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伺候的侍者手里拿到题,打开一看。
杨延嗣有些傻眼了。
第一题:
今有上禾七秉,损实一斗,益之下禾二秉,而实一十斗;下禾八秉,益实一斗,与上禾二秉,而实一十斗。问上、下禾实一秉几何?
一道古代版线性方程题。
比如二元一次方程,就属于线性方程。
杨延嗣对这道题有印象,这道题难不住他,他在《九章算术》里面见识过这道题。
第二题:
今有木长二丈,围之三尺。葛生其下,缠木七周,上与木齐。问葛长几何?
勾股题,也就是后世的几何题。
一下子,杨延嗣觉得出题的人很有水平。
这种简单的几何和方程题,在后世算不上什么,已经有大把的先辈证明了这些题里面的一些定理,以定理可以轻易解开两道题。但是在古代,这玩意可就不一般了。
杨延嗣一直觉得古人的数学水平都应该处于小学四年级左右的水准。
直到这一刻,他才明白自己小逊了古人,这明显已经达到了初中水平了。
事实上,许多闻名中外的数学定式,在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证明过了,并且加以运用了。
然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被人遗忘。
儒学长期霸占着主流市场,数学得不到发展,所以很多先辈们辛辛苦苦研究出的数学典籍,就这么被毁了。
后世很多学者,通过典籍证实了。许多国外知名定理,我们的祖先要远比外国人早发现几百年。
可惜,纵然有历史典籍为证,在教科书上,定式和定理上依然用的是外国人的名字。
让杨延嗣最为吃惊的是第三题。
第三题没有太多文字,简单的说是一幅图。
一副三角形的几何排列图。
“杨辉三角?!”
眼前的二项式系数在三角形中的几何排列看起来还不算成熟,而且漏洞很多。
但是杨延嗣可以确认,这确实是‘杨辉三角’无疑。
楚衍一直在旁边观看着杨延嗣表情,见他对自己出的三角形图一脸震惊,就干巴巴解释了一句。
“这个题目,目前我还在证实阶段,并没有推论出正确的结论。”
“没有正确的结论你就拿出来让我做?”杨延嗣忍不住咆哮。
楚衍依旧一副干巴巴的表情,“王大人吩咐过,让我一定要出题难住你……”
王钦在一遍嘴角直抽抽。
不耿直能死啊?
杨延嗣有些疑惑,“这东西真是你自己研究出来的,不是从那本书里抄的?”
楚衍明显一愣,摇头晃脑。
“这是我闲暇的时候发现的一种规律,目前还发现那本书里有记载……”
杨延嗣搜索着脑海里仅存的历史知识。
猛然之间睁大眼。
他知道这个家伙是谁了……
感谢‘醉弹烟灰’打赏!兄弟姐妹们都互相给身边的朋友推荐一下这本书!稻草拜谢!求打赏!求推荐!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