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一个清晰的声音在他脑海中响起,如同远古的钟声,震颤着他的灵魂:“系统重启,宿主再次获得了重生机会,时间为甘露之变发生前的三个月。”
曹髦愣住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更不敢相信这样的奇迹会再次降临到自己身上。他环顾四周,确认这不是梦境,也不是幻觉,他竟然再次重生了。
曹髦怔怔地坐在床沿,心中五味杂陈。他回想起方才在朝堂上的那一幕,自己冲动之下拔剑相向,却未能伤及司马昭分毫,反而落得如此下场,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懊悔。他意识到,仅凭一腔热血和匹夫之勇,根本无法撼动司马昭那根深蒂固的权势,更别提重振魏室了。
“我真是太过冲动了。”曹髦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他深知,自己虽然贵为天子,但在这乱世之中,却如同蝼蚁一般渺小无力。若不能智取,仅凭武力,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
他闭上眼睛,脑海中开始飞速盘算。既然上天再次给了他重生的机会,他就必须珍惜,不能重蹈覆辙。他必须冷静下来,仔细分析局势,寻找真正的破局之策。
“集合人马,冲出去?”曹髦心中暗自思量,“这固然是个大胆的想法,但风险同样巨大。司马昭的耳目遍布朝野,稍有风吹草动,便会引来杀身之祸。更何况,我手无实权,又怎能调动大军?”
想到这里,曹髦不禁苦笑。他明白,自己现在最需要的,是智慧和策略,而不是盲目的冲动。他必须有自己的人马,只有足够强大才能战胜司马昭。
“这一次,我不会再重蹈覆辙。”曹髦在心中暗暗发誓。他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望着窗外。
从那天起,曹髦就知道,要想在这危机四伏的宫廷中立足,并逐步重振魏室,首先必须彻底了解并掌控自己所能影响的一切。
曹髦深知,单凭一己之力难以成事,必须依靠忠诚且智勇双全之士的辅佐。于是,他学着历史上的曹髦召集了王经、王沈、王业等几位心腹大臣,常于宫中共商大计。
烛光摇曳,映照出众人凝重的面庞。曹髦率先开口,声音沉稳而坚定:“诸位爱卿,朕已决心除掉司马老贼,与卿等共谋大计,以图恢复我大魏江山。”
王经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激动,他深知曹髦的决心与不易,连忙拱手道:“陛下圣明,微臣以为,时不我待,应速行决断,趁司马昭根基未稳,先发制人。若待其羽翼丰满,再想有所作为,只怕难上加难。”
王沈与王业则对视一眼,王沈缓缓道:“王经大人言之有理,然则行事需谨慎。我等需详细筹划,步步为营,以免打草惊蛇,反受其害。陛下可暗中联络忠于魏室之将领,同时加强宫廷防务,逐步削弱司马昭的势力。”
王业亦点头附和:“王沈大人所言极是,陛下可借此机会,广开才路,选拔贤能,以壮我朝声势。同时对司马昭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曹髦静静聆听,心中暗自思量。王经与王沈、王业虽意见略有不同,但王沈、王业这两位还是有些不靠谱,于是他缓缓说道:“诸位爱卿所言,各有道理。朕意已决,既要速行,亦需稳健。王经大人,你即刻着手准备,暗中联络可靠将领,同时加强朕身边的力量,以防不测。王沈、王业二卿,则负责朝堂之上的布局,既要巩固朕的权威,又要逐步削弱司马昭的势力,务必做到悄无声息,不引起其警觉。”
自那日起,曹髦便与王经、王沈、王业等人紧密合作,秘密进行着一系列精心的布局与筹划。他们一方面加强宫廷防务,确保曹髦的安全;另一方面,则通过各种手段,逐步削弱司马昭在朝中的影响力,为日后的反击做准备。
与此同时,曹髦深知,除了智谋与策略,个人的武艺与体能同样重要。他清楚地记得,前世自己在朝堂上的无力与绝望,那柄剑虽锋利,却因缺乏足够的武艺支撑,未能发挥应有的威力。于是,他决定从最基本的体能锻炼与搏击技巧学起,以提升自己的自保能力。
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耀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时,曹髦已身着紧身武服,与一群精选的、忠诚于魏室的侍卫将领们一同出现在宫中的练武场上。这些侍卫将领,皆是经过严格筛选,不仅武艺高强,且对曹髦忠心耿耿。他们中有的擅长近战搏击,有的精通剑术,还有的擅长刀枪等长兵器。
曹髦从最基础的学起,汗水沿着他的额头滑落,滴落在青石板上,瞬间被蒸发。他咬牙坚持,每一次呼吸都配合着身体的动作,力求每一个动作都做到标准、有力。侍卫将领们见状,无不钦佩曹髦的毅力,纷纷倾囊相授,从最基本的近战搏击、到剑术的基础招式,再到身法的灵活运用,一一传授给曹髦。
起初,曹髦的动作显得笨拙而生疏,但他从未有过丝毫懈怠。每当夜幕降临,万籁俱寂之时,他仍会在烛光下独自练习,反复琢磨白日的所学,直至每一个动作都能熟练于心。
三个月的时间,对于常人来说或许只是转瞬即逝,但对于曹髦而言,却是脱胎换骨般的蜕变。
他的体力与耐力显著提升,肌肉线条逐渐分明,眼神中也多了几分坚毅与自信。更重要的是,他学会了如何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保持冷静,如何利用自己的身体与武器进行最有效的防御与反击。虽然他的剑术还无法与那些经验丰富的侍卫将领相提并论,但已足以让他在紧急情况下自保,不再像前世那般轻易陷入绝境。
随着曹髦在体能与武艺上的精进,他愈发明白,真正的战场不仅仅在练武场,更在于那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的朝堂之上。然而,当他满怀希望地踏入金碧辉煌的朝堂,准备实施一系列削弱司马昭势力的计划时,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败。
大朝会上,百官林立,但气氛却异常沉闷。曹髦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扫过群臣,心中不禁泛起一阵凉意。他试图通过颁布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策,来赢得民心,进而增强自己在朝中的威望,但每当他有相关的议题时,朝堂上便是一片死寂,无人敢应。
面对朝堂上的冷寂与司马昭的强势,曹髦的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沉重与无奈。他意识到,自己虽然贵为天子,但在司马昭的阴影下,却如同被囚禁的鸟儿,难以展翅高飞。
司马昭坐在群臣之首,面容淡然,眼神中却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他轻轻抬手,便有数名官员争相附和,仿佛他的每一个动作都能牵动整个朝局的脉搏。
此时,马车中的范粲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他虽一言不发,但那坚定的姿态仿佛在无声地抗议着司马昭的独裁。范粲的忠诚,如同一道微弱却坚定的光芒,照亮了曹髦心中的希望之火。
曹髦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波澜。他知道,自己不能就这样放弃,必须找到突破口,打破司马氏的铁桶江山,他目光深邃,仿佛能穿透这沉闷的朝堂,直达范粲所在的马车旁。
他借由处理案牍的间隙,不动声色地起身,步伐轻盈地穿梭于群臣之间,最终来到了那辆孤零零的马车旁。马车外,守卫虽未阻拦,但眼神中透露出警惕。曹髦轻轻抬手,示意他们退下,自己则掀开了车帘,步入了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小世界。
车内,范粲端坐其中,神色凝重,见曹髦突入,眼神中闪过一丝意外,随即恢复平静。两人对视片刻,无需多言,彼此的心意已昭然若揭。
“范卿,”曹髦低声道,声音中带着几分无奈与期待,“朕知你心向魏室,今日朝堂之上,局势已是岌岌可危。你可有良策,助朕一臂之力?”
范粲闻言,轻轻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的光芒。“陛下,若是在三年前,您来问老臣,老臣或许还能为您谋划一个循序渐进、稳扎稳打的策略。那时,司马氏虽强,但根基未稳,朝中尚有诸多忠臣义士可资利用。然而,时至今日,司马昭权势滔天,党羽遍布朝野,已非昔日可比。”
“如今,唯有武力一途,或许还能有一丝转机。”范粲的话语中透露出几分决绝,“但陛下需知,此路凶险异常,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您需精心布局,寻找那最薄弱的环节,一击必中,方能扭转乾坤。”
曹髦深知范粲所言非虚,但即便如此,他也必须放手一搏。
“范卿放心,朕会牢记今日之教诲,谨慎行事,力求万无一失。范卿可有合适的人选或计划,可助朕实施此策?”曹髦坚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