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也很简单,大概率就是寓言故事,不过不是一千零一夜或者是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是很简单的动物童话,里面蕴含着挺多道理。
虽然用时不长,但绝对不能不做,量变会引起质变的,现在只是前期量的积累,总有一天会达到质的飞跃。
而且在讲故事的时候还可以观察孩子的反应,也是了解他们的一个有效手段。
果不其然,她在讲的时候,真的有不同的反应。
--------------------
第4章养娃的第四天
======================
她讲的是一个关于小狗和公鸡的故事。
这个故事说的主要是一只小狗和公鸡在外面玩耍,晚上,公鸡到树上休息,小狗到树洞里。
等到第二天公鸡准备啼叫叫醒树洞里的狗。而与此同时,一只狐狸被公鸡的啼叫声吸引过来。
看到肥美的公鸡,狐狸很想吃进嘴里,但它爬不上去树,于是准备欺骗公鸡下来,开始赞美它的歌声,欺骗它下来。
但是公鸡早就知道狐狸的狡猾,所以不会下去。公鸡也很聪明,开始欺骗狐狸,要它去叫醒狗,只有它开了门自己才可以下去。
狐狸深信不疑,马上钻进树洞,结果被狗咬死。①
这个故事是孟婉精挑细选的,感觉挺符合这几个孩子的。
而孩子也有不同的思想。
孟忆睁开眼睛非常认真的看向孟婉,他还没开口,一直不怎么说话的孟溪和孟依俩人相继开口。
“狐狸好坏坏哦,它骗公鸡。”这是孟溪说的话。
“公鸡好聪明哦。”这句话是孟依的感叹。
这俩孩子的想法就是一个大部分孩子的想法,但也能分析出一二。
虽然俩人是双胞胎,但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孟溪第一个关注点是坏蛋狐狸,而孟依却是关注到聪明的公鸡。
“哇!狗好厉害啊,能咬死狐狸。”这句话是铁蛋说的。
他的关注点就是狗。
一共就三个动物,正好都被三个孩子关注到。她其实还挺好奇孟忆会怎么,于是看向他那里。
而他一直看着她,小眼睛转了转,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大概率是过了一会儿,他才开口:“阿姐,公鸡为什么可以爬到树上啊?狐狸为什么不能?”
孟婉是真的没想到他居然问的是这个问题。
不过这个问题也不是没有孩子问过,是个初三的孩子问的。
她当时为了解答的很有道理,还上网查了查,生怕解释错误。
可,那个答案,孟忆这么大的孩子能听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