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个在肚子里。”
“家里男人又不在,孩子太小,影响妇人劳作,不做事,哪里来的钱粮?如果可以,洪村长可以试着跟她们说说,把孩子集中起来,放哪个妇人家中一天,其他人正常劳作,她们轮流照看孩子,看孩子那天,其他人就帮衬着给些粮。”
“你这法子好哇!”
后来,没有按照这个法子去办,整了个“幼儿园”出来,把村子里的孩子都放在一个老妇人那里,妇人早上把孩子送过去,晚上回去顺道接走孩子,每个月给妇人一些东西,也有其他老妇人去帮忙。
带着海酱回去前,她问了洪村长,孙大等人还没回来。
回了铺子。
托人从江洲带的螃蟹来了。
螃蟹肉不多,吃着还麻烦,普通百姓不吃,见她吃螃蟹,铺子里几人都觉得奇怪。
她一边吃一边问着海酱的情况:“哪个味道好些?”
“咸口的。”芳草回答。
酱只有两罐子,随机加给每日20份套餐,每个饭碗里舀了一小勺而已,芳草会问那些人用过后的感受。
“麻辣口的也有人喜欢,我还没问,他们就问我那是什么,不过只有几个人。”
“你们几个喜欢哪个?”
“也是咸口的。”
她倒是喜欢麻辣口味。
螃蟹还剩七八只,煮熟后,让几人把蟹黄和蟹肉弄出来。
“掌柜的,这个拿来做什么呀?臭烘烘的呢!”
风靡一时蟹黄包
螃蟹蒸后放凉,难免有一些腥味。
当然,还要再加工。
她在捯饬一项新产品——蟹黄汤包。
在现代常见的汤包,此时还没有,更不要说蟹黄汤包。
第一步,取出蟹黄和蟹肉以后,加了调料放锅里小火熬制。
第二步,熬鸡汤猪皮冻,这一步比较复杂,杀鸡又是猪的,省略n+1个字。
第三步,搓面粉,拉面皮。
失败的地方就在第三步了。
蒸出来的蟹黄汤包内馅儿,气味鲜香,口感丰富,但汤包的外形不行,软趴趴的,色泽不好——面皮不行。
跑了整个淮安,找了七八种面粉。
试了一次。
试了两次。
试了三次。
统统失败。
在第六次的时候,揭开蒸笼盖的瞬间,她就感觉成了。
端起碗碟。
好家伙,汤汁就在碗碟里晃悠!
随便吹了吹,她赶紧吃上一口。
暂且算作成功,接着又试了几次,调整拌馅口味,调整皮冻比例,在选用的类似“高筋面粉”里加盐,注意皮中厚边薄,口拧紧等等,完美的蟹黄汤包出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