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裹儿走上前,微微俯身向几位姐姐行礼。
长宁郡主李奚赢转头扫了扫周围,问道:“张家三小姐今日似乎没来啊。”
虽然天授帝并未明说,但她们都知道今日的宫宴是为淮阳郡王武延秀准备的,作为男子来讲,人生无非就当官和娶妻两件大事。她们并不关心天授帝会赐予武延秀什么官职,不过却对他的婚事很是好奇。
今日的宴会除了李武两家的亲王贵眷之外,就是张易之的几个同族兄弟及其家眷。李氏这边李显的几个女儿皆已出嫁,相王李旦的几个女儿中适龄的早已婚配,剩下的几个年岁都还太小。若真要在今日宴会上选,便只能选张氏了。
一旁有人解释道:“我听闻张家三小姐似乎身体不大好,平日都在府中养病。”
李裳秋冷哼一声,瞥了一眼远处的几个张氏宗妇,说:“皇祖母现下这般看重淮阳郡王,说不定会从世家中选呢,张家女有什么好的,不过只是一朝得势罢了。”
她对于张氏能和她同席本就不满,张家子弟又素来在洛阳城中横行霸道惯了,若是再与武氏有了联姻,那岂不是更无法无天了。她倒是希望天授帝能从世家中选,好让张氏的愿望落空。
正逢荷月,园内池中的芙蓉迎风而立,清风掠过湖面,将荷叶和花蕊的清香一同送入榭内。檐内的垂帏随风飘动,回廊上远远走过来几个人,深色圆领窄袖长袍,腰间束带。另外两人头戴乌纱襥头,软脚被风吹起,中间人却只用一顶白玉冠将发束至头顶,并未带襥头。
李裳秋盯了中间那人许久,开口道:“那是淮阳郡王吧。”
李裹儿原本还在想昨夜的事,闻言也抬头看了过去,被风吹动的垂帏隔在中间如同一层绛色薄雾,看不真切远处人的真实轮廓。
回廊上的几个人越走越近,转眼便到了榭内。
三年前魏王武延基和邵王李重润私议宫闱一事被赐死后,魏王一爵便由其弟武延义承袭。武延义受到兄长事件的影响,并未像其他武氏子弟一样在禁军中任职,而是只在司农寺挂了个闲职,不用参加每日朝会,只需参加每月初一和十五的朔朝会。素日里也鲜少和朝中官员走动,也不关注过多朝中之事。
武延义带着武延秀朝她们这边走来,李裹儿才得以看清了那张模糊的轮廓,那是全然陌生的一张面孔。
圣历元年三月,当时还是庐陵王的李显奉命带着一众子女回京,而后李裹儿及兄姊暂被囚禁宫中,同年六月武延秀被送去东突厥和亲被囚禁,至今历时六年才归。
李裹儿六年前其实并非没见过武延秀,只不过当时的皇宫对她来说充满新奇,寥寥几次的宫宴上那一张张普通的面孔实在不值得她去留意,所以她对武延秀无半点影响。
“延秀六年前与诸位郡主也只在宫宴上见过两次,怕是都不太记得了。”武延义温声开口。
唐朝并无男女大防之说,同席是常事,况且李武两家联姻较多,小辈之间早已熟识。武延义又是亲王,爵位远在她们之上,这番举动也只是让武延秀在她们面前刷个脸,免得日后因面生无意冒犯到她们。
李裳秋轻笑一声,视线看向面前那张白净的陌生面孔,旋即惊讶道:“王爷居然还有个这般水灵的弟弟,倒是生的与其他几位郡王不太像。”
武延义笑着说:“郡主惯会打趣我了。”
一旁的武延秀闻言只是笑,并未敢贸然开口。
檐下微风吹过,被风吹起的垂帏擦过李裹儿臂侧落在武延秀面前随风飘动,两人隔着绛色轻纱看向对方。
李裹儿打量着眼前的人,今日穿着绀色暗纹窄袖圆领长袍,脚穿乌合六皮靴,腰间并未像其他人一样束蹀躞带,而是带了一条革带,上缀玉质带跨,倒与发顶的玉冠相配。李裹儿不得不赞同自己阿姊方才那句话,面前这人配得上那两个字。
即便在突厥王庭待了六年之久,武延秀面上依然是一副清朗润玉的模样,肤色白皙,眼尾狭长却不显锋利,笑起来时眼尾微微下垂,颇有一种无辜之感。瞳漆如墨,里面仿佛浸着溶溶水色,若是人不提及,反倒会觉得他是从江南来的。
风停了,轻纱缓缓落回李裹儿身后,她不动声色地移开了目光,不再看那双纯真的不含半分杂质的眼睛。
“郡王这是刚从寺中祈愿回来吗?”李裳秋吸了吸鼻子问道。
武延秀抬起自己袖子低头闻了闻,确实有一股寺庙中特有的檀香,盖过了自己衣服上原本的熏香,郝然解释道:“昨日去永宁寺中为母亲抄经祈福,弄得晚了些便歇在了寺中,今日一早才回的府。”
李裹儿也闻到了对方身上的味道,莫名觉得有些熟悉,蓦然想起昨夜那块玉佩,上面也是这种来自寺庙中的檀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