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做!你就教她做咖喱鸡!”李泽明抢着回答。
“等玩完这一局!”
……安然在这边指挥,结果——张文婷切手了!我的娘啊!安然服了!
最后还是李泽明接过菜刀在安然指挥下完成了小两口第一顿咖喱鸡!
张文婷举着手指给安然看,就像胜利的将军,很骄傲,很自豪!
“行!表哥,我看你应该继承姑父的旗帜,好好学做饭!”
“对!还是安然表妹最有眼光!”张文婷笑着道,“安然,明天我们吃啥?”
“家里有啥?”
“方便面,酸辣粉,螺蛳粉,还有鸡蛋火腿肠,对了,还有你姑姑放在我们这里的大虾猪肉牛肉。”
安然想了一下“有没西红柿?”
“有!那是我当水果吃的,有机西红柿!可没几个了!”
“好吧!明天你们可以做西红柿炖牛肉,西红柿鸡蛋,还可以做肉米饭、蛋炒饭、牛肉面,你们自己选。”
等了好久,那边终于商量好了,“我们早上要吃蛋炒饭,中午牛肉面!”*
“你们有面粉吗?”
“呵呵,单位发的年货有米有面,都是十斤的,还没来得及送你姑那边。”
于是,安然开始了每日教两货做饭的日子,那两只没毛的狐狸从脱了毛后进入昏睡中,给什么都不吃,安然干脆将他们扔进空间屋。
身穿白色防护服的消毒人员拿着巨大的喷管对每栋楼每日进行着消毒和清理垃圾,人们依旧没人敢出去,都小心翼翼待在家里看着各方消息。
这样的日子安然没觉得无聊,她每日上午练功,中午教李泽明做做饭,下午睡醒看看新闻跟那俩货玩玩游戏或者看看书,晚上没人打扰了便继续整理她的美食笔记。
那是她的世界,当她沉入其中便不能自拔,脑海里汇总着各种香料酱料,高汤,菜肴,糕点的制作流程,还有这些东西从最初出现到慢慢演化的过程和最终被人接纳的程度。
同一种东西随着时间地域的变化而不断演化着,就如清蒸鱼,古代没有蒸鱼豉油,可能一小撮盐就解决了问题。随着人们对味觉的不断追求,清蒸鱼也由最初的咸味根据不同地域人群演化出多种复合的味道。
而酱油鱼露等鲜味调料的诞生给清蒸鱼加入了灵魂汤汁,而现在的蒸鱼已经五花八门了,北方重色重味,南方清淡,西南酸、辣。可以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方的人都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口味,最终大家的口味越来越复合。
第152章安然平时比较喜欢李锦记蒸鱼豉油的味道,因为她习惯了复合味也跟一个老……
安然平时比较喜欢李锦记蒸鱼豉油的味道,因为她习惯了复合味也跟一个老广学过自制蒸鱼料汁,味道一样的鲜美。他的做法简单,熬一锅鱼汤滤出汤汁,汤汁里加入老抽、鱼露、生抽、冰糖熬一个复合味道,做一次能用一两月。
这回有时间了,安然决定好好研究一下蒸鱼的问题。南方有人喜欢沿用酱油水,是把酱油简单调味做蒸鱼用。还有直接用盐用鱼露做的,安然试验过,只要鱼够新鲜,怎么做都好吃。
但她依旧喜欢复合味,她将那个蒸鱼汁略微改动一下,老抽基本上就是调色用的,可以根据汤色适量添加。鱼本身就有鲜味,好的酱油就是多种氨基酸的集合,加上鱼露提鲜,冰糖提味足够,昆布和柴鱼熬出来的味道十分鲜美,可以适当用一些增量。
世上的鱼种类繁多,也不能一个蒸鱼汁全都解决,古人将肉馅塞进鱼肚蒸出来的鱼一样美味,这个安然也试过,但她更喜欢干香菇与火腿片笋片猪油或五花肉蒸出来的鱼,鱼肉足够鲜足够嫩!
为了犒劳自己,安然弄出一条红斑,鱼还是第一个世界囤的,那时候这种鱼很多,到了现在却变得稀有了,尤其个头大的。
鱼有三斤多,一部分清蒸一部分做过桥,清蒸采用三种方法,高汤法、自制两款浇汁豉油法。鱼头鱼骨熬汤,鱼汤与鱼片做一份过桥,剩下的鱼汤还可以做一碗面。
等做完才发现太多了,一个人哪里吃得完?不过这味道简直太好了!
就在安然沉迷于自己研制蒸鱼料汁的时候,小区成立了一个业主群,安然被张文婷拉了进去,群里大家说的最多是就是焦虑,这样的日子还要到什么时候?
感染者激增的数量让大家除了扔垃圾都不敢出门,可囤积的物资越来越少。
“我家都把冻了两三年的僵尸肉吃了。”
“我家在吃过期的木耳香菇粉条,本来该扔的,没想到救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