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很需要钱,安家这批货又不能马上变现,着急也没办法。最后还是带着一批物资去了某处居民区,雇了两个人帮着卖货。这回主要出售大米小米和油、鸡蛋、挂面、咸鱼等物。
生意出奇的火爆,安然干脆多设了几个点,自己弄个三轮车给他们补充货,每日一清,每人每天两块工钱,一个礼拜居然卖出了三千多块。安家那边周末连安梦都出动了,安锦夫妻已经带着部分货返回了他们住处,每日转圈赶集卖货。
安然临走算上安家给的部分货款和自己赚的,手里多了五六千块钱。她这一趟解决了安锦和安国栋的工作生活很高兴,不过却给自己找了点事,眼下他们的货只能靠安然供给。安然回来先留在广州考察了一下供货市场,主要是服装。
这一年广州多了很多家服装厂,主要接外贸订单和内部消耗,像安然这样上门看货的很少,大多是靠他们业务员去推销。
一连考察了多家,安然觉得像安锦和安国栋这样刚起步的人还是更适合低成本的东西赚第一桶金,毕竟他们本钱在那里摆着,人们的消费水平在那里摆着。
临来安然给他们估算了一下,按他们这样卖,带去的那批货最多撑半年。等这批东西卖完估计要卖秋冬装了,如果有机会她会亲自过去一趟带货。
另一件事便是她带回来的那批花生、红小豆、绿豆等物需要处理出去,还有她囤积的也不少,以后这些东西会越来越多,现在变现换物资最合适不过。但她没时间零售,只能批发。还好临近端午,花生红豆绿豆都很抢手,很意外地卖了一个高价。手里又多了一些钱,钱最好变成物资,不然就要贬值。明后年国家开始针对部分商品实施浮动物价,很多东西的价格都会提升,这只是货币宽松政策的开始。
买东西还得靠王家,安然带着美凤返回王家,王家自从上次弄了一个龙趸宴后很是刷了一次存在感,现在客流量越发多了,包间几乎天天爆满。
“你回来的正好,过几日就是端午节,你们娘俩就在这儿过节吧!”陈丽芬真诚挽留,安然便应了,她很想跟着包粽子,南方的粽子是咸口,不像北方包的粽子是甜口。从小安家每逢端午也包粽子,都是糯米加大枣的。后来南北物流便利后她也吃过南方的鲜肉粽,开始不习惯,吃惯了反而不怎么喜欢甜口的了。
王家包的粽子是咸肉的,肥猪肉用腐乳汁、酱油、五香粉、盐、味精香油等调味料腌制一晚,花生和糯米浸泡一晚。香菇虾仁用蒜米炒香,浸泡好的糯米与花生混合,加入盐、酱油、味精等调味。准备好粽叶开包,没有咸蛋黄栗子仁芸豆等物,看似简单,包出来的味道非常好吃。
也不知道是东西好还是就喜欢这一口,总之吃着就比后来里面什么都放的粽子好吃。这一锅刚包完陈丽芬又把林成荣叫来让他教她们包双烹粽球,也就是半咸半甜双拼粽子。一个粽子兼有甜咸两种口味,非常独特。
双拼粽最早是由一位张姓人做出来的,最初在汕头埠卖,后来搬到了老妈宫临近墙角。因货真价实个大口味丰富很受百姓欢迎,双拼粽没什么技术含量,慢慢形成了潮汕地区粽子的特色。
当然,各地有各地的粽子特点,吃习惯了都感觉自己做的才是最好的。就如惠州的灰水粽、肇庆的裹蒸粽,中山的芦兜粽,台山的扭角粽,清远的驼背粽——
作为地道的潮汕人,林成荣做粽子几乎是手到擒来,浸泡六小时以上的糯米部分与糖混合做成甜味糯米,部分要用猪油炒后,拌上鱼露与虾米香菇炒至米粒晶莹透亮。甜咸料比三比七,甜料部分主要是绿豆沙或红豆沙与甜糯米一起用猪网油包一下防止与咸味掺杂。咸料主要是炒至好的糯米与咸蛋黄、腊肠、大地鱼粉、莲子、栗子和用腐乳、酱油、白糖腌制好的腐乳槽猪肉。
竹叶折角,先甜后咸,最后用咸草扎成六角粽球入锅煮熟。剪开绳子,白的是香甜软糯的糯米,黑的是红豆沙,红的是腊肠,黄的是蛋黄,还有那一片香气四溢的腐乳肉,吃起来咸香甜美,再淋上一勺甜酱汁,甜香不腻。
这里用的甜酱汁是半斤水,二两糖,两片橘皮和一点酱油煮开后用薯粉勾薄芡而成,可做沾汁淋汁,口味偏甜,微咸,带有桔子的清香,很解腻。
再有一种潮汕人最常做的粽子就是菜脯咸粽子,以前物资匮乏,人们会用最简单的食材包粽子,而菜脯家家必备。最简单的搭配便是菜脯、虾米糯米搭配,家里有什么用什么。
条件好了,里面的食材跟着丰富起来,里面会加猪肉、板栗、香菇、花生、扇贝等等,总之,你想吃什么味就做什么味。
一名从马来回来的华侨一定要纯菜脯粽,“菜脯要用猪油炒香,那样才好吃!”他在回忆儿时的味道。
一连包了两天的粽子,一边是家吃,一边是送人,王永贵让儿子给几个包间也送一些过去。很快就有人找过来:“王老板,粽球还有吗?”
“有,包的多,你们还要多少?”王永贵一看还是老熟人吴老板,便很大方地道。
“不是我要,是我带的一位客人要,他是从香港过来的港商,来咱们这里投资建厂的。”吴老板解释着,“黄老板的祖籍是汕头的,他说刚才吃的双烹粽球跟他小时候吃的一个味。这次回去想给家人带一些,王老板,你们能帮隔着忙不?”
王永贵没犹豫就答应下来,“没问题,我让家里人马上包,明日保证给你弄出来,那位吴老板想要多少?”
“先来五十个,可以吗?”
“当然可以啦!”
“还有碱水粽,也来五十个!”吴老板说完拍下自己头,一拉王永贵“我说王老板,要不你都多做些?我想送人。”
“没问题!你说多少咱们就做多少!”
“咸肉的一百个,碱水的一百个,那个甜咸双拼的也来一百,我给你按一块一个如何?”
“吴老板,您说了算!哈哈哈!”王永贵将吴老板送去包间后吩咐儿子赶紧去备东西!“多做一些,我看就在前堂摆一些。”
于是安然真的走不了了,连着包了几天粽子,直到端午头一天才算完。以前安然是没吃过碱水粽的,总感觉会有一股碱味,没想到吃过后才知道糯米经过碱水浸泡后做出来的粽子会更粘糯,还有一股特殊的味道。
安然将后世演化出来的粽子做了几种,什么蛋黄叉烧肉的,咸肉加鲍鱼的,黑糯米的,豆子的,别说还真有人喜欢,尤其年轻的,他们更容易接受新口味。倒是上了年纪的依旧执着着传统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