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是主创团队其他人逐一的感谢,而后主持人接过话茬,同样真挚地感谢了今晚每一位前来观影的来宾,而后才讲起结束语,观众和主创团队依次退场,算是为今晚的映礼画下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一一虽然走的时候,柏景焕还是没太想明白:“不是,夏导,所以最后的反转到底是怎么回事!“
而他这个问题也同样盘桓在当场观影的观众心中。
就在当晚,不少出席了《穿着婚纱的新娘》映礼的观影者都回去在自己的个人账号,或者戛纳相关的网站上布了相关的影评。
其中较短的比如“感觉电影中还有很多细节值得去揣摩细品,期待正式上映后可以进入电影院进行二次观影“。
也有比较长的,针对最后那长度没过两分钟的那一幕进行了几百上十字的分析,从电影中透露出的蛛丝马迹,认为陈普此人确实存在,而陈霁也不是什么双重人格患者,只是在利用“精神病“的漏洞在为自己在乎的家人进行一场策划了过十年的同态复仇。
报道了“穿着婚纱的新娘“故事的记者
,还有在墓园中久久仁立的男人,
很有可能都是和陈霁一起完成复仇的同盟。
毕竟博客可以有两个人登录,假的身份证可能本来就是故意遗落,而为什么警方未能查到陈霁有兄弟姊妹一一要注意,这里的故事生在华国,
从陈霁的年龄推算,她出生时正值一个名叫“计划生育“的政策大行其道之时,一户人家有生育了过一个子女却未上报,这也是完全合理的。
而这个细节,从电影中,有关校园部分的回忆中,某一角闪烁而过的
报纸标题可以看见。
当然,也有持相反观点的观众:他们主要认为,从以上种种细节去解释陈景是真实存在的人,巧合实在太多,怎么可能真的那么恰好会有一个人活在过世上,却什么记录都没有留下?
而且医生在为陈霁进行诊断时,也提到过她不仅有人格分裂的情况,
同时还伴有一些类似妄想的精神障碍,最后那一幕闪现之前的黑暗停顿恰好和影片开头,女主在幻想中接受医生询问时呼应,并且所用的色调、滤镜和之前叙事时也并不相同。
与其说陈晴这个人是真实存在的,倒不如说最后那一幕,是陈霁在接受治疗后仍然无法接受现实,所产生的又一场幻梦罢了一一而由孟际舟所扮演的,出现在墓园的那个男人,是陈霁,或者说陈普,所新诞生的另一个人格也说不定。
不管如何,这种争论的的确确意味着《穿着婚纱的新娘》的讨论度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丝毫不亚于那些进入了主竞赛单元的电影。第二天一早,剧组召开官方布会时,台下等待的媒体数量更是空前。
看见这一幕,整个剧组团队自然是兴奋不已:夏青豫差点没控制住自己当场一拍大腹,又喊出一声“嘻我中了“的冲动一一还好姜览雪及时把她拉住,才没有酿成这一丢脸惨剧。
并且也就在当天晚上,知名影评人,有着“大奖风向标“的斯坦利先生同样为《穿着婚纱的新娘》布了一篇影评。
【在敲下这篇文章的同时,我得承认,最开始决定去参加《穿着婚纱的新娘》的映礼,并不是因为我在内心有多么相信,这个全是新人的团队能做出什么令我惊叹的电影来的。
尽管该片入围了“一种关注“竞赛单元,但夏纳电影节举办至今已经过了七十届,从过往的入围和获奖影片来看,即使是获得了金棕榈大奖的电影,也不乏有烂片。
我最开始打算去看看这部电影,纯粹是因为听说了jihoung出席
了红毯仪式,而我又恰好在附近,所以临时起意罢了一一但不得不说,这绝对是我最近一年最棒的一次“临时起意“。
蛮然这是一个初创的团队,但导演夏小姐对于整部电影镜头的光影把握、对于美学的理解,绝不亚于大多数技艺已经纯熟的导演。尽管《穿着婚纱的新娘》整部电影的结构并不同于常见的三幕式、四幕式,但导演和编剧巧妙地编排了一切,使这难以演绎、非典型的电影节奏组合成了一曲和谐而美妙的乐章。
两名主演所贡献出的演技也相当精彩一一往往像这样以精神疾病为主题的电影中,对于演员的信念感要求是极高的。
尤其在精神病院的背景中,主角还有大段状态近乎痴狂的独白,但我们可爱的女主演姜,极其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任务,即便因为母语不同,不看字幕时我无法听懂她的台词,但我还是被她所表达出来的情绪感染了一一也正是因此,在最后那一幕,孟站在墓碑前的反转,才更显得出人意料。
整部影片中还充斥着相当多的、可以一一去分析考究的小细节,因为篇幅和记忆有限,我也不便再一一列举。
听说《穿着婚纱的新娘》在不日后会于华国上映,为了得到片尾最后的答案,我想我是时候开始准备去往华国的签证了。】
斯坦利这一篇影评布出来的时候,姜灰雪正在另一部电影的映礼上。
一一难得来戛纳这么一赵,能有资格入选各个单元的,即便是非竞赛、非官方单元,那也是经过业内权威精挑细选出来的。
而且因为戛纳的报名要求,这些电影都是第一次上映,能抢先看到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优秀电影、还能和相关人士进行交流学习,这样的机会姜见雪当然不会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