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大祸临头
一九六六年,杭城,冬。
窗外下着鹅绒般的大雪,一阵凛冽的冬风吹过,将一朵又一朵的雪花打向窗橱,零散飘落在被晒得褪了色的红色油漆窗框上。
透过玻璃往里看,窗边靠着一张一米五左右的大红木架床,床柱上头雕刻了栩栩如生的牡丹花纹。
红木的光泽感一看就知道价值不菲,而此时的床上正坐着一人,一张雪白的小脸蛋似乎因这寒冬而显露出了一丝苍白感来。
镜中的纪香兰有着饱满的额头,一对远山眉显得鹅蛋脸小巧精致,琼鼻高挺下便是那不点而红的小嘴。
这张娇美又带了点迷蒙的脸蛋,此时正皱着眉头。
因为此时的纪香兰却非彼时的纪香兰,她穿了。
就在十分钟之前,脑袋里碎片记忆涌入,一股强烈的眩晕感让她几欲呕吐出来。
她手上正拿着一个红色塑料的圆形镜子,镜子背后还贴着大红花的彩色图片。
微微偏头照了照自己的脸肯定道:“是我的脸。”
纪香兰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脸是她的,但是地方却不是。
床上垫着两层厚厚的军绿色打底棉被,目光停留了片刻后,她又扭过头去看着床铺旁边的梳妆柜。
梳妆柜是用棕红色的梨花木所制,木头的光泽有着岁月沉淀的光泽感,木头的润泽感很好,看得出来平日里有用松油保养着。
桌上还摆着一个印着兰花花纹的红色铁皮水壶,柜子上的镜子明显有着粗糙感,和她原本房间的电子镜子不是一个级别的。
她的目光缓缓抬起,落在了梳妆柜旁边的墙上,上面贴着《刘三姐》的画像,一个妙龄少女穿着红彤彤的黎族服饰,头上戴着一顶竹笠,正巧笑顾盼地看着山的另一头。
纪香兰脑子里却清晰地知道,这是“母亲”杜初春几年前迈着她那双“三寸金莲”牵着她的手去梨园看的这剧,看完后还特意为她讨来这宣传报贴在房里的。
她镇定地梳理着脑海里多出来的记忆,目光扫到画像下挂着一本小小的日历。
估摸六寸的大小,上头还有历年春联笔录,还有着一句时代特色的话语。
看着略微熟悉的场景,她连连摆手,“不不不……”
如果一开始她觉得这些场景熟悉又陌生的话,现在她似乎知道这是哪里了……
现在是1966年12月10日,而她——纪香兰,穿书了,从2222年到1966年,只用了睡上一觉的时间。
这穿的还是她最近才看完的一本,以首富回忆自己的发家自传为原型所创造的小说。
幸运的是,她是这名首富的未婚妻。
不幸的是,她似乎是一个会早死的配角……
纪香兰:“???”
这……
离谱离谱,离大谱了。
故事始于六十年代。
她与男主的早死未婚妻纪香兰同名同姓,而更为巧合的是书中纪香兰父母的名字更是与她现实中的父母同名。
就冲这一点,怎么也要翻下去。于是带着点诸多巧合的同理心,她看完了整本自传体创作小说。
书中的纪香兰出身书香门第,生她的时候母亲难产,幸亏最后母女平安。但是再也不能生育,所以纪家也就她这么一个女儿。
爷爷是留洋的大文人,回国后更是被评为了一级文学教授,又加入了中科院学部委员会,每月的工资高达445元。
这在当时来说,文艺级别可比行政级别的工资高不少,更别说是一级教授了,有的省连一个文艺人才都没有。
条件差一点的普通老百姓,不过一个月8块钱的伙食费。
所以爷爷盼着纪香兰的父亲能弃理从文,而奶奶是纪家祖传的草药世家传人,她则怂恿纪景和要遵从本心。
她本意是想纪景和跟她学医,日后好继承中药学衣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