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投降“杨大人,给我一个……
“杨大人,给我一个不杀你的理由。”
宋时神色淡淡的看着眼前愁眉苦脸一副欠收拾样子的使者:杨世成。
一个时辰前他的资料就已经放到了她的案几之上:原本大魏永辉朝时的钦天监,在京师沦陷时被闯王所俘,同时被俘的还有当时的山西巡抚,不过山西巡抚宁死不降,而杨世成投降的很利索。
当天就被闯王封了个官,而对方也是不负众望,为表忠心,给闯王出了个挖十三陵的陪葬品凑军饷的主意。
由于当时女真人入关太快,闯王来不及动手,才让十三陵躲过一劫。
当然三百多年后十三陵中万历的坟还是没能躲过挖坟这一劫。
钦天监原本在太平年代就是算算年历,记录星象,看看风水的活计,虽然官位不高,但是因为其有解读天象传达天意的意思,所以地位超然。
到了闯王手里,对方为了发挥作用也算是费尽思量。
后来闯王被清兵赶出了京师,对方也跟着一起撤退,却在半途中落到了刚刚自立为大顺的张显仲的手里。
杨世成运气好不好不知道,但是他往上爬的心态是很明了的,于是到了张显仲的手里后,他迅速倒向,又成为了大顺的官。
然后他对着张显仲献策,为了筹集军饷,可以去挖大魏凤阳老家祖坟的陪葬。
也不知道为什么,他虽然是大魏的朝官,却一直对挖大魏的祖坟念念不忘。
而张显仲也真的听了。
大魏祖坟-1
永辉帝直接气到吐血,从此杨世成成为了除谋逆外最让永辉帝欲除之而后快的人。
而这样的一个和大魏朝几乎可以说不共戴天的人,却被张显仲当成和谈使者,不远千里投送过来。
其中的意思颇为玩味。
“在下真的是冤枉的!京师沦陷后在下本欲寻死,却不想那逆贼自己挖了大魏祖坟竟然散播流言说是在下提议,在下忍辱偷生只是为了亲口证明自己的清白,我对大魏是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啊!大人明鉴!”
杨世成颤颤巍巍的递上了张显仲的信,只是这皱巴巴的纸张足以显示是被拆过好几次了,想想他一路过来途径的地盘,这倒是不奇怪。
宋时三五成行的看完了手上的信,倒没什么奇怪的,不过就是一些别人代笔写的废话,不外乎就是想要被诏安,条件开的一个比一个离谱。
宋时笑笑,把信纸给了旁边的程嘉柔存档,然后对着杨世成道:“怎么,你是个什么人物吗?还要两方逆贼一同用流言来污蔑你的名声?”
杨世成一时语塞,只是哭嚎不止。
宋时冷了脸色:“拖下去,杨大人一路奔波,感染了疫病,还是先去隔离吧。”
杨世成惊讶的抬起头,还要说什么,就被旁边全副武装的披甲将士拖了下去,连挣扎的声音都没有发出来。
见对方走了,宋时这才回到了案几前,重新处理公务。
旁边的程嘉柔,欲言又止的看着宋时。
“怎么?有话就说!”宋时将手上的文件摊开。
“杀了杨世成就相当于明确拒绝了诏安张显仲,现在局势纷乱,如果能得巴蜀的助力,前后夹击,我们就能将闯贼一网打尽。而且还能迅速收回成都和重庆两座重镇!彻底稳住秦岭以南!这能少死多少人啊!”程嘉柔一脸不解。
宋时靠在太师椅上,看着脸上还带着一丝稚气的程嘉柔,大概是处理内政和公务较多,她只爱看地图却忽略了一些细节。
“因为凤阳之变。”
挖人祖坟这个东西,实在是跨不过去的一个门槛。尤其是他挖的还是大魏皇室的祖坟,任何接受诏安的行为都会让今上根基不稳。
虽然按照宋时的思路来说,用一个四川换所谓的孝道名义也无不可。
但是毕竟贺章和大魏的关系摆在这,即使他没说,她不能罔顾他的感受。
程嘉柔懊恼的咬住了下唇,还是看向地图上巴蜀的位置:“那如果他戴罪立功,抓住了闯王呢?”
“张显仲在永辉朝的时候,就被招降了不下五次,每次都是降而复叛。闯王导致京师沦陷,神器旁落,这两个人不管是谁,都没有诏安的可能,甚至都是遇赦不赦。”
“倒是他们的手下,还有机会。”
宋时把手上的文件给她,看着窗外的落日,数着时间:“有时候,快就慢,慢就能稳,别急,巴蜀会回来的,只是时间问题。”-
落日之下,群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