同的是,商朝的城邑或侯国很重视商文化的独特性,与土著人群泾渭分明,很难出现文化和民族融合现象。当然,对于商朝来说,湖北盘龙城是特例,也是一个教训。

老牛坡是商朝设在外地侯国的典型个案,显示了商族人祭文化和土著部族文化之间的激烈冲突。

早商的入侵者

20世纪,老牛坡的村民耕作时还偶尔会挖出商代青铜器,这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注意。1985—1989年,考古队对这里进行了多次发掘,由此,一个从新石器时代发端、跨越整个商代的聚落逐渐露出部分真容。?

老牛坡村接近关中盆地中心,背靠骊山,面对满河。在商人到来之前,本地土著还生活在石器时代。他们在黄土坡地上开垦出农田,用石刀和石镰收割谷物,在濯河中用网捕鱼,留下了很多拇指粗的石制渔网坠。他们也做些艺术工作,比如,在陶罐的口沿捏出花边,用石头磨制成巴掌大的环形“石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