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快速动能转换技术就很重要了。在003秒的时间里把飞梭的速度从0迅速加到每秒56公里,这样节省了多少时间?”“我们也有这种技术啊。”“那不一样。他们是在隧道里进行的,完全不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安迪说,“而且他们还有强大的中央调控系统,飞梭进入隧道后就直接由系统接管,对于飞梭速度的控制可以精确到微秒级别,所以基本不用考虑相撞的问题。”“我们的飞梭在穹隆外飞行相撞的概率也挺小的,只要设置好高度就行了。”我有些不耐烦了,不明白安迪为什么要对这些科技上的细微差别这么感兴趣。“但还是有相撞的概率,尽管它可能比在穹隆内的相撞概率还要低。不过现在都没有穹隆了。”安迪说,“这不是重点。我只是想说,我们现在在大气层内的交通方式还有很多的局限,他们有地下管通隧道和中央调控系统,而我们只有快速动能转换技术。”“还有脱离子屏障技术。”“这个不重要。要是没这技术,快速动能转换技术就没什么用了。巨大的加速度会把一切物体都压扁,飞梭都会直接解体。”安迪说,“地球的这两种技术在端星很难实现,隧道系统就建不起来。地球人对地球内部的结构探索了几百年,才真正建成覆盖全球的隧道系统。而我们对端星地下的了解才多少?我们的起步就要比他们慢得多。”“这倒确实是。”“还有中央调控系统,你觉得有多少端星人能接受的?”没等我回答,安迪又继续说了,“端星人就不习惯一个强有力的大政府。最初移民端星的是科学家,随后是一些富豪和精英人才,我们骨子里就是不认可大政府的。我敢打赌,我们现在探索到的新星球,等他们把上面的气候和生态改造得差不多了,他们肯定会选择独立。”“但是我们现在找到的星球,没有一个的生态环境能媲美端星的?”“所以大气改造技术就很重要啊。只有改造好了大气,才能发展生态系统。”安迪说,“而芈星的大气改造技术比我们又要强不少,也只有跟芈星人学习技术,我们才能真正快速地改造一个星球。”“所以你希望以后移民新星球,然后发起独立运动吗?”我问安迪。这句话我是半开玩笑地问的。但是安迪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沉默了半晌。他望着窗外飞驰的人们,表情颇有些纠结。“我不知道,或许是吧。”一分钟后安迪终于说话了。我大概能理解安迪的纠结。他的祖先是最早移民端星的科学家。在端星独立运动期间,也有他的祖先在不停活跃。安迪的家族是端星真正的原住民,让他背叛端星显然是很难接受的。但安迪的性格又是比较随意的,并不会真的把星球、国家、民族等概念放在心上。他可以在端星混得风生水起,也能和地球人成为好朋友。以后在芈星,他大概也能很好地适应这里的文化吧。所以对于未来的生活,他注定需要进行非常艰难的抉择。“不管你选择做什么,我都会支持你。”我对安迪说。虽然说得我自己都不是很相信。“谢啦。”安迪说,“我们回学校吧,你要赶紧去报道了。”伊文斯2453年8月7日(二)“你们终于来啦,我等得要累死了。”我们一踏进宿舍楼,就传来一阵响亮的女声。说话的人正坐在前台上,她看见我们时便立刻起身。“这是姬玲,我们大气改造班的助教。”安迪向我介绍。“你好,姬玲。”我说,“我是昨天跟你发过信息的伊文斯。”“伊文斯?我们班有这个人吗?”姬玲有些疑惑。“我本名叫伊万·科农诺维奇·维索夫斯基,伊文斯是我的昵称。”“你也可以叫他万尼亚。”这时安迪又插话了。“叫我伊文斯就好了。”我不大喜欢万尼亚这个昵称,它实在是太传统了。“你好,伊万·“伊文斯”·“万尼亚”·科农诺维奇·维索夫斯基同学,”姬玲说,“把你的右手放在桌子上,我读取一下你的基因信息。”我照做了。姬玲一直看着电脑,对照我的信息,然后又看向我。“我看你的照片跟本人不大像啊,”姬玲说,“我没怎么见过人类,这算不算你变好看了?”“一般证件照拍得都不如本人的。”我解释道。何况我的证件照还是很随意地拍出来的。“好啦,你们上去吧。伊文斯你的行李已经送到了。”姬玲说。“玲玲,我们现在去做体检还来得及吗?”我们刚准备上电梯时,安迪突然回过头问姬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