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三顿所卖的粥品,都是米朵经过仔细的思量以后才定下的。早晨起来,适宜吃的清淡一些,粥品有红枣小米粥,莲子百合粥,山药枸杞粥,薏米粥以及银耳粥等等。至于中饭,可以吃的好一点,营养全面一些,有藕粥,鸭子肉粥,猪肝菠菜粥,香菇鸡肉粥等等。晚上适宜吃软烂甜糯的粥,有桂圆莲子粥,大枣红豆粥,核桃黑芝麻粥,银耳枣仁粥等等。除去这些粥品外,店里不卖其他吃食。主要是米朵精力有限,光是熬这些粥就已经占据了不少时间,再做吃食的话就达不到养生的效果了。既然如此,还不如不做,只专注于粥品,迟早会有人发现这些粥品带来的好处。刚开业那几天,店里每天都有卖不完的粥。米朵觉得将粥倒掉可惜,便将粥拿回去送给四邻。那几天,白氏一家包括宋子青,几乎都没开过火,天天喝她们主仆带回来的粥。几天以后,大概是住在附近的居民觉得店里的粥既实惠又好喝,生意这才好起来。尤其是家里有老人和孩子的人家,觉得店里的粥煮的够烂够软,花样又多,便天天换着买。一个月以后,米朵开的这家粥铺便在附近有了小小的名气。作者有话要说:中午渣作者吃的就是素馅饺子,白菜豆腐鸡蛋胡萝卜馅,觉得比肉馅的好吃。也可能是肉饺子吃多了。药膳师米朵将一个月的收入倒在桌上,除去有几块碎银子外,其余都是铜钱。主仆两个在灯下数了一个时辰,才数清她们这个月挣了多少钱。&ldo;除去本钱,将铜钱换做银子的话,这个月我们挣了二两多银子。&rdo;珍儿习惯了米朵最近这几个月做刺绣时每个月都能挣上不少银子,听见这个月只挣了二两多银子,便有些失望,&ldo;这么少?&rdo;米朵道:&ldo;已经不少了,这还只是第一个月。以后会好起来的。&rdo;二两多银子虽然不多,但已经足够她们一个月的花销了,看来自己以后可以不用再做刺绣了。不用做刺绣,就可以把时间节省下来看书,米朵记忆力好,悟性好,很快将手头的几本书吃透,虽然离开方子治病还差的很远,但是调理一些小毛病已经不在话下。她便让人在店里挂了一块药膳的牌子,又去城郊的景山采了许多认识的草药种在小院里。那块药膳的牌子挂出去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几乎无人理睬。米朵也不着急,她依旧在院子里忙着种花种草,还打算在院子的南边栽几棵果树。她当初肯租下这个宅子,看中的就是这个宅子的院子空地比较大。为着这个原因,加上粥铺已经走上正轨,她在三个月租期满的时候又续了一年租。当秋风扫下第一片叶子的时候,米朵终于有了第一个客户。粥铺对面有一个生意不错的周记面馆,老板和老板娘都是山东人,生了两儿一女。女儿阿娇是老板娘三十多岁上添的,因为是老生女,所以平日里就有些宠溺。阿娇在父母兄长的疼爱下长大,倒没有养成什么骄纵的性格,唯一一个缺点就是爱吃。家里因为是开面馆的,所以从小都是让她敞开了肚皮吃。小的时候长的肥肥白白,大家还都说她有福相。但是及笄以后,别人是女大十八变,阿娇却还是那样往横了长,别说从无媒人上门求亲,就是她父母兄长也觉得看不过眼。但是阿娇死活改不了爱吃的这个毛病,父母舍不得打骂,只好依着她的性子。直到和阿娇素日玩的好的姐妹都出了阁,阿娇这才着急起来。那日她因为嘴馋,在米朵的店里买了碗粥喝,看见药膳那块牌子,便有些动心。于是没几日,周记面馆的老板娘孙氏就带着女儿阿娇过来了。米朵打量了阿娇几眼,看了看她的舌头,又问了几个问题。阿娇回答问题的时候看了一眼孙氏,孙氏虽觉得米朵太过年轻,但是秉着试一试的态度还是对着女儿点了点头。&ldo;大夫问你什么,你照实说就是。&rdo;米朵笑道:&ldo;大夫这个我可不敢当,叫我叶姑娘便是。&rdo;她又搭了一下阿娇的脉,方才道:&ldo;阿娇妹妹没什么大毛病,就是有些脾虚。好好调理一下,不出两个月就会见到成效。&rdo;&ldo;那敢情好。&rdo;孙氏听得姑娘的胖病能好,心下不由一松,&ldo;就是不知道是怎么个调理法。&rdo;米朵道:&ldo;从今日起,阿娇妹妹的一日三餐由我负责。但有一条,不能背着我再吃别的东西。&rdo;阿娇不好意思的说道:&ldo;可是我不太禁饿,一饿就心慌。&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