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豪格确实是真的豪格,不过他的人生曲折了一些。母妃被处死后,豪格恨极父皇,带了弟妹离家出走,打算去舅家住着再不回盛京。在舅家的日子过的也还不错,结果一次玩耍走错路,误入深山。等乌拉那拉部人找到他们时,三人已经饿得奄奄一息。最后只剩下豪格活了过来,他更恨父皇对兄妹三人的不闻不问,干脆传消息回去说自个也死了,从此与后金王庭再无瓜葛。那以后,豪格便开始流浪天涯,想去哪里便去哪里,中原腹地转了个遍,为此还结识了刘孤帆。两人很合得来,从此做了朋友,但豪格隐藏了真名,刘孤帆不清楚。只要发现有投缘之处,便相约一起游玩,更确切地说,是个玩伴。
北明越来越乱,豪格年岁渐长,加上这些年的游历,对父皇的恨意也减少了,随之而来的是敬佩,豪格由衷敬佩皇太极。不看别的,单看后金的国力,便是北明无法比拟的,慢慢地豪格收心,回了乌拉那拉部,准备寻个契机“复活”,回后金王庭,与父皇相认。
偏刘孤帆也被多尔衮带回后金,意外与豪格相遇。豪格才隐晦地提及身份,希望刘孤帆保密,等到合适的时机说出来。
刘孤帆掐准了时机,晚几年而已。凭着对济尔哈朗的了解,刘孤帆托人将一封信悄悄递给了他,同时附带了豪格的信物。一个天大的机会,就这样出现在皇太极与豪格之间。只要父子相认,皇太极有了继承人,豪格便有机会做皇帝。
如今的豪格自小流浪在外,见惯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处理事情的方式圆滑许多,与多尔衮可以一较高低。双方的实力相当,可以扯皮很久……
刘孤帆对于事态的发展十分满意,做了些后续安排后,打道回府。
令刘孤帆没想到的,亦有人尾随而至。这一点在豪格的人进入河西地区开始,便被曹老板告知了金玉,令金玉十分意外。
曹老板的能量很大,金玉是知道的。没想到自己只是提了一嘴,多注意番邦的人,曹文姬居然如此尽心尽力,金玉意外又感动,她居然连军方的力量都敢接触,果然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另外让金玉意外的是,豪格居然是以这样的方式出场。他为何派人来河西,目的是什么,他现阶段的重心难道不是应当在盛京,与多尔衮争夺皇位吗?
想不明白便搁置,告诉曹文姬,既然你已经盯上了,便继续盯着,不要打草惊蛇,是狐狸总会露出尾巴。
2
河西地区来了客人,巴蜀太守李季冰,代表蜀王恭贺唐文光升任河西地区都督,并商讨进一步的合作计划。
蜀王还真是敢想敢干,目的明确,朱家的江山落在他手里应当也是不错的,只是对待羌人的态度上,显得蛮横了一些。
羌人因零当部落入驻河西,落户安家。在羌人中逐渐流传很多消息,渐渐被河西地区的官府政策吸引,很多流露出搬迁的想法,纷纷请零当到都督跟前美言,表达了他们的意愿。周成在的时候曾表态,一律采取自愿的原则,愿意来的欢迎,但必须遵守河西地区的律法,当然河西地区官府对他们也会一视同仁。搬迁的关键是,各自寻找合适的居住地,报官府审核同意后即可搬迁。如今羌人的大小部落已经十余处,加起来完全是一个战斗力强悍的兵团。
如今周成不在了,河西做主的人换成唐文光,蜀王便派了李季冰前来交涉,希望不要再收容羌人落户河西。
这样做,明显地削弱川蜀战斗力,变相增强河西地区战斗力。当然蜀王也不是干巴巴提条件,而是带了大量的礼物来的,丝绸、蜀绣、中药材等等等等蜀地特产,价值足有几十万两,而且承诺唐文光要是答应了,往后还会有,只多不少。
唐文光、唐文亮反复思量后,悄悄喊了零当前来,询问他们的意愿。
“大人,我等不愿离开河西。”零当带来的人呼啦啦跪了一片,“人人皆知我们是被蜀王逼迫,无奈之下入了河西。但河西的前都督周大人,还是您,皆待我们与当地百姓一样。至于谁还会来,那是您治理地方有力,爱民如子,才有人愿意投奔。”零当磕了个头,“即便日后要打仗,我等也是愿意的,甘愿为河西赴汤蹈火。”零当身后一片喊声,纷纷表示要效忠河西都督府,甘愿做河西人。
唐文光十分感动,表示对羌人的政策不变,让他们放心,一定会保护他们到底,日后再有人来投奔,一样对待。
送走零当他们,唐文光备了河西的特产,战马几百匹,甚至还有最先进的火器,作为回礼,托李季冰带回给蜀王。同时十分委婉地拒绝了蜀王的要求,至于如何留住羌人是你们自个的功课,不是我河西拒绝,他们便不会来。李季冰十分失望地走了。
得民心者得天下,羌人部落经此一事,跟着唐文光的决心更加坚定,唐家的声望在民间更加高涨。
与此同时,豪格的人结束在河西地区的活动,回了后金。他们只是打听唐府的一些情况,其余不接触任何人。而关于唐家大公子与三公子后宅的事,这些人尤其上心,特别是金玉的动向,他们尤为关注。
金玉搞不明白,唐家后宅能给豪格带来什么?直接薅了刘孤帆过来,凭着他对豪格的了解,让他分析一下。
“他们又不在乎你是不是嫁人,大概是想抢媳妇。”刘孤帆也不明白豪格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嘴欠地刺激唐池,“把你媳妇看好了,小心后金来抢人。”
对于刘孤帆的天马行空,唐池也早已习惯,耸耸肩表示不搭理他,将金玉揽住直接送客。
刘孤帆气得跳脚:“唐池,三公子,跟着小金鱼学坏了啊!”
唐池金玉已经出了书房,想不明白的事,还是先搁置,总会有水落石出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