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仔小说网

旺仔小说网>离亭宴歇指煞是辞 > 第114章(第1页)

第114章(第1页)

寿眉以为她已经彻底心死,故而才不追究,她过去见识过萧清规惩治叛徒,说是佛口蛇心也不为过,那才应该是她的下场。

不想萧清规继续说道:“你效忠兄长,便不算背叛我。若非要问我可有恼怒,大抵还是有些的,我恼你因我的良善而供出了兄长,这些话你应该烂在肚子里,一辈子都不能出口的。”

这十多年来她一直夹在这兄妹二人之间,难免受气,不曾想直到此时仍然是进退两难,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多年宫中为奴,她早已忘记顺从自己的心意是什么样的感觉,此时却清楚地意识到,她就是要说的,比起背叛萧翊,她更不想辜负萧清规。

萧清规亲自用手揩拭她的泪,情绪意外的平静,旋即施了些力,让她起身:“你坐下,我只想与你说说话,不想变成这般场面。”

她似乎有话嘱咐,寿眉连忙擦干净脸上的泪,贴了个榻沿坐在萧清规的面前,仍觉亏心。

萧清规说:“我知你不会选择让冯玄度带你出宫,其实我现在也并无把握,能否将你安然送到兄长那里,但我有话与你说,假使你能见到兄长,定要代我把话传到。”

“长公主有什么话不能等江山易主之后再与王爷说?”寿眉不解问道。

“我怕来不及了。”她细声呢喃了一句,寿眉并未听清,她也很快用正常的话音告诉寿眉,“你就对他说,当年摒念姑姑教我的那些话,都不作数了,抑或是我替他做了抉择。我们萧家欠他的,倾尽江山也不够偿还,他应得的东西,切莫因我半途而废,此为第一要义。而倘若你在大战后才见到他,那也对他说同样的话,他自会懂我的心意。”

寿眉虽无法理解他们兄妹二人之间的哑谜,却不难感知到,萧清规的话像是在交代临终的遗言,她霎时情绪激动地问道:“长公主这是何意?难道要寻短见不成?”

“我为何自寻短见?瞧你这傻话。”萧清规为此发笑,不让寿眉继续琢磨,调转了话茬,“你回京时,可是从寒沙川大营出发?”

寿眉点头:“那是北朔皇帝驾崩的第二天,寿眉决定孤身返回永安。”

萧清规心中一沉,甚至因过度的担忧而停止了咳喘,小心翼翼地问:“军中可知此事?”

“军中自然知晓,消息已经传遍了寒州。”寿眉答道。

萧清规继续追问——“兄长如何?”

“王爷一如往常,自不会因此而有什么不好。”

一如往常便是最大的不好。

她就知道他一定会后悔,不知他悔到何种程度,是否会像她每每想起时同等的心痛,她不禁慨叹道:“我的兄长永远失去了他的祖父,这自然是不好的。”

寿眉闻言顿时瞠目结舌,刚刚听到萧清规说什么“我们萧家欠他的”,她还没多想,此时可谓恍然大悟,久久难以消解。

次日凌晨,十日之期才过了八日,萧翊率玄甲军抵达永安城外,护城军紧锁城门,结成人阵挥戈以待。然萧翊似乎并不急于破城,而是在等待着什么,局势暂时僵持。

萧清规是被震天动地的鼙鼓声惊醒的,就连她都没想到,萧翊的速度会如此的快。

太极殿内,萧旭身着寝袍,散发而出,孙盛跪呈的军报他看都没看便撕碎丢掉,直骂朱嵘无用,又骂萧翊:“逆贼!当真是逆贼!贪心不足!何故逼朕至此?!”

肃杀的尾煞(5)

从宁州连夜赶来的叛军大抵算是萧旭的第一步棋,而叛军的主帅自然是远在宁州沉浮多年的萧恪。叛军行至京郊凤鸣驿,距永安城门约有十里,斥候来报:“禀王爷,宁王率十万大军谋反,眼下已抵达凤鸣驿,正向永安逼近!”

萧翊早有预料,讥嘲道:“去年郑妃薨逝,本王就料到他不会老实太久,看样子是急于去泉下见他的母妃了。”

而萧恪能在短时间内集结如此兵力,自然少不了萧旭在背后推波助澜,萧翊看得透彻,也深知萧旭垂死挣扎的决心,他倒是有些好奇,萧旭还会使出什么招数。

顾放却觉得局势不妙,看着近在眼前的城门,请示萧翊的意见:“王爷,宁王反叛,陛下定然会将我等与宁王混为一谈,于我军来说并非好事,可要即刻攻城,速战速决?”

萧旭让萧恪于此时发动叛乱,便是昭告城中百姓,萧翊所谓的师出有名站不住脚,实际上与萧恪并无分别,而他这个皇帝才是公义的一方,誓死也要守住萧誉正统,萧翊岂会不懂。

他仍然不骄不躁,下令道:“命武安勇带三成兵力,拒萧恪的叛军于凤鸣驿外。”

“宁王若是不肯,动起手来……”

“杀之。平叛罢了,还要本王教你?”

顾放既理解又不理解萧翊的决策,还是服从命令,即刻派人调遣武安勇。

萧翊扫了一眼凤鸣驿的方向,面露不屑:“那蠢货定已派使臣前来找我,意图与我联合,当真是愚不可及,传令下去,但凡叛军使臣露出踪迹,即刻绞杀,挂在永安城外,昭告百姓。”

顾放这才领会萧翊与萧恪划清界限之心,这时,护送玄甲军亡将的部队也已抵达城外,萧翊显然为此满意,悠哉言道:“本王携了入城令牌而来,何须攻城?左前锋,即刻叩门。”

前锋部队接手了姗姗来迟的亡将尸身,分两列队伍缓缓逼近城门,那一副副棺材在夏日中冒着丝丝寒气,来自于棺内保存尸身的寒冰,上覆玄鸟金纹旗,很快抵住城门,即为叩门,等待城门自行敞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