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村里出了个俞安安,但是大部分人还是觉得闺女早晚得嫁出去。
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迟早是婆家的人。
女娃子嫁人后,那肯定得为婆家打算,送去念书以后还不是便宜了别人。
想到这些,大家还是觉得没必要供闺女去上学,儿子才是自家的。
这种根深蒂固的老旧思想,一时半会儿不是那么好改变的,只能潜移默化的慢慢改变。
深夜,俞大河坐在床边,慢条斯理地吸了一口烟,然后才开口说。
“老婆子,你把孩子们的学费准备好,明天拿给老四,多给几块,给他们买纸笔。”
俞婆子一听要拿出差不多十块钱,心口就抽抽的疼。
“真要送春妮和婷丫头去上学啊?她们都这么大了,要不就算了。。。。。。”
俩丫头都去上学了,以后家里这些活给谁干啊。
俞大河不急不缓道:“不是说了嘛,都送,两个丫头现在读点书,以后也好找人家,孩子们都去读书了,光留她们俩在家,她们心里肯定有怨言。”
“再说了,就送这一年,明年她们的学费就归她们老子娘负责,到时候就算怨也怨不到我们身上。”
俞大河不想以后被孩子们怨上,所以尽量做到公平。
俞婆子即便有些不情愿,但还是起身去炕柜里数了一堆钱出来,放在床边柜子上,准备明天给老四。
第二天,俞老四接过钱,领着侄子、侄女们去学校,一一给他们报名。
从这天开始,俞家的孩子们开始正式上学了。
第一天开学,学校没有正式上课,家长带着孩子报完名,领完教材就回家了。
俞建业领着九个学生来学校报名,还引起了一番轰动。
大家看到这么大一群孩子来报名,还在猜测是谁家这么有钱,居然一口气送这么多孩子来上学。
后来得知这群报名的孩子是那个考全县第一名俞安安的哥哥姐姐,顿时了然。
难怪这么大方呢,原来是俞安安的家人啊。
俞安安上学期得了县里二十块的奖金,后面公社和学校又各自奖励了她五块钱,算下来一学期她拿到了三十元的奖金。
有了这笔钱,确实有这个能力送家里其他孩子们来上学。
不过这俞家人还真是注重孩子的教育啊,除了男娃,居然又送了另外两个年纪大的女娃来上学。
这么大的年纪了,过不了几年就要嫁人,能读几年书啊,果真是钱多了没地方花。
俞安安报完名,特意去了一趟校长办公室。
白校长看到俞安安特别高兴,上学期因为这孩子考了全县第一名,这学期他们学校的报名率提高了不少。
好多村子现在都愿意把孩子送来学校上学。
俞安安来找校长主要是找她借高二和高三的教材。
高一的所有课程她全都看完了,她打算加紧速度,争取一学期学完接下来所有的课程,然后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医学上。
白校长知道俞安安是为了借教材来的,也没问她缘由,痛快地把高二的教材借给了她。
不过高三的教材他这里也没有,俞安安一时有些失望。
好在最后白校长答应她,愿意打电话给以前的朋友帮她要一套。
俞安安千恩万谢,抱着校长给她的一叠书,高高兴兴的离开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