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桌席一直吃到了下午,家里有事的就提前走
了,没事的会留下来唠唠嗑,或者帮忙洗几个碗。
大開母王氏今天闹了一肚子的气,但又不甘心,反正来都来了,这饭不吃白不吃。
因为早上没吃,这次不仅多吃了两个白面馒头,甚至走的时候还装了一些剩下的肉带走了。
宋佳这一天都忙忙碌碌的,家里前来的乡亲和亲戚们一直到黄昏的时候才散完。
今天一天都在忙着,老宋家的人都没怎么吃好,这会儿人都散完了,全家开始围在一张桌子上吃饭。
白天准备的席面都已经不剩什么了,难得吃顿好的,村里的乡亲们吃的一个比一个多,无论是上盘什么菜,那都立刻不剩什么了。
这会儿孙氏和李氏又下厨重做了一顿,之前剩下的猪骨头还有一些,切了几个萝卜,混在一起熬了一盆骨头汤。
今天买的猪肉还剩下一些,都是事先煮好的。这会儿切下来一些剁成碎末,放到油锅里先炒了炒,再把切好的豆腐放进去又煎了煎,出锅之后把肉末淋到豆腐上,又撒上葱花,一盘油煎豆腐就做好了,看着比肉都要诱人,香味儿飘了整个院子。
陆清也帮忙下厨炒了两个菜,一道鹅肝炒白菜,还有一道卤鸡爪。
这个卤鸡爪是他新学的,卤味儿是他之前跟着阿爹学的,不过味道一直做的没那么好,最近他又研究了一下,现在做得还不错。
像什么鸡爪鸭爪之类的爪子肉不多,上面只有一层皮,但如果做的味道好,吃起来还是很下饭的。
做好饭之后一大家子围着桌子吃饭,宋冬今天没回去,她实在是太高兴了,反正家里现在的房间也多,沈大郎他们一家四口在家里住一晚也不打紧。
沈大郎平时在家虽然也能吃肉,但吃的毕竟少。看到今天这满卓子的肉,他心里不禁叹道宋家跟以前的确是不一样了。
菜都摆好之后,张杏花说开饭,大家都跟饿了好几天似的,吃起来狼吞虎咽,似风卷残云般,没
多大会儿,一桌子的饭菜就被一扫而空。
宋老大吃完还摸了摸自己的肚皮,轻轻拍了拍,吃的鼓鼓的,感叹道:“现在每顿都能吃上肉吃饱饭的日子,真好啊!
回想起一年前他们老宋家,那可是就连多买几两油都要掂一掂钱袋子,看够不够呢。
今年完全不一样了,不仅家里那生活越来越好了,三郎还考上了秀才。
对于宋老大他们来说,这已经是老天对他们送家最好的恩赐了!其他什么的,他们也不贪心求,只觉得现在的日子已经是最好的了,旁的什么的他们也不去想,只希望每年都可以像现在一样,可以大口吃肉,大口吃饱饭。
至于以后宋声在学业上会走多远,会不会考上举人,宋老大他们是想都不敢想的。
吃罢饭之后,宋声也帮忙去收拾碗筷了。
家里的桌椅凳子还得给村子里的人还回去,这些活被宋平他们都包圆了。
宋家虽然忙了一整天,但大家脸上都是喜悦的神色。
下个月就到秋收了,到时候收了粮,他们就不用再去拉到县城里交粮税了。
而且他们还可以去领粮,宋声今年考上了案首,是原生,按照规定,每个月都可以领取一袋粮的。这对宋老大他们来说,可谓是相当的荣耀。
宋声之前意识到自己考这个秀才有多么的重要,现在看到家里人因为他考上了之后喜悦的神情,他心里充满了满足与高兴。
考上秀才之后宋声就可以拿着信帖到府城里的书院读书了。
不过因为很快就要到秋收,到时候又要放农假了。所以一般到书院入学的日子都在秋收以后。
因此去书院读书的事儿暂且不着急,宋声有空还得回一趟县学,要好好答谢一下一直帮他复习的夫子。
除了这些之外,宋声现在比较在意的,就是他让城里那个铁匠铺子的师傅帮忙打造的那个锅子了。
等到把锅子拿回来,入秋之后就可以煮火锅吃了。他最近琢磨了几种火锅底料,回头给家里人都尝试一下,看看味道喜不喜欢。
还有他一直惦记着的辣椒,梁又明说他一直没买到,宋声想起崔夫人出自清河崔氏,应当在熟中有不少熟人,如果拜托她的话,说不定可以买到。
不过这自然不是白帮忙的,宋声计划着可以跟崔夫人合伙做这个火锅生意,他负责培养人经营,崔夫人出人脉采购材料,一举两得。
只是不知道他这个小生意,崔夫人看不看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