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耳往西逃跑投奔自己曾经的小弟刘邦之后,陈馀把赵蝎从代郡接了回来任命为赵王。至此,仅仅半年时间,秦地,赵地,齐地全部都脱离了项羽的掌控。项羽眼见局势不对,决定亲自出击,打谁呢?田荣离的又近跳的又欢,先把这家伙按死吧。在攻齐之前,项羽曾调英布前来支援,英布说我病了,指定是不行了,只能派兵给你撑撑场子了。派了多少呢?5000人。就派这么一点人项羽是肯定不满的。但是没办法,刚刚弄死楚怀王和韩王,项羽本来就已经不得人心了,要是还把这个时候还是自己人的英布弄死,项羽手底下的人真的就要人人自危了。憋着一肚子火的项羽决定把气撒在田荣的身上。公元前206年年末,项羽出兵,次年正月,项羽击败田荣,杀死了田荣,用时不到一个月,项羽平定了齐国。很多人都说项羽应该在田荣反叛的第一时间就弄死田荣,之后就可以抽出时间去打刘邦了。这种说法对也不对。第一,刘邦还定三秦是8月出的,田荣造反的时候刘邦还在蜀中自闭呢,那个时候刘邦自己都不知道未来怎么办,项羽又怎么可能知道刘邦会造反呢?第二,比起田荣造反,楚怀王项羽才应该更加重视。还是那个问题,田荣造反,你项羽去平叛了,要是楚怀王在后面振臂一呼你怎么办?楚怀王手里有大义有名分,这是非常有威慑力的一件事,项羽比起田荣,最应该优先弄死的,就是楚怀王。因为楚怀王威胁比田荣大多了。而且还是那个问题,项羽从心里是看不起刘邦的。他觉得刘邦打仗就那样。当然,从他后面和刘邦的战争的过程中项羽的看不起是有道理的。他确实把刘邦按在地上捶。而在项羽这边平定叛乱的时候,刘邦这边也没闲着。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留下少量部队继续围困章邯——章邯守个废丘守了这么久还能继续坚守着实是有些能力的——大军东出函谷关,他要找项羽的麻烦了。不过汉军离楚地要经过河南王申阳的地盘,河南王申阳是张耳的老部下,刘邦于是让张耳去劝降申阳。申阳权衡利弊之后觉得刘邦都把章邯给灭了,打自己那不是随随便便的嘛,于是就投降了。河南往东就是韩国,韩国往东就是楚国。之前说过,项羽把韩王韩成弄死了,因此在申阳投降之后,刘邦和项羽实质上已经接壤了。项羽安排的韩王郑昌压根就是个二流,在刘邦接纳申阳投降的同月,郑昌就被刘邦直接拿下了,刘邦设立了颍川郡,就是三国时期能人辈出的那个颍川。到这里,颍川,荥阳被刘邦拿在了手上。公元前205年3月,刘邦自临晋东渡黄河,西魏王魏豹直接投了。刘邦之后率大军东插河内,生擒殷王司马卬,随后司马卬归降刘邦。至此,河东,河内平定。拿下河内后,刘邦自平阴津南渡黄河,之后刘邦打起了替义帝发丧的旗号,随后昭告天下,将顺长江汉水而下,为义帝报仇,和项羽拼了。同时,刘邦派使者去找了这个时候在赵国的陈馀,想让对方和自己一起去找项羽的麻烦。陈馀表示,只要你弄死张耳,我就出兵打项羽。刘邦耍了个心机,找了一个和张耳很像的人,把他弄死,然后把头送到陈馀这里了。陈馀看到这个人头之后大喜,决定发兵助汉。只能说陈馀和张耳这对曾经的刎颈之交发展到如今的这个你死我活的地步,和权势,欲望是分不开的。与此同时,田荣之弟田横拥立田荣之子田广为齐王,在本土与项羽的傀儡田假搞对抗?四月,刘邦率领自己的本部兵马和收编的司马卬,申阳,魏豹,韩国军队以及陈馀的军队和南下的彭越部队汇合在一起,大军五十六万东出彭城。彭城在哪里呢?这个地方是咱们现在的江苏省徐州市,在楚汉争霸的时期彭城是项羽在楚国的根据地。简单来说就是,刘邦趁项羽去齐国地区平叛的时候,打到了项羽的老巢。公元前205年四月,刘邦军兵分三路包抄西楚,北路军曹参率领樊哙,灌婴,郦商等部自围津渡黄河后面樊哙攻煮枣,大破楚军。曹参,灌婴攻定陶,破之,楚将龙且,项它败走。拿下定陶之后,曹参命樊哙南下与中路会会师,自己与灌婴,郦商追击龙且,项它军,至胡陵再破之,后与中路会师。中路周勃为前军,攻破曲迂进抵外黄,彭越率三万军来会师,樊哙也从北面赶了过来。自肖,砀地区推进。南路军是王凌率领的部队,也响应刘邦的号召向西楚推进。在萧砀地区三路会师之后,三军与楚军主力大战,一战击溃了楚军主力后,三路大军来到了彭城脚下,此时的彭城里面只有数千老弱病残留守城池,能打的壮年小伙儿全部都跟着项羽北上伐齐去了。听到刘邦打过来了,彭城的守军尽皆逃窜向其他地区,彭城就这么不战而下了。公元前206年,项羽把刘邦扔到了犄角旮旯的蜀中地带,一年之后,公元前205年,刘邦打下了项羽的根据地,坐在了项羽坐着的王位上。短短一年,人生际遇就发生了如此重大的变化,不得不说世事无常这句古话在刘邦的身上完美的体现了出来。刘邦拿下彭城之后,项羽还在齐国境内呢。换句话说,这个时候因为彭城被刘邦拿下,项羽的后勤补给基本上就他带出去的那些了。樊哙在项羽西南的胡陵地区,刘邦带兵在彭城,项羽的大后方全部落入刘邦之手。这个局面是项羽肯定没想到的。他没想到刘邦居然真的敢打他,真的敢东出,居然还真的势如破竹在极短的时间里就端掉了自己的老巢。如今,难题摆在了项羽的面前。该怎么南下,去收拾刘邦这老小子呢?】:()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