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仔小说网

旺仔小说网>历史学霸在秦末类似 > 正文完结三(第2页)

正文完结三(第2页)

而在这些个不紧不慢、一边交友一边游学着往咸阳去的人马中,有一队人却是目不斜视、快马加鞭,堪称急行军的往咸阳赶去。

“这个时候天气正好,各处风景也好,何必赶得这样急,瞧瞧你这一身的尘土,路上就没下过马?”

周宁看着项羽脸上的风霜和细纹,心头也是百味杂陈,算算时日,差不多是韩信刚到了上郡,他便启程出发,而且得是日夜奔驰才能仅仅用了两日便赶回咸阳。

他如今也是三十三岁的人了,怎么还是这样赤诚、浓烈而不懂得爱惜自己呢。

项羽在脑中模拟了千百遍他与周宁重逢时要说的话,然而真正到了这一日,看着她真切的在自己面前,看着她浅笑着轻抚自己的鬓角,一瞬间却是什么都不记得了,只目不转睛的、像是担心一眨眼她便会消失般的凝望着她,呆呆的回道:“嗯,在驿站换了马就继续走。”

周宁轻轻长长的吐出一口气,缓解自己心中的酸软,项羽实在是与她截然相反、但偏偏又能够打动她的人。

周宁笑着上前拥住他,“欢迎回家项羽,还有,我很想你。”

公元前205年,这实在是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是历史上刘邦登基的第二年,但如今这一年,大周朝有了第一批科举出身的官吏;这一年,女帝与王夫结束了两地分离;同样是这一年,女帝怀了身孕,从此大周朝有了帝嗣,有了承继。

周宁嘴角噙笑垂眸摸了摸自己微微隆起的腹部,而后又看向殿外的天空微微一笑,这一年可不仅如此,她坚持的三年之约,可不仅为这样一个人为的热闹喜庆。

毕竟怀孕的时间,她可以通过安全期受孕期大概推算,但怀孕的结果……生产是女人的生死难关,虽然这几年她着力让望提高了生产生育的相关技术,但也没有万无一失的事情,所以她只打算生育这么一次。

而最终是儿是女亦是她不能控制之事,虽然如今她为女帝,女子的地位大有提高,但多少年的传统观念在那儿,若家中有儿有女,世人还是更看重儿子,也只让儿子继承家业。

所以,若她这一胎是儿子,那他理所当然的便是太子,是大周的第二位国主,百官和百姓都无可置喙,但若是女儿,只怕……她得让她的路走得更顺畅平坦些。

总之多准备了没坏处,若是儿子,她的安排便是锦上添花;若是女儿,那便是雪中送炭,可为她将来的继位扫平一些阻碍,大致将她拉到一个等同男子的地位。

相比于周宁的颇多心思考虑,项羽就要简单单纯得多,自周宁怀孕后,项羽便什么也顾不得了,几乎亲自接手了大半照顾周宁的事情。

尤其又听望说了关于妇人怀孕生产的颇多凶险,听张良说了周宁怀孕后朝廷可能会有的变动,项羽更是将全副心思都放到了周宁的衣食住行上,陷入一种极度敏感的状态,对谁都不放心。

以前有人在他耳边隐晦的说什么男子尊严之类的鼓动他的话,他只无视或警告一番,但周宁怀孕后,不管你说得再委婉隐晦,只要他嗅到一点苗头,便是疾言厉色的教训,狂风暴雨的打击。

先生冒着这样大的风险为自己生儿育女,他们却叫自己去谋夺先生的江山,是人吗!

那些个糟心人糟心事,项羽并未在周宁面前吐露半句,先生怀孕已经够辛苦的了。

只是能这样敢这样暗示项羽的大多都是他亲近信任之人,所以此事难免还是影响到了项羽的心情。

是夜,项羽抚着周宁的肚子,吐露自己深思熟虑后的决定,“先生,我们只要这一个。”

“好啊。”周宁笑着应下,并不问原因,就如不过问项羽近来对一帮将领臣子的处置一般,只信他由他。

“先生。”项羽轻轻的拥住周宁,满心感动。

很快,周宁等的另一件特殊的事来了,掌天象历法的太史令满面喜色的来报,天现吉瑞,今夜有五星连珠!

项羽听罢亦是很为周宁高兴,“先生得天下果然是天命所归!”

周宁笑了笑,拉住他的手放到自己的腹部,“它才是携天命而来之人。”

项羽一愣,有些不知其意。

太史令眸光一闪,却是明白了周宁的言下之意。

很快,周宁腹中孩儿乃是携天命而来,能够带领大周繁荣昌盛的消息在整个大周传开,所有百姓都会这个即将诞生的孩子满怀期待。

周安便是在这样的万众期待中呱呱落地的,但她甫一出生便叫许多人失望了,不是因为她做了或者没做到什么,只因她是个女婴,她的性别竟成了她的原罪。

周安的性子同其母亲不同,倒是更肖其父,张扬骄傲且极其记仇,但其脑子活络又与项羽不同,反而像足了陈平,这一点也是叫周宁都哭笑不得。

周安虽然自出生便被立为皇太女,但如今男子话语权更多的朝廷依旧想要一个皇太子。

周宁的女帝之位,因为各种原因他们无法撼动,但这绝不代表他们能接受女子同他们一样位列朝班,甚至有朝一日成为他们的顶头上司。

比如此次的科考,虽然周宁言明男女同考,但女子实在落后太多了,即便周宁给了她们平等的机会,她们也没有实力抓住,故除了少许贵女得中外,其余诸人无一不是男子。

但这已经是个不好的苗头了,所以朝臣们才那样迫切的想要一个皇太子,而不是皇太女。

其实五星连珠在历史上发生过三次,一次是刘邦继位的次年,一次是吕后临朝称制,一次是武则天称帝。

但史书却只记了刘邦的这次,并且为了迎合刘邦,还硬生生将之记录得提前了一年,记为刘邦登基之年之事,以证明刘邦乃天命所归,而其余两者,却是弃之不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