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仔小说网

旺仔小说网>古代巾帼英雄有哪些人 > 71 制盐技术 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谢绝转(第1页)

71 制盐技术 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谢绝转(第1页)

“苏辙虽曾位列执政,但晚年也没少和他哥一样被贬来贬去,宋朝是君主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文官犯罪很少被处死,常见折腾人的方式是贬谪。官至宰相的基本都会经历一下贬谪,奸臣蔡京还创了四起四落最高记录呢!”

苏轼与苏辙兄弟俩面面相觑,此情此景,他们是不是应该抱头痛哭啊!

这个想法一闪而过,两人都摇了摇头,还是不要啦!

“相较于苏辙捞哥哥,其实我们苏大学士被太后们捞的更多。才华出众的苏东坡很得太后们喜欢,没少因此得到宽赦。”

“元丰二年,苏轼任湖州知州,给皇上写了一封《湖州谢表》。大家都知道苏轼文采出众,散文、诗词都非常好,还感情充沛,于是这封用词不够谨慎的奏表就被新党抓了小辫子。即北宋著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新党欲置其于死地,可以说几次差点被砍头,此时人情冷暖就表现出来了。苏辙自然想捞哥哥,但捞不起来。而朋友有想捞他的,也有在就此远离他的,意外的是已经致仕退休,曾是新党领袖还贬谪过他的王安石竟上书劝说皇帝,救他命来了。”

苏轼和苏辙有些意外,在回来守孝之前,新帝已露出变法的意图,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开始占据上风。苏家兄弟俩都属于守旧派,能预料到未来可能会和革新派的王安石起什么冲突。听到王安石贬谪他,苏轼并不意外,意外的是王安石也来捞他。

苏轼属于守旧派,却不是司马迁那种迂腐坚定的守旧派。他反对变法,是担心变法会伤及百姓。相对于新党说什么都反对的守旧派,苏轼的更理性,反对是出于具体事实中存在问题的考量,而非维护阶级利益。

这些日子听着天幕,苏轼有些观念已经有了变化。他意识到大宋确实需要一场变法,然如何变法是关键。毕竟听天幕之意,王安石最后失败了。可现在变法才刚开始,若是提前知道了变法的弊端,是不是能补足王安石变法的不足呢?

与其如天幕所言,双方今天东风吹到西风,明天西风吹倒东风,最后倒霉的都是百姓,为何不能各退一步,想个折中的法子?比如像天幕所言,先试点,一条条慢慢做,这样有问题也能及时改正会不会更好?

苏轼将自己的想法与弟弟说了一遍,苏辙听了却有些茫然。

相较于政治上还有些天真的哥哥,苏辙是个更合格的政治家,在变法之事上也更保守。苏轼能这么快被天幕影响是因为他与天幕一样会基于百姓的利益去思考,相较而言,苏辙身上守旧派印记更深。

兄弟俩少时一起读书,观念契合,感情甚笃。苏轼的这种转变让苏辙有些不安,他想不到如何反驳哥哥,但又没有完全被哥哥说服,很怕兄弟俩会就此走上不同的道路。

苏轼并没有意识到弟弟的担忧,他希望弟弟与自己一直站在一起,却也不会因为弟弟不能接受自己的转变,就觉得弟弟不再是弟弟。幼时读书,同一篇文章尚且有不同看法,在政务上,若观点有些差异也不奇怪啊!

人天幕上的主播不也说要求同存异嘛!

“王安石的走表,加上太后也出面求情,苏轼才躲过一劫,被从轻发落,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由当地官员监视。就是在此期间,苏轼开荒种地,自号东坡居士,才有了后来的东坡肉。在苏轼自号东坡前,东坡肉是叫‘回赠肉’,这个名称也是有典故的。”

“宋神宗熙宁十年,黄河决口,洪水围困徐州。时任徐州知府的苏轼率领禁军武卫营,亲身和全城百姓筑堤抗洪保城。徐州百姓感念与他们共存亡的好知州,杀猪宰羊,担酒携菜去衙门慰劳。苏轼推辞不过,亲自指点家人制成红烧肉,回赠给百姓。”

听说会有一个与他们共存亡的好知府,即便是被告知了将来的水灾,徐州百姓也没那么害怕了。对于水旱灾害,大部分百姓都习以为常了,如今还有个好知府给他们期盼,算是意外之喜。

“百姓吃了以后非常喜欢,称之为‘回赠肉’。‘回赠肉’就成了徐州传统名菜。乌台诗案后,苏轼贬谪黄州,因生活拮据,他又爱好美食,就会买最偏远的猪肉,自己烹饪红烧肉并写《食猪肉诗》,因其号东坡居士,于是有了东坡肉的称呼。”

“然此时,东坡肉并没有广为流传,直到宋哲宗元佑四年,苏轼二次来到杭州任知州。次年,浙西水灾,但因苏轼提前组织百姓疏浚西湖,筑堤建桥,并没有酿成大灾,还给西湖留下了与白堤齐名的名景苏堤。”

“杭州百姓热爱这位贤明的父母官,知道他喜欢吃猪肉,过年就抬猪担酒给他拜年。苏轼把百姓送来的猪肉烧成了东坡肉分给参加疏浚西湖的民工们,东坡肉从此成为了杭州流传至今的名菜。”

“哇,这个苏大人好好哦,元佑四年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我们能不能等到苏大人来我们这啊!”北宋的杭州百姓期盼道。

“因为苏东坡是川人,所以东坡肉不仅属于浙菜系,也属于川菜系。有一说一,东坡肉在川菜也太格格不入了。毕竟大家对川菜的印象是麻辣,但东坡肉却是不麻不辣。”

“当然了谁不喜欢苏大学生,就像川中百姓至今对诸葛武侯念念不忘一样,凡是苏东坡贬谪到过的地方,谁都爱吹一句苏东坡来过我们这当官。好官,从来不止被史书所记载,也会被百姓会世代铭记于心。”

“我们爱东坡居士从不止因他的文采,还因他对百姓的心意。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不是被贬谪,就是在贬谪的路上,或许也有过烦闷灰心,但总体来说他留给后人的还是豁达,且不止于豁达。”

“无论遭遇什么不公,无论如何被贬谪,从不嫌弃官卑职小,总会认认真真去做官,努力为百姓撑起一片天。”

“兄长!”听到兄长一路被贬谪的未来,苏辙有些担忧。

“子由!”苏轼忽然道,“或是没有天幕,这样的经历可真不好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