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这就是答应了,只是还有些顾虑,担心书院的先生因此不会收下小虎子。
这也并非杞人忧天,士农工商,这个观念不说眼下是众人的共识,就是千百年后,在一些顽固之人的心中依旧是很难扭转的。
兰亭想了想,“小虎子从未进过学,那些书院自然不在咱们的考虑之内。我听说金陵有家叫做明庭书院的私塾,先生虽说只有秀才功名,但胜在功底扎实,最重要的是,对待学生一视同仁。”
在明庭书院,无论是一掷千金的富商之子,还是只拿得出一条腌肉当束脩的穷苦人家,只要是真心向学的,秦先生都会收下。
与此同时,要是谁进了明庭书院敢混日子,秦先生也绝不会手软就是了。
这时恰好姚氏正好来叫两人吃饭,听到兰亭正劝说郑婆子送小虎子去读书,一时间愣在当场。
回过神来,姚氏恨不得当场跪下来给兰亭磕两个头才好。
不是姚氏得陇望蜀,觉着郑婆子养着他们一家还不够,非得再花钱送小虎子去上学。
而是做了一辈子农人,突然没了地,无论丈夫郑大壮怎么告诉她姑母郑婆子就是个嘴硬心软的,姚氏的心里依旧不踏实。
若是姑母在一天还好,可有朝一日不在了,她跟丈夫都是笨嘴拙舌的,即便郑婆子肯放手,他们也接不下姑母手上的摊子。
更不用说郑婆子防着他们夫妻呢,根本不郑大壮接触生意上的事。
到那时,他们一家子又该何去何从?
被地主强占土地,从家里赶出去的日子,那种担惊受怕,姚氏发誓这辈子都不想再经历一回。
姚氏心中惴惴不安,还有一个原因,那便是郑婆子当年是被公公婆婆从家中逼走的,听说要不是她主意正跑得快,当初差点儿就被婆母撺掇着公爹将她嫁给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头子换彩礼。
易地而处,姚氏自己都很难释怀,姑母究竟是不是真心接纳了她们?
同住一个屋檐下,姚氏总是忍不住胡思乱想,就怕哪日一睁眼,郑婆子就想起从前的事,将她们一家赶出去。
可小虎子能读书就不一样了。
她没有兰亭那样宏伟的目标,小虎子如今六岁,在私塾跟着先生读几年,等到十岁时正好找间铺子送去做学徒。
有了读书识字的功底,小虎子就可以直接跟在掌柜身边做事,或是学个账房,而不是去做随时可以被取代的打杂小工。
到那时,自己一家人也能彻底在金陵城扎下根来,至于姑母,他们自然也会好好奉养。
姚氏是那种传统的妇人,嫁了人就听丈夫的,没了公婆,便将在一家人最困难的时候不计前嫌帮衬她们的姑母郑婆子当成了正经婆母。
平日里,都是郑婆子说什么她做什么,绝对不会向郑婆子提出任何要求。
可这一次,姚氏无论如何也忍不住,抢在郑婆子开口之前先表了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