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仔小说网

旺仔小说网>开局给古人盘点美食全文阅读 > 分卷阅读103(第1页)

分卷阅读103(第1页)

小童,立即赶马往河边去追苏轼,可每到一处堤坝,就听闻苏轼刚勘测完毕,已前往下一处去了。结果颍州官员们当天只干了一件事,那就是追着刚来的知州走,还瞧不见人影。追逐过程中,有人发出了灵魂一问,也不知到底谁才是本地人?更有心眼小者暗自腹诽,这苏大人敢情是在给他们下马威瞧呢?不过好歹苏轼天黑后回到了官署,众人总算找到了苏大人,本以为忙了一天,接风宴一条龙是一定要走一套了。如此其他人又能蹭着吃吃喝喝了,还能借着接风宴给苏大人灌酒,好借机拉拢与苏大人的距离。然而颍州众官员还是见得少了,天真的以为苏轼与旁人一样,没想到的是,在苏轼这不仅一条龙胡须都没吃上,还带无薪加班的!苏轼将白天亲自测量的各种数据,分别分派给各个下属,也不管谁是长官谁是属下,逮到就分配。在苏大人无差别分配下,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被布置了家庭作业,还要求加紧完成测算,明日就要用。颍州官员们都傻眼了,苏大人原来是这样的苏大人,刚一见面就给个加班任务当见面礼,真是别开生面,独具‘匠心’啊!】-长亭外,古道边,苏辙看着天幕笑得连连摆手,只得扶着亭柱勉强站立。“子由…”“大哥不必多言,做你自己想做的便好。”以苏辙此时身居高位,自己的哥哥不能在京师官场随心所欲地折腾,难道还不能折腾颍州官场吗?【长官的话不能不听,大家只能饿着肚子带着作业回家吃稀饭,还得加班加点完成任务。到了第二天,众人以为这便是尽头,苏大人应当要‘正常’些了之后,他们却发现这仅仅是个简单的开始…颍州一众官员被苏轼指使了一两个月,直到完全勘测出数据,发现挖凿八丈沟不仅不利于解决水患,还会对颍州水患加剧后,这一场加班之旅才算完成。众人头一次辛苦那么久,到了此时却无一人抱怨了,无他,只因苏大人的个人魅力太强了。本不是河道水利专家,愣是带着大家一步步发现了八丈沟的不合理处,众人皆惊得出了一身汗。要知道根据他们这两个月的实地勘测,发现若真的挖了这八丈沟,那假以时日颍州必定有大水患,到时大家的官帽都要保不住了。待苏轼将这些勘测结果上报朝廷后,果然八丈沟的挖凿计划被叫停。这回众人对苏轼是心服口服,一条龙什么的都不重要了,跟着苏大人走才有前途啊!除了阻止挖凿八丈沟,苏轼还发现颍州也有个西湖,这一下给苏轼凭添了许多熟悉感。同时颍州西湖也有久未疏浚的问题,所以苏轼又干起了他的老本行,开始带着百姓们疏浚颍州西湖。这么美的湖泊,怎能因为淤泥堵塞就被废弃呢?西湖被疏浚后,风景也秀丽了,湖中肥美的鱼儿也畅快的游了起来。美食家的春天又回来了,苏轼发现当地有一种鱼极其的鲜美,所以苏轼经常守在湖边等着鱼儿入网,还要赋诗感慨一番:“今日骆驼桥下泊,恣看修网出银刀。”令美食家苏轼如此赞美的便是颍州当地的白鱼,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银刀鱼,淮白鱼。由于这种鱼离水后很快会死去,所以当地人通常将鱼腌制后食用,腌制完的白鱼可以保存较长时间,也更便于长途运输。这便是闻名一时的糟白鱼,在唐朝时期,糟白鱼甚至是专门上贡朝廷的贡品。糟白鱼清洗处理干净后,直接放入盘中,以葱姜料酒等铺满鱼身,水煮开后放入锅中隔水蒸制即可。清蒸糟白鱼鲜美无比,鱼肉经过腌制后凝结成块,蒸熟后所有的滋味全都汇入这一块小小的鱼肉中,品之难以忘怀。】

-“高力士!”“陛下有何吩咐?”“速速命颍州再呈些白鱼来。”李隆基看完天幕后,又馋这一口了,既然驿道已经被天幕说成了食道,那可不就得物尽其用吗?大唐朝的‘开元冷链’快递员,在李隆基的折腾下,又开始了跑断马蹄子的旅程。【糟白鱼还不是颍州白鱼的最佳吃法,糟白鱼到底失了鱼的鲜活味,可鉴于当时的运输条件也只能如此。可苏轼不同,苏轼守在白鱼边上啊!所以他吃上了新鲜的蒸白鱼,鲜活的白鱼捞出水面后,就直接进入锅中。苏轼品尝完鲜美白鱼后,不由得谓叹:“果真人间至味也。”颍州任职过后,大概朝廷也发现了苏轼的治水才能,又将苏轼调往周边任职,无一不是水草丰盛之地。苏轼的治水功绩实在是耀眼,所以都不用费苏辙多少力气,苏轼就又被提回了京师任职。在地方上待的好好的,鱼吃的美美的苏轼却很不理解,为何非要将他召回朝堂,就让他一直在各地任职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吗?但诏令已下,苏轼再郁闷也不得其法,只得背起小包袱伤心的往京师走去了。】作者有话要说:苏轼:弟弟,够了够了,不要再捞了苏辙:不!哥哥,一定要把你捞回来!——[1]《申省论八丈沟厉害状二首》记载,苏轼阻止挖凿八丈沟[2]《旧唐书·地理志》载:“颍州土贡有糟白鱼,今淮河白鱼犹甲他处矣。”[3]《赠孙莘老七绝》宋,苏轼炙烤羊蝎子【经过颍州等地的任职,苏轼又被提回了京师,成了兵部尚书。朝堂众臣得知后鼻子都被气歪了。尚书之位是那么容易就得来的吗,一会儿吏部一会儿兵部的,难道尚书之位对于苏轼来说是自家田里的大白菜,想摘就摘的?不过虽然有苏辙在后头提着绳子给哥哥拉回朝堂,可苏轼在地方的功绩却是实打实的,所以眼红派也只能眼红的看着,拿苏轼却没有任何办法。可苏轼不乐意啊,在颍州吃白鱼不好吗?在扬州吃早茶不美吗?为何要把他召回京师,回了朝堂还得和保守派大眼瞪小眼。所以苏轼上书,请求希望被再次外放。这回可没被朝廷允许,刚把你苏轼提回来,感恩就不要求你表达了,怎么还有立马要自请外放的操作?所以朝廷合计下,估摸着苏轼是觉得兵部事情繁多,嫌弃了?就这样,苏轼又被调到了礼部任尚书,终归还是在京师,只要苏辙还在,苏轼就别想去地方任职。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多久,苏轼又被排挤了,找出被盘得包浆了的小包袱,得偿所愿的被外放了。这回可与之前不同,这次外放过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