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是蜀汉?什么蜀?他建立的是汉朝,可不是什么蜀汉!
三国演义……听这名字,他终究还是没能光复汉室。
哎……
诸葛亮看着天幕,怅然叹息,对刘备一拜道:“主公,未能光复大业,臣惭愧……”
话没说完,被刘备扶起。
“丞相何故这般自毁?”他的语气温和,“能上这个榜,必然是被后世承认的,能请来丞相相助,也是我刘备的福分。”
他从一无所有走到今日与曹操、孙权相抗,三分天下。诸葛亮对他的辅佐,对得起鞠躬尽瘁这四个字。
关羽和张飞也在旁应和:“匡复汉室的担子过重,不是一人能挑的起的,丞相无需自责。”
【诸葛亮出生于公元181年,也就是东汉光和四年,字孔明,号卧龙,身长八尺,琅琊郡人。
这里要说明一下,琅琊郡隶属徐州。曹操的父亲曹嵩在徐州境内的琅琊郡躲避战乱,结果被徐州牧陶谦杀害。曹操为报父仇攻打徐州,屠杀徐州百姓的时候,就屠了诸葛亮的家乡。
我们现在翻看历史,经常出现某某屠城的几行字,轻描淡写就过了,但实际上屠城是人性的丑恶与权欲的残暴,是普通老百姓的灭顶之灾。】
天幕之下,仁慈的君主们纷纷点头。
李世民:“君如舟,民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曹操这么做,注定了只能成为奸雄,而非一代名君。”
晚年的刘彻想起了受巫蛊之祸牵连而死的数万人,虽然下了罪己诏,但心中的愧疚时刻都在。曹操造这么大的杀孽,屠戮无辜的百姓,晚上睡觉能安心吗?
就连惯以暴君著称的嬴政都没屠过城:如此不顾百姓死活,也难怪天下只得三分之一。
想必曹操统治下的北方叛乱四起吧。
他的爱民之心不多,但不会把百姓们逼上绝路,征调民工从来不选择穷人,更遑论是屠城了。
听到这话,同样屠过城的刘邦心慌慌。
这天幕什么事都往外说,真的是一点都不偏向谁啊。
顶着百官偷摸打量眼神的曹操:“……哼!”
他面上坦然的很,心底还是有点心虚。他当年屠城也不过是在气头上的一念之差,这后世怎么就说的他很残暴似的?他后来也后悔了啊,有负于百姓,被众多名士当面数落,知道错了。
祢衡、孔融、边让、张松……一点面子都不给他留啊。
公台更是离他而去,死都不回来。
荀彧忆起过往,依然对此事十分的不满。屠城,是曹公最令人垢病的点,失尽民心,以致于徐州血流成河,瘟疫流行。
兖州出现反叛之人亦是情理之中。
只是后世口中那三国演义……哎,大汉天下,终究还是崩裂了。
【诸葛亮幼年丧父,跟着叔父生活。少年时,叔父官职调动,于是诸葛亮跟随叔父来到了荆州,在荊州安家。荆州刺史刘表,是诸葛亮妻子的姨夫。论起来,诸葛亮属于荊州士族集团。】
【诸葛亮到荊州没两年,叔父就去世了,只好一边读书一边种田,自比管仲、乐毅,喜欢唱《梁父吟》。
管仲、乐毅是什么人呢?
管仲善于处理内政,富国强兵,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被尊称为“仲父”。乐毅攻占齐国七十余城,有超凡的军事能力。】
刘邦:诸葛亮敢这样自比,倒是挺有自信,想必未发达时有不少人嘲笑吧?
既精于内政,又擅长领军作战,可能吗?
他想象了一下让萧何领军,韩信治国。嘶——这样一来国家要乱套了。
突然,他想到了已经归隐的帝师张良!
若是张良的身体强健一点,不是不可以挑起大梁,既能领军作战,又能治理国家。
【诸葛亮这样的自比,得到了有识之士崔州平、徐庶等人的认同。坊间传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刘邦:“!!!”
看到这里,三国之后的朝代纷纷点头:“诸葛丞相确实值得被天幕夸赞。”
司马炎心里发酸:他若是能得诸葛亮辅佐,才不会上这劳什子十大败家皇帝榜,丢人丢到祖宗面前,得千秋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