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在家,今天晚上回去,明天早上应该就到了。”
郑建国瞬间明白是出了什么事儿,只是他在放下话筒后还有些不敢相信,望着旁边满脸好奇的寇斌开口道:“我投的那个论文杂志派人来了,嗯,谢谢你初主任,斌哥我先走了。”
“好的,你路上慢点,我就不送你了,让罗刚送下你。”
寇斌瞅着他不愿意说下去,也明白这可能是不方便,当即开口冲着旁边的罗刚指派过,倒是没想到旁边的初主任直接开口道:“寇斌,我给你放半天假,你赶快把人送到火车站去,要车吗?我让司机去送你们?”
“谢谢初主任,车就不用了,家离的不远——”
郑建国飞快开口拒绝着,没想到初主任的黑脸一板开口道:“郑建国你难得的回来一趟,就按我说的办了,小光,去喊司机把吉普车开过来——”
“好的,初主任。”
旁边一个年轻人飞快应下跑了出去,郑建国也知道人家是在高看自己,当即笑着点了点头:“那就谢谢初主任了。”
“谢什么谢,倒是我得谢谢你,替咱们善县争了这么大的光,文章都发到外国去了~”
初主任说着笑的后槽牙都露出来了,一指门外道:“咱们直接去大门口等,寇斌你照顾好建国,这可是政治任务~”
“呵呵,您放心吧,主任。”
寇斌说着就笑,他没想到这位能给这么大的面子,虽说不知是给自己的还是给郑建国的,然而派辆车可就比这个威风多了,当即是在车来后上了车:“西边三里堡大队~建国我刚才听到话筒里面有说是文化参赞?”
老式的电话机声筒音量有点大,只是由于信号衰减和干扰的原因导致通话并不清楚,这也是寇斌能够隐约听到的原因,郑建国点了点头道:“这家期刊——杂志的总部在伦敦,现在看来很可能是英国领事馆的参赞也来了,嗯,很可能是来玩的。”
中英两国建交时间比较早,1954年就建立了代办级的关系,并且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的半个多月正式升为了大使级,当然由于宣传的原因这会儿知道的人并不多,便是这会儿搁在郑建国的记忆里,也只是认为来的参赞先生应该是游山玩水的。
只是,等到郑建国坐着吉普车到了公社和老爹打了报告,又带着一路注目礼回家拿了东西上了火车,就在第二天一早的火车站门口前见到接站的沈云辉时,就被他说的东西吓到了:“来的人不光有不列颠的文化参赞,还有美利坚的联络处随员,他们对你的这篇论文很重视。”
“嗯,他们现在在哪?学校里面?”
郑建国总算是明白学校为啥有能力让教育局找人了,只是他听到的不列颠文化参赞和那美利坚的联络处随员这两人其中的一位时,就足以让学校将找他这个事儿提高到最优先级,那么打给教育局办公室就不算是什么夸张的事儿了。
“没有,昨天通知过来的时候学校回复你有事儿回家了,所以将时间定在了明天早上会面。”
沈云辉的表情有些惊异,他是没想到一篇论文能引来这么大的动静,接过郑建国手中的行李后到了旁边的公交站台前,望着车水马龙的大街有些走神:“我还是在考了研究生后才知道《柳叶刀》杂志的,没想到要在这个期刊上发论文这么麻烦。”
“但是意义非凡啊,差不多是咱们医学生的毕生梦想了。”
郑建国也是没想到会这么夸张,只是很快随着两人上了车又下了车进入学校见到叶敏德,老人也就开了口道:“建国,你的运气不错——能及时赶回来。”
“学校电话都打到教育局去了,那么点的地方肯定能找到我,沈哥帮我把行李放到宿舍里,我过去再去。”
下意识的说着让沈云辉拿走行李,郑建国到了叶敏德面前看了看旁边没什么人,也就感觉老人先前话里的意味:“您想说什么?”
“你都回来了,这就好。”
叶敏德摸了摸花白的头发转身道:“走,跟我去吃早饭,正好让人看看你回来了——”
“您还没吃早饭呢?”
下车时间是不到七点,这会儿郑建国看了看手腕上的表,现在七点四十三,便听前面背着手有些佝偻的叶敏德开口道:“这两天降温有点快,昨天还喝了点小米稀饭,只是好像喝凉了,起来后肚子就有些不舒服,也没锻炼身体——”
“小米稀饭凉了——对肠胃不好。”
郑建国跟着叶敏德进了食堂,打招呼的人开始多了起来:“叶院长,建国——”
“嗯~”
一边应付着旁人的称呼,叶敏德自己找了个座位坐下,郑建国到了包子桌前点了包子和粥,交过钱后端到了老人面前道:“肠胃不好少吃油炸的东西,所以您的油条今天就戒了,吃点包子吧。”
“那也可以泡着吃,用粥泡着吃也不错。”
叶敏德嘴上说着倒是抬起手拿着包子咬了口,一双略显浑浊的眸子落在了郑建国的脸上,开口道:“我那个朋友,凯西·巴勃罗回信了,说现在的论文投稿比以前我那时候严格的多,并不是说将研究的新意和挑战以及是否受到关注的解决方案这些拿出来就行,还要在严谨的科学研究中加入趣味性。
&,最起码他在信中的用词是这么说的,以期望吸引更多的阅读者进行阅读,这在我那会儿是不可想象的,毕竟科学的严谨性只需要将可重复的试验发现用最直白的语言去阐述出来就行,懂的都会懂,不懂的看了也白搭——”
老人这是在担心由他的错误引来的麻烦!
郑建国脑海中闪过这个念头,咬了口大包子边吃开口道:“我感觉他们来的目的不一定是咱们单纯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