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城县。。。。。。
算是她最初的故乡——藏于她记忆深处,却从未尘封之地。
闻竹微微低头,掩饰自己暗淡下来的目光。
纪方和随和儒雅:“二郎随我走了很多地方。我在外多年,闲时便作些地方风土随笔,殊成正为我整理。闻小哥若喜欢,可到殊成那去看。”
闻竹信息,连忙道谢。
不全是恭维之语,她确有些真情实感。在祥符县时,她在林彻的藏书中读到过《夔州行纪》,本就喜欢游记,又兼纪方和文笔清新自然,她真心喜欢。近来她才知道,此书乃出自纪宣二叔方和之手。
他们午时入纪府,消磨半天,待略晚些,二叔便欲留闻竹和纪宣用饭。纪宣却推说有事,先回太学,神秘兮兮地对她使眼色。
闻竹失笑,不知他又搞什么名堂。
从纪府出来,天已经擦黑。
“今夜无云,果不出我所料。”
“关天气什么事?不是说去熙熙楼喝酒吗。”
“别急,待会就知道。”
二人自马道街出,转入潘楼街。此处是汴京数一数二的繁华之地。潘楼街南便是熙熙楼。该客店靠近皇宫,又临近汴河,是汴京数一数二的大店。
熙熙楼高三层,外挂满了五彩灯笼,和街北潘楼相对,颇有竞业之势。
纪宣进门到木台前,伙计见了,忙掀帘入了后间。不一会,一名衣着讲究的白胖中年男子掀帘而出,笑容可掬,向这边迎过来。
“原是二爷来了,有失远迎!流风斋早已备好,二位请随我来。”男子极为恭谨,微弓着腰,引二人上楼。
木质楼梯甚是宽敞,能容三人并行。两边把手刷的新漆,雕花精美,看来此处生意还算红火。从楼梯处俯瞰一层,密密匝匝的人,吃酒,用饭,闲侃,时不时还有货郎在各桌间游走贩货,好不热闹。上了二层,安静了些许,入眼是大大小小的隔间,可供用饭,住宿。
男子引他们上三层,曲折地拐了几道弯。到了一处雅致的隔间外。此处完全听不到一楼的嘈杂。隔间门上挂着一个小牌——
“流风斋”
闻竹轻笑,名字还算雅致,不知有什么奇特之处?
男子为他们推门。
此间陈设精巧,地上铺着波斯地毯。正中那扇大窗最为显眼,几乎占了大半个墙面。窗子落得低低的,窗前便是一张小几,上摆着酒杯酒壶。凉风习习,真应了“流风”之名。
她心中忽想到什么,嘴角不受控制地扬起,却不曾明说——
在这吃饭,真的不会呛风吗?
进屋才发现,她的担忧实属多余。来到里间,屏风之后又是一张圆桌,这里才是用饭的地方。
“二位公子安坐,酒菜已备好,即刻有人来传。”
“多谢张老板了。”
张老板嘴里道着不敢,依旧恭谨地出了屋子。
“好别致的地方,”这间屋子目前最吸引她的便是这扇窗,闻竹踱到窗前,凉风扑在面上,“从此处俯瞰,潘楼街盛景,一览无余!”
“还有更别致的呢。”烛火下,纪宣嘴角轻轻上扬,脸庞在微笑时更显俊朗,眼中似有星辰闪烁。
闻竹不知所云,微微挑了挑眉。
纪宣领她到了屋子东南角处,方才未曾注意,此处竟有一小门,门后又是几级楼梯,纪宣担忧她脚伤未愈,一直轻轻扶着她。
楼梯尽头,别有洞天。
她登上熙熙楼的楼顶。
此处是平坦而又开阔的平台,四周围着栏杆,摆设一张小几,整洁非常,没什么尘土,显然常有人打理。
此间最为独特之处,原来在这里。
闻竹环顾四周,想一览汴京盛景。转头便对上了纪宣如琉璃般的眼眸,夜色中,他一身月白色圆领袍,纤尘不染,眼眸清澈,恍如不染凡尘的谪仙。
他伸出手指,向上指去,她的目光自然而然地顺着向上,只消一刹,便怔楞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