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清晨,她照例被喊号子的声音叫醒,习惯似的起了身,却没去瞧热闹,而是在里院喝着冯妈妈做的面饼和甜粥。
微弱的光照着窗前身影一晃,冬日的冷风中一股清奇的樟木香扑面而来,一人已在她对面坐下了:“可还习惯?”
她懵懂抬头,却是几日没见着的唐祁,她嘴里包着一口粥没来得及咽下去,只得讷讷点了头,囫囵答着,“唔,嗯。”忽然又想着不能失了饭桌的礼数,便欲起身。
青年随意摆手:“坐吧,你习惯便好。”
他身着青灰色常服,两鬓微润,面色白净,浓密长睫下的桃花眸子清清亮,说话时还带着些鼻音,显是刚刚梳洗的模样。冯妈妈这会不在,他卷了袖边正要拿碗盛粥,那碗离刘溪鸰近,她便欲伸手代劳,却被他制止,“我这里没有这样的规矩,你吃你的。”
几天不见,倒是拘谨了不少。他有些好笑,又道:“平日大家也各吃各的,凑巧了能在一块。不过你是姑娘家,吃住和何衍他们分开的好。”说着自己舀了白粥,拿了面饼吃了起来。
说是没什么规矩,但他吃相却是斯文的。一大一小隔着桌子有一茬没一查的说着,偶尔沉默但并不沉闷。见她往自己碗里又舀两勺糖,本来就是红色的粥这会儿更黑了,他轻声道:“不可贪甜,会烂牙的。”
她默默缩回了再舀一勺的手。
他说:“你那天在船上睡着了磨牙了,以后少吃甜的。”
“哦。”她耳根有些发热,她没想到自己还是睡着了,也不晓得有没有闹出什么笑话。
唐祁像没觉出她的窘迫,一面舀着粥,一面随意问道:“你昨天去后院了?何衍他们在做什么?”
她点头,“宝师傅带着他们在练功,很早就在练。”
“嗯,你没见过?”
她一面搅拌着粥一面摇头,“只在演义里听过。他们为什么要练功?要做侠士豪杰?”
唐祁笑道:“练练力气罢了!不然爬不动山。”
她恍然:“哦,是,爬山。很远吗?”
“有时远。”他随口一答。
“阿放说您也会去?”
“嗯。”
“那您也要练吗?”她脑中不禁开始想象这人压腿耍棍的模样。
唐祁一笑:“我很少去,你觉得闷的话,想去可以跟他们一起,我跟阿衍说一声。”
他很快便放下筷子出去,再来时已换了上衙的蓝色官服。人靠衣裳马靠鞍,这人着灰衣之时只是个普通书生,这一换上袍服,书生意气中便平添了几分官者的威仪,叫人不忍不看。
他拿了个罐子递给她,“这里没那么讲究,漱口就用盐吧!”
她接过:“谢叔父。”
“你若还有什么要的,吃不惯的,来书房寻我便是。我若不在,你找何衍。”
“多谢叔父。”她做了个礼。
她刚来的时候找冯妈妈要茶漱口,冯妈妈是唐祁在这乡里找的老妈子,伺候府里几个大老爷们尚且凑合,哪懂得他们这些富贵人家的把式,今日茶漱口,明日嚼柳条,听都没听过。这丫头那日没寻着漱口茶,却也没再吭声,还是冯妈妈给唐祁送饭时说起了这事。
唐知县忽然发现,毛头小子们是不会细心的,那何衍虽然懂事些,但照顾的估计也就那么回事,冯妈妈虽是这府里唯一的女人,可说话却不好懂。
这才留意到家里多出来的这个人可能还是需要自己亲自关照一下。
说来也是有些愧对沈子坤和他的银子了,自那日返回县里后,他便一头扎进了《解蚕说》的校稿和公事上,一忙便停不下来,也不曾问问这伯府千金住的如何、睡的如何、吃的如何。因而今日好容易寻了个空,他才特地过来坐了会。
他记得她第一眼瞧见自己时,那模样仿佛惊弓之鸟,又仿佛炸了毛的猫。可等晓得形势了,自己又无力改变时,又只好收起了全部心思变作了一只鹌鹑。他晓得她是个心思重的人,因而才特意交代了那几个小子不要闲的没事招惹她。
没成想,几日之后再见这丫头,她却又端了一副腼腆闺秀的模样了。
还算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