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堡那边,李二爷爷闲着无事,背着手在村里四处转悠,遇见村人从田里回来闲话儿几句。
“田里怎么样,瞧着墒情够种庄稼了?”
“够了,够了!”村人很是高兴,应道,“这边冬天雪大,春天雪化了,田里够湿润,种地简直太方便了。可不像咱们原来那地方,春天不下雨就下不了种子,只能干着急。”
李二爷爷也是笑着点头,“这边田里都黑黝黝的,地力肯定也好。只不过之前荒废了一段时日,咱们这一年免不得要多拔草啊!”
“哈哈,二叔,只要秋天能丰收,别说偶尔拔拔草,就是整日让我住地里,我都不怕。”
“行,大伙儿不偷懒就成。你秋霜嫂子在军镇已经开始卖豆腐了,过一阵子肯定也要在墨池府卖豆腐。大伙儿把田里活计忙完,就都进城去,一日多赚个二三十文钱,等秋日时候,咱们就能家家娶媳妇儿嫁闺女,修房子粮满仓了!”
他们两人说的高兴,正好唐三奶奶出来抱柴火,李二爷爷帮了一把,问道,“拴柱儿和大娃呢,这活计怎么你自己干?”
唐三奶奶笑呵呵,应道,“我惦记海哥儿在军镇,让他们跟车去看看,晚上就回来了。秋霜在府城,我总得多替她操心几分。”
“对,对,海哥儿这小子也出息了。自己在军镇好几日了,居然没跑回来。”
李二爷爷应道,“晚上我也来听听,看看大娃他们怎么说。周家人不错,估计也不能对唐海哪里不好。”
正说着话呢,李老四就赶车带着几个村人回来了,这可让大伙儿高兴坏了,纷纷迎上去。
李老四跳下车就开始报喜,“爹,三伯娘!那个麓山书院,就是咱们塞北最好的那个书院,买了秋霜姐的豆腐,要用来招待南边来的贵客呢!
“川哥儿因为这个见到了书院的院长,求了一个藏书楼杂役的活计。虽说不是学子,但只要进了书院,以川哥儿的刻苦,总能找到机会拜个先生为师!秋霜姐让我回来同您说一声,省得您惦记!”
“哎呀,当真吗?这可真是大好事!”李二爷爷高兴坏了。
“川哥儿那孩子就爱读书,这以后可有读不完的书了。还有豆腐生意有了书院帮忙扬名,以后生意肯定火爆!”
唐三奶奶也是笑的合不拢嘴,替李秋霜母子高兴。
其余村人惦记家里人,说了几句话就赶紧回家去了。
李老四瞧着没有外人了,才低声同老爹和唐三奶奶说了内情。
二老简直是喜上加喜,唐川被众多先生争抢,以后前程就不用费心了。可以说,他如今已经踏上了青云路!
李老四生怕他们张扬,一直嘱咐。
“学院有规矩,传扬出去,川哥儿怕是要被人嫉妒坑害。一定不要同外人说,咱们自家人知道就成。”
“臭小子,这话还用你嘱咐啊!村里谁家一亩地多打了两斗粮食还招人眼红呢,更何况是这样的大好事!谁往外说,就是傻子!”李二爷爷拍了儿子一巴掌,嘴上骂着,脸上却笑得合不拢嘴。
唐三奶奶也是点头,应道,“村里我和你爹知道就成了,旁人都不告诉。你也嘴巴严一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