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是周人?”宇文羿不依不饶。“我最好的朋友是周人,我也是周人。”宇文羿终于满意了,翻身把他扶起来:“以后旁人再敢说你是齐人,你就找我,孤说你是周人,这世上便没人敢说你是齐人!”,回府后他同阳信说了今日事,阳信闻言,抚剑长叹道:“难得宁都王看重你,往后你更不能辜负他才是。”“那我当如何?”他问。阳信将剑丢给他:“随阿爹上战场罢。”他怀抱着剑,开心地叫好。他对战场是有着向往的,甚至于他是喜欢战争的,他们父子境遇最早的转换便是因着成统元年那场战事,而他看得见阳信每每离家出征后的疲倦,便愈发想替他分担这样的责任。次年春天,他便随着阳信一同到了晋州。在第一次真正与人拼杀前,他是喜欢晋州远胜过长安的,军中对阳信的信服远胜过长安,虽然偶尔也能感到被人排斥的不快,却也是直愣愣说出来,远胜过面对长安城中那些阴阳怪气之人。然而在长安策马行猎远不同在战场上厮杀,从第一次真正与敌军拼杀后他便明白了。昨日同你说笑的兵士明日便埋骨黄土,而这个时候,他也看到了父亲在战场上与平日判若两人的凶悍与好斗,每每亲身冲锋陷阵后,身上皆遍体鳞伤。他替父亲上药时眼见那触目惊心的新旧伤痕,忍不住道:“兵家四势,父亲以兵阴阳成名,何故如今年岁见长,还要不顾惜身体拼杀?”“我成名时,率领之部是你祖父麾下军队,对我信服之至,自可以居于后方指点,如今统帅之部不知性情、习俗不通,不身先士卒,如何能教他们信服?”他伸手抚摸着阳渊的头发,他是男子,又是行伍中人,表达关爱的方法来来回回也就那么几种,可当阳信梳理着他毛躁的鬓发时,他总是能从这样的亲近中感到一种被依托的安心,让他知道他在这世上并非无依无靠,“阿爹今日多辛苦些,来日你便不必像阿爹一样。”“我不要阿爹今日辛苦,我来日会替阿爹辛苦。”十二岁的他抱着阳信的肩膀,喃喃道,“我只有阿爹。”阳信怅然,将他抱在怀里:“阿爹又何尝不是只有阿渊呢?”他在心里摇摇头,心想父亲至少曾在北齐长大,纵然背井离乡也能在梦中怀恋过往,而他既不曾到过北齐,也不曾认为北周便是自己归属。纵然游猎的快乐和沙场的刀光能让他依稀感受到一点主宰的快乐,可他知道那并不能令他真正放心。他没有母亲,没有故乡,只有父亲是他血脉牵连的人,让他能告诉自己自己并非是孤苦无依的。他比阳信更年轻,对齐地也未有着眷恋,阳信身心承担的痛苦,于他而言并不以为重。两年之后,阳信已经放心他独掌一军,而又一年被召回长安,其间的政局已经天翻地覆:宇文独废帝而立义川王,为平息众议决意一举破齐,以功业慑群臣口。而伐齐之人,他首先想到的仍是阳信。阳信固辞不受,宇文独却咄咄逼人,深夜,他来到父亲房中,相劝道:“父亲并未党同太师,陛下与太后皆知,而此番若是一统北朝,北周自无人再质疑父亲忠心。”他拉住父亲的手,恳切道,“若北朝一统,父亲也不必再终日在沙场搏命,可以在家中颐养天年。”“休歇不得的。”阳信低低叹道,“吞并了北齐又如何?北有突厥,南有南陈,若是这天下一统,或许真可休戈,我年少时也曾有这样的梦,那时骄狂,不知天下纷乱百年自有缘由,衣冠南渡后,如刘寄奴、魏孝文者皆未成此大业,又如何是我一人能扭转的?”是,若是一统天下,如何还分北人同南人,齐人和周人?而父亲也不必因他对昔日同胞下杀手终日抑郁。他静了静,又道:“可若北朝一统,父亲也不必在沙场上对齐人挥刀,于父亲一人,也可谓再无杀伐之祸。”阳信并未出声,可他知道他已然心动。然而真正使他下定决心,还是宇文独再来时。他这番来是请罪的:“本公以为,伐齐唯派将军,虽将军还未领命,朝野上下却多以为此,可恨高钧残忍昏庸,以为将军已然领命,竟命人诛灭将军在齐地的三族!”,他侍立一旁,看见父亲顷刻之间脸色大变急忙上前,而在他抱住阳信时,胸前即被鲜血浸透。电光火石间,他明白此事的前因后果,看向宇文独的眼神完全无法抑制住恨意,只是宇文独此时亦为阳信的样子惊住,一时没有留意到他。阳信次日才醒来,闻讯赶来的的宇文独似乎也略有悔意,言将军若抱病,伐齐之事不必亲领,而阳信摇头,言语间恨意入骨:“高钧逼死吾妻,冤杀吾族,我为夫为子,不可再相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