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大事是你一辈子的事,我不逼你,也会劝说爹娘,如果,如果将来你真没找到合适的我和你嫂子再生一个给你!”安舒信当即做了决定,他不能让妹妹老无依靠。
“谢谢哥!”安然鼻子一酸眼睛就红了。
“傻丫头,哭什么,咱们可是亲兄妹!”
可能是安舒信的工作,张氏和安炳绪倒是接受了安然独身现状,张氏只是连连叹息几声算是表达了自己的心情。
这一家家的待着也不是事,男人都想找份工作,哪怕赚点粮食钱。女人也跃跃欲试,安然家不是请了保姆吗?她们也干得。老赵氏甚至提出让安然辞了那母女,用自家姐妹,但被张氏回绝!她可不想让三妮搀和进安然生活,到时候主仆不分,说不定还给安然添堵。
安然当即行动起来,让这些人都忙起来,少想其他!什么火柴厂、香皂厂、面粉厂,纺织厂的都是关系户,就往里塞人很简单,实在不想干的就去码头扛大包!在家没事的糊纸盒!小孩子都去上学,这一下子都有事了!安舒信安舒齐却想着重组商队的事没参与,重新操持一帮人不容易,除了陆家都没走远途能力,还有牲畜车辆,幸好有安然答应帮他们解决。
安定的生活让大家忘记了老家的惨状,各家很快融入了新生活。
进入腊月又是串门走礼的时候,安然绞尽脑汁想今年送啥?不能每年都那样,尤其今年大家都知道她出洋赚了一笔,更不能太小气。腊月让她想起以前最爱吃的腊肠。不知什么时候起,每到腊月家家都要做腊肠。可能是被新闻报道中无良商家吓的,总之大家为了健康就自己做!
她没做过,却看爸妈做过,何况还有资料可查。她从书上找到的配方有五香味、广味、香辣味、麻辣味等等,第一次做没经验,她让徐嫂小香帮着少做了一些,风干了一周蒸出来尝了尝味道还不错。
安然再次请安家人过来吃饭,感觉大家都喜欢后决定做了!三个嫂子,三个姐妹,老爹老娘,加上侄女外甥女,一堆煮肉一堆肠衣,一堆调味料,一杆秤,大盆小盆,大刀小刀一起上,徐嫂小香紧忙活,小楼楼顶很快挂满了各种腊肠。
随后就是各家灌,从腊肠开始,年味越来越浓,手里有钱了,花钱也大方,他们就如在老家一样准备着年货。都说故土难离,离开了一样生活,人的适应性就这么强,只是偶尔想起老家就叹息几声,听到老家那边的消息全是扎心的消息。
安然备好了丰盛的年礼一家家送,大家谈论最多的就是朝廷的洋务运动和北方干旱灾情,朝廷的不闻不问,任由上亿人口流离失所,饥饿丧生。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大家还都在享受着高价粮食?
“据说很多地方一个县一个县的成了无人区,明年还不知道如何?”
安然回来是沉痛的,她知道明年是蝗灾,蝗虫过境没寸草不生!后年是水灾,大水无情,它会吞没河道周边村镇,旱地变汪洋!
看来过了年还得出去一趟,空间粮食还要加紧种。
“我不干!”紫玉再次抗议。
“你知不知道外面死了好多人了?”
“他们死与我有关系吗?”
“救人一命胜过七级佛屠!对你来说是功德!”
紫玉眨巴一下大眼睛,“功德有什么用?”
“对修行是一种帮助,还可以抗雷劫!渡劫!你知道吗?”
紫玉脖子一缩,它当然知道,好吧!紫玉认命了!这回多弄些土豆玉米、大豆高粱,她准备走东北,南下太远!
今年轮船招商局分红很高,修理配件厂收益也不错,沈军的织布厂有红利可拿,加上其他分红和一年做了几单交易拿到的佣金,还有那次远航,今年收入非常丰厚,面对一堆银票安然很无奈!
很快为钱多的安然更无奈了,这回不是为钱多,而是朝廷的摊派,朝廷为了振兴国家的实业要各商家捐款买机器设备筹建兵工厂,造船厂,火器厂等,不然你就捐粮食,救济那些饥饿的百姓!
安然也被请去喝茶,这一杯茶最少值一万两!朝廷早把他们调查清了,不够格的都不愿意请!
拿了一万两依旧不能走,这是嫌少了?
“安先生,都知道你做生意了得,现在朝廷危难,百姓受苦,天下向往匹夫有责,安先生作何敢想?”钦差大人一个个谈话,就让你表态。
安然喝茶都喝饱了,她是想掏钱,但不能太容易,不然下次要的更多。
跟一群商家熬了一上午终于安然提出去筹粮,“大人,请给小的俩三时间,或者再长一点,小的去筹粮,现在粮食不好筹。两千吨粮食跟朝廷换五千吨煤炭如何?
第54章煤到港口的价钱不过四五文一斤,粮食运过来的最便宜的也得上百文吧!这就是变相向朝廷捐了几十万两!“……
煤到港口的价钱不过四五文一斤,粮食运过来的最便宜的也得上百文吧!这就是变相向朝廷捐了几十万两!”
钦差大人一听连连说好!“安先生大义!安先生大义啊!商人若都像安先生何愁国不富民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