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事。”
衍圣公心头一紧,就怕皇上还有事。
“朕观圣庙彝器不过汉时所造,色泽不能甚古,着内务府所藏周范铜器十件,以供阙里庙庭。世守勿替!”
“谢主隆恩!”这是何等荣誉能得到皇家珍藏的商周铜器!衍圣公简直乐傻了!
皇帝太后一走孔家便开始新一轮的忙碌起来,庙里要为迎接皇家赐给的贡品做准备,家里要为明年迎娶大夫人做准备。
安然本以为还要回到小厨房,没想到衍圣公亲自将她要走,安然莫名,这是要把她往哪儿安排?没多话,跟着走,衍圣公将她带去前宅,那里聚集了府里一些人,有些人认识,有些不认识。上首是五太爷六太爷、公爷和大公子,下面大多是管事,书香也在里面。书香朝她点点头,让她过去。人比较多,安然靠近书香用眼神问她什么事?
书香摇头,等人到齐了衍圣公这才说了召集众人的目的,原来还是为那两件事。公爷一一派发任务,每人都有任务,各有不同,到了书香这里衍圣公道“书香,你们带安姑娘跟大管事熟悉一下府里一切事物,具体分工你们跟于管事商议。”
熟悉府里事物?安然有些莫名其妙,等众人散去大公子特意将书香安然留下。“安姐姐,是这样”少年笑得很阳光,“御赐贡品过来后我和父亲会进京谢恩,顺便去于家下聘,为了让三小姐提前了解府里,我想带上你和书香姐姐。”
原来这样,安然点头,少年接着道“这些年我知道你一直在学府里的膳食,趁着这次机会我就把你要了出来,姐姐不会怪我吧?”
“多谢大公子!奴婢感激不尽!”
“呵呵,本来书香姐姐一人就够,可我还是想吃到姐姐做的饭菜。姐姐可以趁此机会堂而皇之地跟那些厨子学,谁不教就告诉我!”
安然忙点头,少年笑容绽开“以后我那院子怕是要麻烦姐姐了!”
“不麻烦不麻烦!”安然也笑起来。
这个差事好,就如大公子说的,她可以拿着鸡毛当令箭,堂而皇之以熟悉府菜为借口跟着学。学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让未来的女主人熟悉各个菜肴的特点口味。
安然没跟书香说自己这些年的生活,书香也没问,一切都在不言中,不需要过多交流,两人一起彼此有了共同目的,心意自然相通。
书香是跟着大管事天天忙,回来还会看一些账簿记事簿等,安然则天天泡在内外厨房和各大库房膳食管理处。既然负责了这一块她就想干好,自己也做一些记录,书香还好奇安然什么时候学会了写字?想想这些年安然一直窝在小厨房,学点什么不奇怪。
上次盛宴后杜氏和妮子都回家了,一边是带孩子,一边加工奶制品。现在那些奶酪奶油和炼乳等物都是在家加工好卖给府里。这比去厨房打杂赚的多,妮子看到了收入也不去争那个位置,累死累活还不如她赚的多呢!
至于番茄酱,说起来杜氏一肚子不满,老爷子临终将几个儿子叫到跟前,因为二房有奶制品便将番茄酱加工的活计给了大房,四房就做小生意,三房在银钱上得了便宜。二房则是奉献了方子什么好处也没捞到。
安万里是没意见,都是一家人,杜氏再气又能如何?有那功夫还不如多弄奶油做点心!
安然对他们这个决定很支持,人就应该这样,何必一棵树上吊死人?她教了她们几道点心,在家做好送点心铺子还能赚一笔。杜氏现在是真的想开了,看到闺女越混越好只好叮嘱儿媳妇多生几个孩子,将来过继给闺女一个。
安然无奈,任由他们折腾,她刚多大?她对自己的未来还是很有信心的,大不了赎身回家!衍圣公府即将变天,好戏还在后面。
通过小麦她知道陈氏从她走后发了很多次火,为什么发火不说也能猜到。程氏出身虽然是正三品吏部右侍郎家,可即将嫁进来的于氏的爹是从一品,而且兼着军机大臣之职,手握重权的权臣。程氏还是继室,于氏那是未来的衍圣公正牌夫人,她拿什么跟于氏比?这样的媳妇她能约束的了吗?
但皇家的旨意是不可违的,不管她多不愿意院子该收拾还是要收拾。院子是太夫人亲自跟着挑选的,房子从里到外修了一番,程氏干着活窝着火,她的心情能有多好?
时间到了九月,皇上赏给孔家的十件商周古铜器送达,十件重器件件价值连城:木工鼎、亚工觚(gu古代盛酒器具)、方鼎、饕鬄甗(yan古代炊具)、牺尊、伯彝、宝簠、蟠夔敦、夔凤豆、册父已卣各一,此即为著名的“商周十供”
随着供品进入孔庙,安然知道他们快走了,这一走怕是要等明年才能回来。安然回了一趟家,与家人一起吃了一个团圆饭,安然不知道该跟他们说什么,只听着父母一句句的叮咛。
从曲阜到京城大约走了十来天,一路坐马车,没有想象的颠簸,可能是皇上经常走,路比较平坦,此时正值入冬,车里备了碳炉依旧不暖和。幸好他们出门都带了棉被披风等物。书香还带了件灰鼠皮的披风车里几人盖着保暖。
衍圣公出行随行人员也是不少的,光丫头婆子小厮就有十余人,加上护卫和运送聘礼的车队足有百十号人。厨房除了安然还陈婶的大儿媳邱氏、闺女红玉,老熟人菊香。
邱氏和红玉是陈婶求到公爷大公子跟前进来的,大公子因着娘的关系将她们安排到去京城的人员里,如果于氏看重就留小厨房,看不中回来再做安置。
邱氏从婆婆那里知道安然与婆婆的关系,来了就跟安然自来熟,使唤起来也是自来熟,那是一点不客气。安然给她脸,只要不过分便忍了。红玉还算单纯,安然不讨厌。倒是菊香经常给邱氏大白眼,“陈婶子怎么有这样的儿媳妇?陈婶在家该不会受气吧?”
“你怎么谁的心都操?别人家的事看看听听就行了!”安然笑她。
“就是看不惯!我可不想跟这样的天天一起。”
“呵呵!”
路上无聊,几个人经常凑一起玩玩叶子牌,但绝不叫上邱氏,最多把红玉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