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宁乖觉跑到案前,“太后娘娘。”
清甜的声音让太后露出微笑,将人抱上椅,“幼幼可识字?”
“哥哥教过我。”小姑娘说完有些不好意思接道,“但认识的不多。”
“已经很了不得了。”太后将一本折子放到她手上,往后一趟鼓励道,“哀家看累了,幼幼帮忙读给哀家听,遇着不认识的字儿便问。”
幼宁哪明白手上是寻常人碰不得的奏折,太后如此说,她便乖乖应了。
太后累了一日,纯粹就是想听小姑娘的声音放松会儿,磕磕巴巴的童声在她看来可比奏折有意思多了。
等到了戌时,幼宁洗漱安寝,太后才召来丁嬷嬷,“今日如何?”
丁李两位嬷嬷最懂太后心思,那些朝臣都知道要在十几个皇子中押宝,太后怎么会任母族在自己逝后任人打压。
她没有大肆提拔谢家子弟是不想做得太过,毕竟谢家并没有谋朝篡位的心。不让谢家女子进宫也是她的安排,那些世家精得很,容忍了她一个女子把持朝政多年,怎么可能会继续容忍一个流着谢家血脉的皇子继任大统,何况她也不想让族中女子再进宫蹉跎。
如此太后能做的,就只有扶持某个皇子,那皇子可以不与她太亲近,但也不能和其他人干系太深,日后能念着一丝谢家的恩便行。
之前太后在五皇子和十皇子间斟酌,一直没有下定决心,昨日因幼宁才突然注意到这个十三皇子,今日让丁嬷嬷前去也是有意观察一番。
丁嬷嬷今日还不着痕迹向几位太傅询问过十三皇子燕归的事,在脑中思索一会儿后道:“这位殿下瞧着……”
丁嬷嬷言简意赅,她今日看着是陪小姑娘玩耍,做的事可一点不少。她眼力自比不上太后,但也有自己的能耐,四处打听和观察下,她发觉这位不显山不漏水的十三皇子,当真有些不可琢磨。
只拿最浅显的,在那间太学堂中,其他皇子资质是远远比不上十三皇子的,依十三皇子在宫中的尴尬处境,他完全可以靠得到太傅的青眼而改善地位。但他并没有,从六岁开蒙到至今,就一直保持着这般不轻不重的处境。
其他不说,单看他的年纪,这份沉稳又懂得筹谋的心性已然超出了许多人。
只不知这聪明是为明哲保身,还是为其他。
太后闭目养神许久,等丁嬷嬷话毕才缓缓睁眼,“比小五如何?”
这个问题倒叫丁嬷嬷犯难了,许久道:“五殿下虽不如十三殿下聪慧,但性子却是易相与许多,是个重情的,奴婢说不上哪位殿下更好,只觉得各有千秋。”
太后一笑,由人扶着起身,走了几步道:“陛下那边怎么说?”
丁嬷嬷面有难色,“陛下还是往日那般,并不曾有什么话儿。”
“罢了。”太后也算了解这个儿子心性,“两日后的寿宴,哀家再看看。”
“奴婢明白。”
兄长
周帝寿辰这日,皇宫热闹非凡,修葺一新的玲珑殿中人来人往。虽是酉时开宴,但晌午前就有不少人先行进了宫,这些人大都是女眷来拜见与族中有关的后妃,更想借机同太后攀上几分关系。
最近京中盛传容家女儿在太后面前得宠,连带容夫人提前进宫见女儿的路上也被不少人缠住,个个笑意妍妍,亲热十分。往日她是容太师正妻,又有郡主身份,其他人对她也是敬重,可断没有这般谄媚的。
容夫人当面与这些人带笑寒暄,转身一双柳眉不由皱起。
她多年与容太师只有一子,本以为再没了儿女缘,没成想三十多又怀上了小女儿。女儿生来乖巧懂事,再多的宠爱也没让她变得骄纵,早就成了容夫人的掌中宝、心头肉,正是如此,她更加担心太后此举背后的意思。
身为周朝唯一一个异姓王的女儿,容夫人听说过她爹和太后少年时的交情,但也知之甚少。若说太后是因为这份情而对幼宁特殊,那早在自己刚嫁入京城时就应该会有所表现,幼宁的确和她外祖父外貌有几分相像,不过在容夫人心中,久居朝堂的太后是不可能因为这种事而对幼宁另眼相待的。
容夫人左思右想,唤来一个贴身婢女耳语几句,令她回去寻了容太师,这才随手理了理衣衫,迈入坤和宫。
作为太后久居的宫殿,坤和宫气派无比,装饰并不奢华,却很有天家气势,与太后惯来冷硬的作风十分相称。容夫人早做好了心理准备,还是在听到太后柔声哄自己女儿时缓了缓步伐。
“幼幼真不喜欢这珠花吗?”太后正拿着一朵珍珠刻成的头花,似乎想要给小姑娘戴上。
幼宁人虽小,也有了些自己的审美,她显然不大喜欢珠花,可因为敬重长辈不愿拒绝太后,因此面上表情十分为难,微抿着嘴唇,鼓鼓的包子脸看上去很是有趣,太后忍不住一逗再逗。
李嬷嬷远远见着小姑娘的亲娘来了,终于笑着打岔,“太后娘娘,这珠花式样都是奴婢们那时候盛行的了,容姑娘还这么小哪儿能喜欢呢。”
太后将东西放下,拍了拍面前的小脑袋,“也是,哀家毕竟老了,眼光自然跟不上小姑娘了。”
幼宁冲她一笑,往太后手心蹭了蹭,让太后一怔,忍不住也跟着笑了。
便是对宫中那些公主、她名义上的孙女儿,太后也没这么亲热的。容夫人瞧得清楚,面不改色等宫人通报,在太后身前俯身行礼。
太后颔首令她起身,对她倒与一般命妇无有不同,并不因她是幼宁之母而有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