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和贾母说话的确实是个衣着华贵的婆子,看上去便出自大户人家,连贾府这等人家都比不上的人家。林如海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两人刚进门,那婆子已经站了起来,笑眯眯地往前走了两步,一把攥住黛玉的手。“想来这位就是林姑娘吧?真是生的好相貌,怪不得我们主母一直念叨着要见一见才好呢。”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暖洋洋豆沙包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没有出现黛玉不习惯和生人近距离接触,但一来她不知道眼前这婆子的具体身份,二来也知道自家与祝家通家之好,故也没有挣扎,只求救似的看向林如海。婆子很知情识趣,觉察到小姑娘的抗拒,立刻拉开了距离,垂下手恭声道:“都是老奴太开心了,还望姑娘莫怪罪。今日来此,一是为主母表示歉意,姑娘来京日久,竟是没顾得上登门拜访。二也是送些玩意儿,不值什么银子,就是图个新鲜,姑娘若是喜欢再送来。三也是想问问姑娘什么时候搬去林府,主母和家里的奶奶都等着给姑娘下帖子呢。”一串子话四平八稳地说完,婆子连气儿都不带喘的,嘴角仍挂着恰如其分的微笑。这样训练有素的样子,让黛玉想到了自己身边的杨嬷嬷。贾母和林如海对视一眼,他们二人已经看出来婆子的大致身份了,但她话里话外都掩饰地极好,说明此番前来并没有公开身份的意思;再看她的态度和言语,示好的成分居多,故谁也没提起。林如海拍了拍小姑娘的肩膀,上前解围:“感谢你家主母用心,只是近日家里事情太多,等安顿好了,定向府上递拜帖。”婆子笑眯眯地看向小姑娘,心想来时主子安排了,得了林如海的话可不算,毕竟当年京中盛传的那句话还言犹在耳:宁信世上有鬼,莫信探花郎的嘴。身为御史言官,林如海长袖善舞,在品级多高的官员面前都滴水不漏,是前一天能和你把酒话天涯,隔天就参到你抄家的人物。偏偏他生得好,气质绝佳,那么一个谪仙般的人物站在你面前,哪怕骗了你都生不起气来。当然,这是自家主子说的。婆子暗中翻了个白眼,她可不觉得那些被抄家的人也这么认为。因此虽然林如海说了递拜帖,婆子还是看向了黛玉:“姑娘意下如何?”对方衣着华贵,气势不凡,姿态又放得极低,让心软的小姑娘一时不知道怎么拒绝,反应过来时已经点了头。婆子笑得更加真诚了:“那就太好了,我这就回去禀报主母,让她安心等候就是了。”临走又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礼物,对黛玉说:“主母特意打听了您的喜好,特意备下的,希望您会喜欢。”待送走了婆子,贾母一脸古怪地对林如海说:“你可知道她……”林如海深仇大恨地点了点头。贾母反而奇怪起来:“你怎么……”林如海一抹脸:“此事容许小婿以后和您慢慢解释。”他现在赶着去打人。抱着酒坛子的祝正初打了个大大的喷嚏:“谁念叨我呢?”房中只剩下了贾母和黛玉二人,光线隔着窗纱透进来,在明明暗暗中,小姑娘的五官立体而精致。贾母看得失了神,被软软糯糯地唤了声“外祖母”,这才叹了一口气。过了年虚岁就十岁了,小姑娘要长大了。怪不得已经有人盯上了,虽然不确定,但看那婆子的打扮谈吐,再看送来的礼物之重,定然不是什么普通的权贵之家。那等地方、那等人家岂是好去的?摸着手腕上的佛珠,贾母的目光猛地跳了一下。她想起了自己的大孙女贾元春,那天也是这样的傍晚,她跪在自己跟前,纤细的腰身挺得笔直,有种宁折不屈的壮烈。她是一株灼灼燃烧的石榴花,美得明目张胆,眼睛里全是野心。贾母原以为是王氏逼元春入宫,她苦口婆心地劝说,但没有一句能劝进元春的心里。等到和她那双眼睛对上,贾母才知道自己在做无用功。元春不是单纯懵懂,没有被逼无奈,她知道一切后果和个中艰辛,然而她想去搏个前程。自名额定下来,到元春进宫,贾母再也没有和她说过一句话。回忆终止,贾母浑浊的双眼恢复清明,就对上了小姑娘满是担心的脸。“外祖母,您怎么了?”贾母抚上她的脸颊:“答应外祖母,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委屈自己去换取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