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荣见此趁热打铁道:“大哥,你知不知道这附近有什么地方出租房子?”
门卫大爷闻言想了想道:“这附近都是我们学校的家属楼,在远一点的地方是重型机械厂和电厂家属院,这几个地方应该不会有啥人家向外出租房子。你要是真想找,就往西面和北边去,那边基本上都是皮毛厂、纤维厂、食品厂、玻璃艺术品加工厂的家属区。如今这年月玻璃厂和食品加工厂的日子都不好过,他们那边有生活困难的人家,说不定会腾出几间屋子出租,好歹能补贴一些家用。”
李桂荣闻言谢过那位热心的门房大爷,在西面和北面两个方向犹豫了一下,最终选择了位置较近的西北方向走了过去。
之前的一段时间李桂荣只顾着走路并没有太在意,现在因为有要在附近租房子的心思,她特意的开始观察起一些周围的环境。
很快她就发现越接近市一中的地方,周围的环境就越好,这种好不光只的是经济的繁荣和人流的旺盛,更是一种兴旺的感觉。
这边的房屋不管新旧都很规整,没有任何的破败,街道上不论是主路还是住宅小区内的辅路都被打扫的非常干净,见不到枯枝残叶和垃圾。
所有临街的铺面都有人在经营,经营的项目五花八门基本囊获了人们的生活所需,其中饭店和下商店基本每条街道上都能看见好几家,本身就是商贩的李桂荣知道,食品和杂货商铺的兴盛,意味着这一片居民的日常消费能力和购买欲|望是非常可观的。
围着这片区域绕了好几圈,李桂荣看的连连点头,真是一片做生意的好地方呀!
越看越喜欢的李桂荣在这一片流连忘返,连自己过来是为了给女儿找房子的事情都暂时忘记了。
绕过几个街区,李桂荣继续朝前走,走着走着她发现自己好像逐渐脱离了楼房区,周围的建筑物已经逐渐由高楼大厦转为了平房街道。就算能看见几栋楼房,也大多数都是四、五高的红砖筒子楼。
虽然这边一样很热闹,街面上川流不息,身边人来人往,但李桂荣却不知道为什么,总有种怪怪的感觉,那种感觉说不出来因为什么,但就是觉得好像有什么不对劲。
又走了几条街,当李桂荣看到了在一片空地上自发形成的一处集贸市场的时候,她终于知道那种古怪的感觉是什么了。
店铺,就是店铺,这一路走过来李桂荣用了半个多小时,这么大的一片居民区,除了与刚才楼房区临近的几条街道之外,走的越远街面上做生意的小商铺就越少。
这年月还没有什么商品房的概念,各个单位修建的家属区内,不管是几层楼都是给人住的,内没有专门的商业用铺面。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活跃的同时各种私营小店开始出现,那些临街的一楼被人将窗户改成大门当成铺面用。
李桂荣一路走来见到的基本都是这种情况,到市一中附近更是如此,可是来到这里却不是这样了。
虽然这边大多数都是平房,楼房相对较少,但因为是老住宅区的原因,这边人员居住密集,道路四通八达按道理来说应该是一处做生意的好地方。
有不少临街的平房,在李桂荣看来都可以改建成商户对外出租,而她也看得出来,之前应该的确是有屋主就是这么多的,因为她已经看见不少人家靠外的厢房在临近街道的那一边开出了一扇门来。
会如此改建房屋一定是为了方便出租,但此时那些为了出租而改建的房子却都大门紧锁,门上连块招牌都没有。
就算有的店面上挂着招牌,店里面也是门可罗雀,与之前一中附近商贩们顾客盈门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到了集贸市场这边,李桂荣发现这边初看似乎很繁荣,出来摆摊的人很多。但仔细看过后却发现肯买东西的客人很少,大多数路过此地的人都是匆匆而过。
为了能看的更清楚一些,李桂荣刻意站在这边瞧了二十多分钟,在这段时间内她附近的十几位商户,一个开张的都没有,这种情况连他们乡上的大集都很少遇见。
人口有,却没有消费力,说明居住在这附近的居民们收入应该不高,可这里是市区呀,听那位看门的大爷说还是某些厂子的家属区,怎么可能没有消费能力?
猛然间李桂荣想起了大爷给自己介绍租房地点时说过的一句话,好像是轻工业和食品行业最近日子不太好过,那边也许会有人愿意为了补贴家用出租几间房子。
最初李桂荣还以为门卫大爷是在与她开玩笑,或者是对比着说的,毕竟和一种中附近的重型机械厂或者电厂家属区的条件比较起来,其他厂子的确算不上日子好过。
但再怎么说那些厂子也是市里的正式厂子,里面的职工大多数都是有编制有身份的正经工人,除非遇见什么天灾人祸,否则日子在如何也不至于过不下去。
但是现在看来,这附近住户们的日子好像过的好像的确有些艰难。
这种情况让李桂荣刚刚升起的火热心思稍微冷却了一下,她觉得这么重要的事情,还是不能冲动,要看好想好和家里人商量好后在行动。
中午,在这附近转悠了好几个小时的李桂荣又渴又饿,她在路边找了一处生意比较好的馄饨摊,坐下后点了一大碗馄饨。
这个馄饨摊非常的简陋,就一辆平板车上载着一个煤气罐,煤气罐上面煮着一锅高汤,锅边上挂着好几个竹子制成的网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