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听见邻桌女眷们的议论中开始提及赵王,李令溪很快明白了。
今上七子,只有幼子赵王还没有纳妃。
本朝对男女婚配之龄并未严加规制,有人十四五岁便早早成婚,也有人年近二十才开始议亲,不过大多数人一旦年满十五婚事便会被提上日程,十六七岁议亲十八九岁成婚是最常见的。
赵王如今已经十六岁,刚好到了议亲之龄。
皇室历来的规矩是皇子纳妃必须从礼部走采选流程,再由皇帝降旨赐婚,不过在正式的采选开始之前一般都会先找个名目设一场相看宴,让皇子来看看有没有中意之人以便采选时给予照顾。
只是这样的宴会一般都是由中宫主持的,郑皇后不知何故并没有亲自出面,而是将此宴交给了太子妃。
弄清楚了到底是怎么回事,李令溪这才注意到坐在命妇们身后的那些年轻贵女们无一不是面如桃花打扮得楚楚动人,只有自己、卫静婉以及卫静妍身上是寻常的装扮,在这其中显得格格不入。
再看前面的徐夫人始终坐姿端正波澜不惊,明显是事先就知道这场宴会的真实目的,但却并未向她们透露也没有让她们做任何准备,李令溪明白徐夫人的心思。
以今上对公府的厌恶,连当初卫昭和宝安公主已成的婚事都亲手断了,又岂会允许卫家女再嫁入皇家?
若是崭露头角让赵王看上无非只有两种可能,好些的是赵王得知是卫家女自行放弃,更糟糕的便是赵王告知皇帝之后让公府再受一次羞辱。
与其如此,不如干脆低调些把这场宴会只当成寻常的赏梅宴。
这样的安排其实并不违背李令溪自己的心意,虽然她如今身份已经变了,可骨子里却还是从前那个琅华郡主,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和曾经的堂弟有什么牵扯。
只是……
她看向坐在斜前方的卫静婉。
在蔺夕的记忆中,卫静婉一直是心仪赵王的。
这也是她那么怨恨卫朔的原因之一。
原本以她安国公之女的身份,想做赵王妃十拿九稳,可是如今不可能了。
卫朔的一意孤行,不仅毁了安国公府的前程,也毁了她的姻缘。
李令溪坐的位置看不到卫静婉的神情,但能看见卫静婉侧着头,盯着主座那边的潘嬷嬷看了很久。
她轻轻叹了一口气。
潘嬷嬷的到来预示着这场宴会进入了正题,众人都坐直了身,李令溪却坐不住了。
一想到即将被那个玩世不恭的小堂弟用选妃的眼光打量,她就觉得毛骨悚然,正盘算着找个什么借口出去走走,转头却看见卫静婉的座位空了。
李令溪神色一凛,四下看了看,目光所及之处没有卫静婉的身影,她连忙猫着腰小跑到前排告诉徐夫人。
徐夫人一听脸色也是一变,李令溪提出自己去找,徐夫人立刻答应了:“小心些,快去快回。”
李令溪点了点头,从旁边的小路快步离席。
以她现在的身份赴宫宴不能带侍女,碧露和青荷都没有跟过来,她只能一个人找。
在梅园里转了一圈都没找到卫静婉,李令溪去问了梅园门口的侍卫,得知卫静婉已经出去了,连忙又出园找,再同路上遇见的几个宫人一打听,有人看见卫静婉往繁锦园的方向去了。
东宫共有四个花园,繁锦园在最南,从梅园过去要走上好一段路。
一路上李令溪边走边找,走到离繁锦园不远处时,远远地只见旁边的岔路上一个少年正背着手大步流星地朝这边走来。
那少年十六七岁,穿着一身宝蓝蟒袍,不是赵王李怀湛还能是谁?
因为不知道他要往哪个方向去,为免一会儿撞上,李令溪就近躲到了一座假山后面,打算等他过去再说,谁知这人走到假山面前竟然不走了,往假山上一靠就开始唉声叹气。
李令溪:“……”
只听跟着赵王的小太监劝道:“殿下,您不能不去啊,那么多姑娘在等着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