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朱由校即位以后,陈良弼自始至终站在朱由校这一边,力助自己进行京营改革,提高京营战斗力。虽然中间出现过京营动乱等插曲,但他还是不辱使命,顺利主导京营改革,京营现在能有如此战斗力,他是功不可没的。
听闻此话,除了原本在广场中央的熊廷弼等人不动以外,早已在功臣侧等候多时的杨肇基、文应奎、秦邦屏等人当即起身,缓缓走到广场中央,与熊廷弼等人会合。
比如熊廷弼是定辽伯,那他的子嗣继承爵位以后,就是一等子爵,孙子继承以后就是一等男爵,如此往下,直至结束。
只见站在武官勋贵队列之首的英国公出列,先是对皇帝方向三叩首,随后便由礼部尚书孙慎行请出圣旨,交由英国公。
所有加起来,虽然名义上共十二等爵位,但实际上一共会有二十七等爵位。
尔军机大臣陈良弼,忠诚嘉勇,剿灭建虏,平定辽东,特进爵辽国公,世袭罔替。兵部尚书熊廷弼,燃薪达旦,临危受命,抚定辽东,特册封世袭定辽伯。
广场中文臣武将齐刷刷跪倒在地,俯首贴耳听命。这一刻甚是安静,所有人都屏息凝神,不想听错张维贤的只字片语。只见他走到正前方,缓缓打开圣旨,对着众人大喊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惟治世以文,戡乱以武。而军帅戎将实朝廷之砥柱,国家之干城也。乃能文武兼全,出力报效,岂可泯其败绩,而不嘉之以宠命乎。特此对诸位臣子加官进爵,以彰其德。
伴随着皇帝诏命,马上就有礼部唱礼官出列,对着众人高喊道:
“献俘大典毕,功臣进!”
册封爵位的非常长,毕竟来到此处的有功之臣足足有七十多人,张维贤足足念了小半个时辰才结束。
只不过前三品为超品,一般不册封,后三个则为常品,是主要册封的爵位。
一则就是他对自己甚是忠心,并且对京营改革贡献很大。
这里面有他是文官的因素,毕竟大明文臣封为伯爵的例子也屡见不鲜,最典型的便是王阳明,其先荡平江西为患数十年的匪患,之后又领兵平定宁王之乱,因军功被封为新建伯。
陈良弼这次被册封为公爵,并且是世袭罔替不会降级,这足以体现朱由校对陈良弼的重视。
这样的话,瞬间就把大明原本公、侯、伯三级爵位瞬间扩大,成为了二十七等。
当然这次朱由校册封的旧勋贵不只是陈良策一个人,在京营的勋贵子弟,只要有战功,朱由校都特意封爵。因而这也让在场的旧勋贵极其满意,不再反对。毕竟子弟被封爵,就代表着光大家族门楣,也是他们的荣耀。
“跪迎诏书!”
京营耀武军游击郭佐光,牛庄堡、萨尔浒之战屡立战功,赐爵世袭一等男爵。
宣大总兵杨肇基,攻克水西,诛杀叛逆,平定西南,特册封世袭二等子爵;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而熊廷弼能封为伯爵,可谓是目前文臣受爵最高者了。
二则是身份特殊,这次册封新勋贵,虽然与旧勋贵无关,但朱由校还是要考虑到旧勋贵的想法,而陈良弼就是他安抚旧勋贵一个很好的典范。
克虏炮自铸成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剿灭西南、辽东叛逆,陛下有诏,特赐伯爵,更名为克虏伯。
这就牵扯到了朱由校设计的爵位降级机制。
杨肇基等人去年收到皇帝旨意的时候,还略感惊讶。他们还以为皇帝推行新勋爵,只是为了册封剿灭建虏的将士,没想到皇帝还惦记着他们呢,真的是意外之喜。
毕竟陈良弼就是旧勋贵出身,现在又因为战功还能进一步晋升,这就给了其他旧勋贵树立典型,让其生存希望。
朱由校甚至还对其略有愧疚之心,毕竟王阳明那个伯爵可是世袭罔替的,但熊廷弼这个伯爵只是能世袭,以后每继承一次便会降级。
而最后一个缘由便是陈良弼确实有战功,其先率军攻克抚顺,与努尔哈赤、代善对峙于萨尔浒,其后攻克萨尔浒、赫图阿拉等城,让大明剿灭建虏计划一战功成,可谓是居功至伟,如此功劳完全让朱由校赏其公爵之位。
延绥镇总兵文应奎,擒拿奢崇明,平定永宁,特册封世袭二等子爵;
这样既保证了封赏爵位不会太高,不会一下子到顶,也可以体现出爵位的珍贵,让他们更有能力向上提升。
在这种晋升爵位需要二十七级慢慢晋升,降级却是六级降爵制度之下进行。这样只有世袭罔替的爵位最有安全感,其他即使是国公,那也最多六级就会截止。
这种不进则退的机制的目的,就是激发勋贵们的危机感,他们都会想要获得世袭罔替的爵位,但朱由校是绝对不会轻易赏赐的。
这么做目的就是让他们感到获得爵位的不易,不进则退。毕竟世袭罔替固然会让所有人开心,但绝对不利于勋贵群体的发展。
不信就看看现在的勋贵,朝廷对他们多好,每个都世袭罔替,到现在都成了国之蛀虫,对于朝廷没有任何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