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圣明”响彻整个长安城。以至并不圣明的圣人在大明宫都听到了。皇帝先是吓了一跳,怎么了?民乱?及至听清了,稍后城防的也来回报,皇帝背过身去,眼中流下泪来,“民心可用啊。”可惜感动归感动,改变不了其烂泥糊不上墙的蠢皇帝属性。由太子和重臣们陪同着,魏虎等众将终于进了皇城。李明明在其穿越史上封爵大明宫含元殿。皇帝致辞,魏虎献贺表、表忠心,众人拍马屁,各个环节都很流畅,甚至魏虎封爵环节,都没人跳出来说什么,然后就卡在了李明明这儿。意料之中,李明明很淡定。那篇《王宝钏传》大家都知道是皇帝授意写的,内教坊还排了跟其有关的曲子——大家吵吵了那么久,也没吵出个结果来,皇帝又明显拉偏架,众臣也就有志一同地揭过这一篇,不纠结她犯军纪的事了。但是,王允的对立派,甚至一些中间派,都觉得,给她封官绝对不行,难道让咱们以后跟个女人一块站在朝堂上?皇帝有点颜控,看着李明明,好个英姿飒爽的小娘子——大凡内心软弱的人,总是喜欢刚硬的,李明明又不是什么虬髯大汉,刚硬得特别对皇帝胃口。皇帝难得强硬一回,不理反对的大臣们,“三娘,朕当如何嘉奖你才好呢?”李明明行礼,正色道,“臣幼时顽皮,常缠着父亲,家父便怀抱着臣读书,臣之启蒙便始于阿耶膝头。”众臣不知道“王宝钏”说这个是何意,看看王允严肃的脸,想不到王相公竟然也有如此“儿女情长”之时啊……皇帝想到那天王允的大哭,一颗慈父心又被勾起。“一日,家父喟然长叹,‘此为臣之表率也。’儿无知,求父解答。臣父逐字逐句教臣念:‘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也。’1当时儿六岁,正是大中九年。”大中九年发生了什么?唐与契丹之战以唐的战败告终,结束了唐长期以来压着周边政权打的局面,是晚唐边关战争失利之始,是唐军将领内心永远的痛和遗憾。2文臣还不怎么样,武将们都现出凛然之色。皇帝神情也严肃了。“家父的教导,臣不敢一日或忘!然臣生为女儿身,上不得沙场,故送夫去边关,他战多少年,儿等他多少年,他若战死,儿为他死节!然而——”李明明眼睛红了,“他投敌了!又反过来攻唐。这样的逆臣贼子,儿怎能容他?”皇帝不禁动容,片刻道,“老相公教女有方,为天下父母之表率也。”王允一脸肃然,“教导儿女何谓忠孝节义,乃父母应做之事,当不得圣人夸。”看看,什么叫忠臣,什么叫实诚人,这就是。李明明与王允是一脉相承地“实诚”,“儿去边关,是尽一个臣民的责任,也是尽为人子女的责任——说句藏私的话,儿怎能让他薛平贵玷污了臣父一生忠义之名。”这点“私心”让“王宝钏”显得更真实了,皇帝点点头。“故而,臣不需要什么嘉奖,唯愿圣人亲口判儿与那贼子‘义绝’3!从此,儿可安心回家,侍奉双亲。”这个真没人反对,王宝钏已经亲手把薛平贵逮回来了,你再说她是叛徒家眷什么的,未免太不要脸。皇帝更是没什么不愿意的,当场拍板,又让有司回头出具“义绝”文书。李明明做出达成心愿、功成身退的姿态。王允的反对派们松了一口气,还算你识时务。然而,新上任的“齐国公”魏虎出列,“臣有事启奏。”魏虎列数了李明明的功劳:第一,擒住敌方右翼将军沙陀那,从而使得己方计策顺利进行;第二,以少胜多,以五千人马拿下对方两万先锋军,逼杀对方大将萨沙;第三,建重骑兵营,造震天雷,给后来与西凉对阵打下了“样板”;第四,在群将都束手无策的时候,不惜以身犯险设计擒获敌方大将赫离;第五,亲自擒获薛平贵;第六,截住代战公主……魏虎沉声道,“王宝钏可谓战功累累,这样的功绩,为什么不能封官进爵!若因她是女人,便有功不能赏,边关将士岂不寒心!”魏虎穿的还是战甲,故而一个铿锵的战将单膝礼跪在地上,“圣人圣明!必不至于让将士们流血流汗又流泪。”“流血流汗又流泪”是李明明一次开玩笑说的,魏虎顺嘴就给拿来用了。皇帝点点头,“魏卿放心,朕必给将士们一个交代。”兵将是不能得罪的,玄宗以后的皇帝都懂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