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仔小说网

旺仔小说网>古今中外奇案录最经典十部 > 第85章 谁是李福达(第2页)

第85章 谁是李福达(第2页)

兵科给事中刘琦挺身而出,毫不留情地批判郭勋道:“那些求讨书信者,必定是知情者;而那些受嘱的党羽,显然是意图贿赂。此案的真相,恐怕远非表面那么简单。”他言辞犀利地剖析道:“那妖贼名为李午,其中的‘午’字,乃是四正之时,正阳之位,寓意着极大的邪恶。而张寅之名,乃是岁首建寅,人生于寅,这其中或许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户科给事中郑一鹏也站了出来,他声称:“经过深入调查,我发现张寅的罪行深重,这更让我意识到郭勋的罪行远不止于专横跋扈。郭勋明知张寅是谋反杀人的首恶之徒,本应揭发其罪行,为国除害,但他却与之往来结交,显然是狼狈为奸。”

御史潘壮也上疏直言不讳:“张寅,天下人皆知其为李午;而李午,更是天下公认的谋反之人。为了维护朝廷的法度,恳请将张寅严惩不贷,同时解除郭勋的兵权,以儆效尤。”

……

在案件尚未水落石出之前,这些言官们已经先入为主地认定张寅就是李午,就是李福达。他们似乎已经被某种力量所牵引,迫不及待地想要给张寅定罪。

在明代,言官们无疑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们的人数之众,堪称历朝之最,多数都身负进士的光环。这些言官,虽品级不高,却心怀坦荡,无惧无畏,敢于直言不讳,不惧得罪权贵。而他们的权力,却重如泰山,即便是二三品的大员,见了他们也不得不恭敬有加。

朱元璋如此精妙的设计,意在将这些既有胆识又饱读诗书的言官们,化为“天子之耳目”,让他们成为查不法、查贪官、查奸佞的利剑,确保大明江山永固。

士大夫们并非简单的工具,他们内心有着独立的意识,有着“从道不从君”的坚守。言官们,尽管身处皇权的阴影下,却时常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化身为“公理”的守护者,向那些皇帝宠信的奸佞宣战。

在这场风暴的中心,言官们或许就是这样看待自己的——既是皇权的耳目,又是公理的守护者。

马录的果决与坚定,赢得了整个士大夫群体的赞誉。吏部侍郎孟春由衷地称赞道:“昨日劾郭勋之举,真是大快人心。那郭勋虽然喋喋不休,但越是如此,越显得他的无耻。”大理寺丞汪渊也感慨道:“昨日见到你的章奏,攻伐巨奸,真是令人振奋。若非有你这般大风范的人,岂能至此。”工部侍郎闵楷更是赞叹不已:“今日读到你的发奸之疏,风骨卓然,中外皆服其公正,奸雄已落其胆矣。”

在这样的氛围中,马录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深知,自己不能有任何犹豫和退缩,必须排除一切奸佞势力的干扰,走到那个早已认定的“真相”面前,揭开它的面纱。因为他知道,如果他失败了,那么这些追求正义的人们的努力,不就成了一个笑话吗?

于是,马录开始了他的调查。这一查,还真让他查出了惊喜——那真相,似乎比他想象的还要惊心动魄。

在一连串错综复杂的线索中,官府终于捕获到了一众新的人证。定襄县的韩良相,这位在北京结识了李俊、李二和李三等人的关键证人,突然浮出水面。据他回忆,那三人曾在某个隐秘的场合向他透露:“我们是李福温之子,如今在上官府中的张寅,其实真名叫李福达,他正是我们的五叔。你若不信,只需掀起他的帽子,看他是否是个秃子。”韩良相心中一动,随即暗中观察,果然发现张寅头顶光秃,与三人所言完全吻合。

同时,从陕西方面解送过来的十五个目击者也为案件增添了重量级证据。官府特意安排了一场辨认会,让张寅与一众皂隶站在一起。这些目击者一眼便认出了张寅,纷纷上前扯住他,坚定地说:“没错,这就是李五!”

就在案件看似即将尘埃落定之际,一些疑点却悄然浮现。张寅的年龄成为了一个难以解释的问题。根据记录李福达户籍的黄册,张寅应该只有五十一岁,但眼前的他却已是六十六岁的老者。此外,崞县县民杜文住的证词也带来了混乱,他坚称李福达曾娶了自己的姐姐杜氏,可张寅的妻子却分明姓林,而黄册里李福达的妻子则姓张。

这些疑点,对于已经深信不疑的马录来说,似乎只是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他迅速公布了再审意见,断定张寅、李五、李福达实为同一人,并依照律法处以极刑——凌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果故事就此结束,那它仅仅是一个清官明断的简单故事。但马录的追求远不止于此。他深知,正义不应仅止步于一两个人的清白,更应彻底荡涤世间的浑浊。因此,他决心将这场“正义”的火焰燃烧得更旺,直至将朝堂上的一切奸佞烧尽。

嘉靖皇帝的心情犹如乌云密布的天空,压抑而沉重。自他登上皇位以来,杨廷和为首的文官群体就像一群喋喋不休的乌鸦,时刻在他耳边提醒他要守规矩。然而,身为天子,他又怎能容忍自己的权威受到任何人的掣肘?

嘉靖帝对于权力的掌控有着天生的敏锐和天赋,他像一头狡猾的猎豹,时刻准备扑向那些敢于挑战他权威的人。左顺门的鲜血事件,便是他给这群士大夫上的一堂生动的政治课——君是主,臣是仆,该闭嘴时就闭嘴。

“大礼议”一事后,嘉靖帝对文官们的信任几乎消磨殆尽。为了平衡朝堂势力,他开始大力提拔那些身份尊贵的人,郭勋便是其中的佼佼者。然而,郭勋的崛起却引起了言官们的强烈不满,他们纷纷弹劾郭勋,罪名五花八门,从侵占军田到给亲戚走后门,再到剥削士兵,无一不指向他的贪婪和腐败。

在嘉靖帝的眼中,郭勋却是个难得的“好同志”。他相信郭勋的忠诚和能力,对于言官们的弹劾,他总是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当马录鼓起勇气弹劾郭勋时,嘉靖帝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这案子交给巡抚去办吧。”言下之意,他并不打算深究郭勋的罪责。

张寅案再审结果出来后,嘉靖帝虽然认可了马录的判案,但对郭勋的处罚却只是口头指责了一下。这种明显的偏袒和庇护,让朝中的言官们感到愤慨和无奈。他们知道,想要真正揭露郭勋的罪行,还需要更多的勇气和智慧。而这场关于权力、正义和真相的较量,也注定会愈发激烈和复杂。

言官们对于皇帝的偏袒深感愤慨,一场名为“正义”的追击风暴正悄然爆发。这些身负监察之责的官员们,纷纷挺身而出,上疏弹劾郭勋,声势之浩大,前所未有。其中,更有两份奏疏是二十多位官员联名上书,他们言辞犀利,直指郭勋与反贼勾结的罪行,声称此人罪无可赦,皇帝不应再包庇纵容。

然而,就在言官们声势如虹之际,皇帝的心腹张璁和桂萼却道出了另一番话。他们暗示言官们内外勾结,借端陷害郭勋,其目的更是为了逐步打压那些曾参与“大礼议”的官员。这番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了嘉靖皇帝的心头。

嘉靖皇帝回想起那段令他头疼不已的“大礼议”时光,文官们集体哭谏的场景历历在目。他心中的愤怒如同火山般喷薄而出,这些人,究竟为何要置郭勋于死地?难道真的只是为了所谓的“正义”吗?不,嘉靖皇帝看出了言官们的真实目的——他们是在向皇权发起挑战,试图用一种名为“公理”的力量来驯服他这位至高无上的皇帝。

想到这里,嘉靖皇帝对于李福达一案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心中或许已有了翻案的念头,毕竟,对于他而言,维护皇权的尊严和权威,远比追求一个所谓的真相要重要得多。

皇帝闻讯后,立刻下令锦衣卫火速赶往山西,全面接管这桩棘手的案件。他深知此案的复杂性和敏感性,于是特意指派三法司——刑部、都察院、大理寺——联合锦衣卫,共同进行会审。这场会审历经六次,每一次都牵动着朝野上下的神经。

前五次会审,均由刑部尚书颜颐寿亲自坐镇。他面对着堆积如山的案卷和形形色色的证人,心中却是五味杂陈。参与审判的官员人数不断增加,从九卿到五府,从科道到各部,似乎都在向世人展示着朝廷对此案的重视和公正。然而,在这看似公正的审判背后,主审官员们却不得不承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他们如同在皇权与舆论的夹缝中艰难挣扎。

第一次会审,场面虽然庄重,但结果却有些敷衍。双方证词被简单地重复了一遍,并未发现新的证据,原判得以维持。嘉靖皇帝得知后,大为不满,敦促会审官员们“勿得徇情回护”,务必查清真相。

第二次会审,局势骤然紧张。一个重要证人突然翻供,原本坚称张寅就是李福达的李福达妻弟杜文住,此时却改口称自己与李福达并无亲缘关系。他声称自己的姐夫也叫李福达,但身材矮小,脸上有麻子。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颜颐寿措手不及,他不敢也不想轻易给出结论,只能将供词一一列举,含糊其辞地处理。嘉靖皇帝看到这样的结果,怒火中烧,再次斥责主审官员徇私舞弊,甚至扬言要亲自审讯犯人。经过一番劝说,皇帝才勉强压下了怒火,但他明确要求,下一次会审必须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第三次会审,颜颐寿再次审视了双方的证词,他发现原告的证词中确实存在诸多疑点。然而,指证张寅为李福达的证据链却依然看似完整。在皇帝一次又一次的催促和斥责下,颜颐寿只能硬着头皮,再次赞同原判。然而,嘉靖皇帝并未就此罢休,他再次告诫颜颐寿:“不许仍前回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皇帝一次又一次地驳回官员们的审判结果,他的意图已经昭然若揭:他要翻案。这场看似公正的会审,实际上已经变成了皇帝与朝臣们之间的一场较量。在这场较量中,谁将成为最后的胜者?真相又将如何浮出水面?一切都充满了悬念和未知。

颜颐寿此刻已身处绝境:倘若他坚持原判,势必将激怒皇帝,引来无尽的麻烦;然而,若他贸然改判,又该如何推翻之前铁证如山的证词?更重要的是,一旦改判,那些曾与他并肩作战的官员们也将难逃厄运。面对这样的困境,颜颐寿只能寻求一个折中的方案。他一方面坚持认为张寅即是李五和李福达,另一方面却不得不承认,无法证实张寅参与谋反的罪行。

为了挽回些许局面,颜颐寿毅然呈上了一篇悲壮的奏疏,详尽地叙述了从马录审案至第四次会审的整个过程。他坚信,若此案为诬告,那整个文官系统都将陷入腐败的泥潭,这是绝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然而,皇帝已然听不进任何解释,愤怒地斥责审案官员们“朋谋捏诬,泛言奏饰”,命令他们“戴罪办事,待再问明白,一总发落”。

第五次会审时,官员们若仍看不清形势,那真可谓愚蠢至极。一些证人在这关键时刻“适时”地改变了口供,马录也主动承认了自己的失职。审案人员最终推翻了之前的结论,认定薛良为诬告。

事情似乎又回到了原点,但真相却已变得面目全非。

倘若张寅真的是那传说中的李福达,那么因为岁月的洗礼,出现相互矛盾的证词无疑是极其寻常之事;但若张寅与李福达并非同一人,哪怕是一丁点的疑点被轻易忽视,都有可能酿成一桩无法挽回的冤案。从案件本身深入剖析,张寅、李五、李福达这三个身份,看似紧密相连,指向同一人,然而,这看似完整的证据链,实则如同被迷雾笼罩,难以通顺连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