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这是新发生的案子……”
渐渐的,不成文地规定了每月两次的“喝茶”时间,所以警车会定时出现在楼下。
本来局长是不用实际去插手那么多案子的,可是因为石叔是落寒和警局间的纽带,不得不亲自过问。当然,够资格惊动局长大人的案子,也值得落寒出马了。
石叔有时会来家里串门,带来些礼物。送给落寒的主要是业务学习类的侦探小说,很是充实了他的书柜。
合作的11年,并不是一段很短的时间。由于人事变动,警局的人来来去去,和童年的落寒接触过的人已几乎不剩。出于警界的形象和落寒的安全考虑,一直没有公开他的身份。知道他真实姓名的人只有张臣、石叔和一些更高层的人士,其他在局里工作的人只是隐约地知道有这么个帮忙破案的少年。由于他的神秘,被冠以“x君”的称号,后来根本是公开叫了,甚至落寒也这么自称。其实他不太喜欢这个称号,因为一有什么不了解的事物,人们总是先缀上个“x”再说,实在有些用滥了。
七岁的孩子当侦探似乎匪夷所思。但推理就是根据线索推出最普遍的道理,而一个孩子能想到的自然是最普遍的。这么想,似乎孩子探案才最有优势了。
落寒不知道还有没有和他经历相似的人。他无理由坚信一定还有。如果你没有看见他们,那庆幸自己生活的平静吧。他们就在我们身边,就像落寒一样。
校园惨剧(一)
虽然落寒是一个在社会上济济无“名”,在警局大“名”鼎鼎,在被抓获的犯罪者中声“名”狼藉的“名”侦探,但他还是个学生呀。所以如果你在一所很出名却是以烂闻名的大学里看见他时,可不要惊讶。
这实在不该怪他的。在大家都紧张地备战高考时,他却在为连环杀人案全力以赴,所以考到这里绝不是他的责任。当然,他也不是那种成绩拔尖的好学生,对这些事看得也淡,既来之则安之了。
此时,他正坐在长椅上,面对着礼堂,中间是一大片方形的绿草地。他在看书,而注意力显然不在书上,不时抬头环顾一下。在视野可及的范围内只有他一个人,周围一片宁静,而他似乎正是宁静的根源。
如果有个浪漫情怀的女生走过,就会感叹这是怎样一副美丽的画面,多像小说里描写的场景,如果他手里拿的是本诗集就完美了,要是散文集也凑合了。看那本书的封面,淡雅清新,应该八九不离十,再仔细一看,书名赫然是《侦探少年之杀人事件》……于是,完美的形象崩塌了。
在落寒的眼光第一百次落到书上时,书中的少年侦探终于说出“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自己吧,凶手先生。”这句每个故事中必说的名言。落寒于是长出一口气,合上书靠在椅背上。
在现实中的侦探看来,小说其实是十分荒谬的。落寒就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有的故事一定要杀满几个人才能破案,其实用心想的话,就会发现线索在一开始就已经出来了。刚刚看的就是,早在第一个人死时就能察觉凶手的动向。落寒100页前就知道凶手的身份,而且预测出下面死的人是谁以及凶手会怎么掩饰自己的罪行,也难怪他集中不了精力了。与其说他是在看书,不如说是在享受呆在这里的感觉,真的很惬意。
空气里充满了草的气味,阳光照在地上,还可以听到鸟叫的声音和柔和的音乐……
等等,不对!柔和的音乐呢?
落寒左右看看,表示他在寻找,当然还是什么也没听到。他那惯于推理的脑子立刻运转起来。
中午的休息时间学校广播台是要放音乐的--现在没有音乐--现在不是中午休息时间。
翻过手腕看表,2:00!
1:30上下午的课,他已经迟到半个小时了。而且是出名难缠的物理老师的课,偏偏教室还是比较不容易偷溜进去的那种。
跨上停在旁边的自行车,抄近道儿,骑车飙过花园的石子路。
花园里有两个穿土色工作服的花匠,一个拿着大剪刀在修剪灌木,旁边停着手推车。另一个拎着长长的水管往花坛里浇水。落寒的车压过管子时,他回过头来看看。落寒回他个歉意的笑容。
花匠们对这里可以说悉心照料,因为它几乎是这所学校的标志了。花园中央的位置是一方水池,水池中间立着一组莲花的石雕,听说是前几届的学生毕业时送给学校的纪念品。花叶形态逼真,搭配巧妙,远近高低,错落有致,美观自不必说。最高的那朵每小时整点的时候还会从花心往外喷水,池内池外很大的面积被滋润。
落寒对花匠笑完,看到正喷出的水柱,欣赏是必然的,外加一点欲哭无泪,本来还盼着是表快了呢,现在看来实在准的很。
把目光从水池收回,无意瞄到花园的角落。那里紧邻花房,四面被树包围,只能从树间较大的空档进出,中间摆着石桌石凳,很是个幽静的所在。本来应该是寻找安静环境的自习狂人们和不想被打扰的恋人们的最爱,可是传说五年前有个女生在那里上吊自杀,从此无人问津,真正成了校园里最僻静的地方。
学生的生活也许真的太无聊了,所以一点小事都会被广为传诵,何况是死人这么大的事。所以有传言说什么死去女孩的幽灵一到晚上就会在花园里游荡,曾经有多少个人看见过,其中的几个被当场吓得如何如何,总之形容得活灵活现,可是她的死到底是什么原因没有谁真正知道,就是都什么说。落寒虽然算个侦探,却没有太多的好奇心,不会自找麻烦地去调查什么。而且这类的事大多是被人夸大的,真的有没有这回事还不一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