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抖着唇:“姑娘莫不是在说胡话,他的棺柩都已经送回东瓯了,我也亲眼看到的。”
她也想信,可叫她如何信。
尧窈把人拉到自己身边,低声说:“姑姑看到的只是一具和曾使君体型相似的焦尸,未必就是他本人,至于那人为何会出现在曾使君屋内,其中有何内情,恐怕我们还是得亲自问问曾使君。”
尧窈这么一说,明姑已经信了有大半,但仍有疑问:“姑娘你为何就这么笃定呢?万一不是呢?”
她已经不想体会再一次失去的滋味了。
明姑问得小心翼翼,尧窈听得只觉心酸,她重重点头:“姑姑信我这回,曾使君他尚在人世,只是遭遇了变故,如今对外他已经是已故之人,不便露面。”
能在盘查森严的京中,拥有一个身份,且苟活下去,已经很不容易。
是以,想要联络上曾使君,她们也得更为谨慎才是。
明姑的泪水已经流过一淌又一淌,她捂着嘴,要强行压抑着才不让自己放声哭出来。
她该高兴的,不可以哭。
尧窈也不打扰,等着明姑情绪慢慢平复了,她才压低了声音问:“姑姑这些日子在御膳房可有什么发现?”
明姑被小公主这话问得有点怔住,直到尧窈又问:“他们隔几日出宫采买食材,又是什么时辰,出去多久,主要是哪些人负责采买呢?”
一句句地问,明姑这才恍然,拍了一下脑门,双目放出神采。
“是的呢!这么好的机会就在眼前,我怎么没想到呢。”
尧窈握住明姑的手:“我出去不得,姑姑却是可以的,只要按时回来,谁又能说一个不呢。”
时至今日,明姑不得不正视,在她眼里好似仍然青涩稚嫩的姑娘,正在一点点地蜕变,以一种让她惊讶又惊喜的方式。
明姑反握住尧窈的手:“若是王太女也在这里,必然也会很欣慰,姑娘是真长大了。”
都是环境把人逼出来的。
尧窈不觉得自己变了什么,她只是想要顺着自己的心意过下去而已。
明姑有了奔头,又回去御膳房计划出宫的事,尧窈已经把曾使君暂住的地方告诉她,就看她能不能抓住时机找过去了。
皇帝这边,拒了好几个候在外面等着送汤的妃子,只留下最后一个到的淑妃。
即便留下了,他对淑妃也没得多少好脸色,尤其尚在养身体的当口,要戒了瘾头,面色实在说不上好看。
淑妃也没指望皇帝待她和颜悦色,她也习惯了皇帝这种公事公办的态度,直把自己从娘家那里打听到的一些讯息,详详细细地禀告,譬如哪些官员一起去了花满楼吃酒,又是哪些人到乐坊玩乐,还有找到肖府拉拢讨好她父亲的。
淑妃从不隐瞒这些事,是以,皇帝对她有几分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