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怕过年,每到过年他都是一个人,这种感觉非常不好,久而久之,过年对他来说也就相当于是放了个假,仅此而已。
但今年不一样了,他觉得自己不再是一个人了,但母亲袁秋的表现却让他非常意外,他一直都弄不清楚,也想不明白;想不明白之后,他索性也不想了。
就像上辈子听的那首歌一样:时间,时间会给我答案!
外面寒风呼啸,也正如他在春联上写的一样:好风频来鸣。
明天就是新的一年了,郑卫民觉得需要做些什么了,他虽然知道再过两年一切都会往好的方向发展,但这并不代表着在这两年里他就只能干等着。
在这个年代,做生意是肯定不行的,但为了不饿着,或者说是稍微过得像点样子应该还是可以的吧?
他躺在炕上,眼睛睁得炯炯的,寻找着黑暗中的光亮。
养猪?对!养猪!
他的印象还是来自《平凡的世界》,孙少平一家每年都会养猪,在年底的时候会把这头大肥猪卖掉换上百十来块钱,还一些账,也留一点钱备用。
既然孙少平一家可以,那他肯定也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养也只能养一头,养多了估计就要戴上“走资派”的帽子往主席台上站,迎接广大劳动人民对自己的批判了。
虽然还没见过,但郑卫民不想体验——他不是来体验生活的;打小的经历就教会了他,有的学费既然有人交过了,他就没必要一定再去交一次。
郑卫民兴奋地想着,等到其他几个知青回来之后,就开始商议这个事情,明年会多上一个打猪草的活,但到了年底就可以换回来一点钱了。
百十来块钱,也不少了。
至于其他,郑卫民还没有想到,但能想到的这一条就让他很高兴了。
幸好自己爱看书,也知道一些东西,“等靠要”是没有出路的。
初一的早上,郑卫民是被鞭炮声吵醒的,整个村庄都极是热闹。
他起了床,见到村里的人就说:“过年好!”
村里的人见到还真有知青没回去过年,先是一愣,但随即也都说道:“过年好啊!”
郑卫民看着一群小孩呼啸而过,手里捡着没有炸响的哑炮,看样子是准备找个避风的地方剥开点火药烧着玩。
他没心思玩,他在看大队里有几户人家养猪。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几户每家都有个猪圈,徐老汉甚至还有好几只羊——但就知青点这边啥都没有。
郑卫民想到过年的时候这几个知青都要回家就心里了然,人家就没想过在真的在这里扎根,那还费那么大的力气养猪干什么?
隐隐然,郑卫民觉得他有必要养猪,他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他就是想让自己在某些关头的时候能多点砝码。
“卫民哥,去公社不?”尕娃又出现了,头上隐隐冒着热气,看来没少跑。
“我不去了,还有事儿呢。”
“哦……”尕娃飞快地跑了,边跑边招呼小伙伴:“赶紧的,等会还得回来看秧歌……”
郑卫民和看热闹的村民们跟着秧歌队一起到了村口,十三里铺的秧歌队到了,两个“伞头”开始对歌了。
“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笑颜开,十三里铺的乡亲们,是什么风儿把你们吹到咱这儿来……”
“知道徐家村有好酒,酒香香遍了十三里,迎着风儿走一遭,徐家村亲朋请开门……”
围观的乡邻们发出了笑声,两个伞头你来我往,对得不亦乐乎,两支秧歌队也很快并在了一起,秧歌扭得愈发欢快了。
新的一年到来了啊。
喜欢你好,1976!()你好,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