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乘风原打算先在宁家村试验一下,如果效果好,等他考了秀才,有了点儿话语权,便去找县令推广这法子,让县里的百姓日子能好过一点儿。所以他是真的不介意村里人把这事儿宣扬出去。
村长离开后,宁乘风又跟刘桂花他们说了这事儿。
他表哥刘山曾在秋收前说要和他弟弟一起来宁家帮忙割稻子,被刘桂花拒绝了。家里收稻子的人手已经足够了,何必让刘山放下平菇生意来帮忙?两个村子还有点儿距离,跑这趟既耽误赚钱又得在路上浪费时间,实在不划算。
虽没让他们来,但他们有这份心意,刘桂花还是记在心里的。宁乘风一说可以把肥田的法子告诉亲戚们,她便和宁老汉走了一趟,把这法子教给了刘山。刘素芳和王英的娘家,自然也没落下。
除此之外,宁家还有些远方亲戚,他们没被宁乘风通知到,但在别处得知了肥田的事儿,也着急忙慌地跑到宁家来跟宁乘风请教了。就怕在外头听到的法子有偏差,还是亲自过来问问才放心。
------
早稻收割后,晚稻又要插秧了。
这次来帮忙的人中多了一些外村人,那些外村人都很积极,还提前跟刘桂花打了招呼,说会自己带干粮,不用宁家准备饭菜。他们态度很是坚决,说准备了他们也不会吃的。
宁家人真是哭笑不得,但也很为这群朴实的农人感动。
宁家村的人见外村的人这么殷勤,一时很有危机感,村长也顺势敲打了村里人:平日里要对宁乘风他们家的人客气点儿,尤其是不要惹岳茗。有什么能帮得上忙的都去搭把手,别舍不得出力。
若是把他们惹得不高兴,搬到别的村里去了,那些做平菇生意,还有给宁成福兄弟两干活、卖菜给云哥儿赚点儿零花钱的人,都会少一笔收入。
村长的话大家都十分重视,不敢掉以轻心。
宁家村因为有了宁乘风他们的提点,村里人日子好过了许多,再也不是别人眼里的破落穷村了。如今都快要把附近最富裕的刘家村甩到身后了,村里那些尚未婚配的小年轻也都抢手了起来。
尤其是跟宁家关系好的那几家,如今想跟他们的结亲的外村人已经在排队了。
外人都这么抢手,更别说宁家的独哥儿宁云了。去年就有不少人家巴望着他了,但刘桂花推说今年再说,好不容易到了今年,云哥儿却做起了自己的小买卖,说想再等一年。
他自己不着急便罢了,刘桂花和宁乘风还都依着他,见这架势,外头的人也不敢有什么意见了。
其实还有个星哥儿也很让大家心动。但他哥哥岳茗放了话,要等他过了十六再让他自己挑选。
岳茗这话十分嚣张,也不合规矩。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有让小哥儿自己挑的,这像什么话?再说了,嫁得早的小哥儿十六都生娃了,星哥儿却才开始挑人家,都成大龄剩哥儿啦!大家实在是不懂这家人都怎么想的。
不过岳茗凶得很,他男人宁乘风又纵着他,大家敢怒不敢言,不仅不能露出不满,还得笑着应和他。
“正当如此啊,星哥儿如此优秀,确实应该等他大了,让他自己选。”
“是啊,星哥儿这样的小哥儿,又能赚钱,长得也好看,还愁找不着如意郎君吗?”
“是咱们考虑得不周到,打扰到茗哥儿了。”
……
宁乘风看着岳茗面无表情地“口出狂言”,几个媒婆明显不赞同,却不得不强笑着附和他。岳茗毫无所觉,还挺直了身板,似乎有些骄傲,以为自己说服了这些滑不溜秋的媒婆呢!
宁乘风笑得不行,茗宝可真是个活宝。
------
夏收之后宁成安又忙活了起来,成日里往县城跑,在家里难得见到他的影子。
宁成安既要管着药草地里的事儿,又要去县城张罗平菇生意,还打算再建个小厂子专门炮制药草,如今已经成了宁家最忙的人。他每次回来连口水都来不及喝便又要往药草地跑,如此奔波下来,没多久便瘦了许多。
刘桂花和王英眼瞧着他日渐消瘦,都很心疼,纷纷劝他:银子是挣不完的,还是身体最重要。
宁乘风有些不赞同他哥哥的做法,也不忍心看他如此辛苦。
院试1
宁成安这人做生意力求稳妥,方方面面都想亲自照看着,就怕底下的人不妥帖,他这样做事方式很累的。
宁乘风其实也不太懂生意上的事儿,但宁家其他人更不懂。他二哥做得不妥的地方,也只有他能帮忙提点一下了。
宁乘风思量了几日,终于在某一日的晚上逮到了宁成安,跟他提了些建议。
宁成安是自己亲哥,也不是那度量小的人,宁乘风便有话直说了。
“二哥,你不要事事都抓在自己手里。这样你自己累,手下的人也得不到历练。这生意要想做大,人才必不可少,得有人跟你分担。前些日子给咱家送东西帮忙的那些人,都是知恩图报的,娘比较会看人,你可以跟她打听打听,选几个最为可靠的,带在身边好好培养。若是能带出来,你以后会轻松很多。”
宁成安之前也不是没想到要把事情全权丢给手下的人来做,但无论是平菇生意还是药草生意,都是他一点一点做大的,前头为了能将货卖出去,他不知赔了多少笑脸去找人自荐。
平菇生意刚开始铺到县城时,他和宁小河在县城和宁家村之间来回奔波,风餐露宿,就为了省一点儿时间,能让平菇已更新鲜的状态送到主顾手里。他自己每日省吃省穿,就想把银子省下来,打点酒楼的那些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