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仔小说网

旺仔小说网>清朝后妃份例详细布匹 > 第82章(第1页)

第82章(第1页)

[考证?关于照片]

清宫正式开始接受照相技术,是在光绪二十七年两宫回銮,展开新政之后。随着以孝钦显皇后为核心的“内廷外交”的发展,宫廷内的女眷们才留下比较丰富的照片资料。恪顺皇贵妃在入宫之时,宫廷还相当守旧,对照相技术十分排斥,而恪顺皇贵妃“研究摄影术,慈禧则以为宫嫔所不应为”。④这也是孝钦显皇后批评她们崇尚“新巧希奇物件”的一个缘故。

按说恪顺皇贵妃喜欢照相,应该存有不少照片,但是能够见到的两种所谓“珍妃照片”,应该均不是恪顺皇贵妃的真实照片。

第一种照片,出自1930年5月3日的《故宫周刊》。照片中有一位站立的旗人妇人,梳着两把头,戴“大拉翅”,身穿滚边的花氅衣,上身穿琵琶襟紧身。照片最上方写着“珍妃遗像”,旁边注释为“刘宫女言照于南海”。⑤但是据清史学者单士元和朱家溍讲,照片中人并非是恪顺皇贵妃,而是宣统帝皇后婉容的母亲。⑥实际参考定王府和荣公府后裔所存老照片来看,照片

——————————

①《珍妃进药零用药味底簿》,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转引自于善浦:《光绪皇帝的珍妃》,第32页。

②《故宫周刊》第30期《珍妃专号》,民国十九年五月三日,第3版。

③《故宫周刊》第30期《珍妃专号》,民国十九年五月三日,第4版。

④《故宫周刊》第30期《珍妃专号》,民国十九年五月三日,第3版。

⑤《故宫周刊》第30期《珍妃专号》,民国十九年五月三日,第1版。

⑥于善浦:《光绪皇帝的珍妃》,第80页。

中的人应该是定王府奉恩将军毓长的第三女,也就是宣统帝皇后婉容的三姨。

第二种照片,即是现在最为流行的半身照,最早出自《紫禁城》杂志1982年第1期,题名为《贞贵妃遗像》。据说这是用故宫博物院旧藏的底片洗印出来的。同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印的《清代帝王陵寝》一书也用了这张照片,直接命名为“光绪皇帝的珍妃像”,从此之后遂成定说,也被大众引用至今。但是这张照片也一样并不是恪顺皇贵妃。首先,这张照片的完整版,在原照片之上还有一行通过暗房合成的“贞贵妃肖像”几个字,这种方法属于明胶银盐纸基工艺,是到了1910年左右才开始在中国流行开来,恪顺皇贵妃并未能赶上那个时代。①再者,照片中“珍妃”的发型和实际上旗人贵族的很不一样。清代旗人女性发式,凡是已婚的女性,额前均不留刘海,而照片里“珍妃”前额有一排小刘海,这在清代是典型民籍汉人之女的发式。另外,照片里的两把头也“似是而非”,正式的两把头需要有“头座”作为底座,大拉翅则是固定在这个“头座”之上的,而照片里的“珍妃”两把头完全看不到“底座”,大拉翅的形状也十分诡异。这都说明照片中的人并非恪顺皇贵妃。

——————————

①徐家宁:《光绪珍妃传世照片多为误认?》,《北京日报》2017年4月11日,第16版。

第十八章清宣统帝的后宫

清宣统帝,名溥仪,满文作“pui”①。作为和硕醇亲王载沣的第一子,生于光绪三十二年正月十四日午时,生母为和硕醇亲王嫡福晋瓜尔佳氏。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德宗崩逝,以孝钦显皇后懿旨,命和硕醇亲王载沣第一子溥仪过继与穆宗毅皇帝为嗣,兼祧德宗景皇帝,由本生父和硕醇亲王载沣为监国摄政王。十一月初九日,于太和殿即位,改元宣统。宣统三年八月,武昌起义爆发。九月初九日,清廷下四诏罪己。十月十六日,以孝定景皇后懿旨,令监国摄政王和硕醇亲王载沣归藩,不再预政。十二月二十五日,清室接受《清室优待条件》,正式逊位。

宣统一朝只有短暂的三年,而且当时宣统帝年幼,没有形成他的后宫。在退位之后,依照《清室优待条件》,他以“小朝廷”的形态继续着宫廷生活,并且在小朝廷的末期,以“皇帝”的身份“大婚”,娶了“皇后”婉容和“淑妃”文绣。“大婚”之后,“皇后”婉容住在储秀宫,②“淑妃”文绣则住在长春宫,③形成了某种特殊意义上的清代最后的后宫。

无论是宣统帝还是婉容和文绣,他们作为近现代的重要人物,已经有不少相关的文史资料或研究文章。在本书中,主要对她们嫁人小朝廷的背景以及家世、人物关系进行说明。从中,一方面可以看到她们各自的成长环境、门第、婚姻圈,另一方面也可以发现虽然当时已经是小朝廷时期,但是婉容和文绣的入宫依然和清末的后宫势力有着复杂的关系。

第一节清宣统帝“选妃”的情况与背景

虽然宣统帝已经“退位”,但是根据《清室优待条件》,他依然居住在宫

——————————

①溥伟:《皇清帝典简明册》,民国写本,国家图书馆藏。

②中国国家图书馆编:《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宫升平署档案集成》,第50册,第26519页。

③中国国家图书馆编:《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宫升平署档案集成》,第50册,第26525页。

中,以小朝廷的身份延续宫廷的运作。对于小朝廷而言,“皇帝”的婚姻势必是相当重要的事务。

1920年,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对时年十五岁的宣统帝提出了婚事的请求。当时,徐世昌膝下有两位女儿,第一女十七岁,为嫡室夫人所出;第二女十六岁,为庶出。徐世昌通过当时的内务府大臣世续,向小朝廷表示了“欲许婚清帝”的意愿,并且将两位女儿的照片交入小朝廷中。①数日之后,清室的长辈敬懿太妃(献哲皇贵妃)和端康太妃(温敬皇贵妃)表示:“清帝年岁尚幼,正在求学之际。拟援照穆宗、德宗两皇帝之先例,于清帝年十七岁之时,再行举行大婚。”②

虽然徐世昌的议婚被两位太妃应付了过去,但是这件事情也使得小朝廷把宣统帝的婚姻提上了日程。在1921年,近派宗支的和硕醇亲王载沣、郡王衔多罗贝勒载洵、郡王衔多罗贝勒载涛以及内务府大臣世续、“帝师”陈宝琛、朱益藩等开始讨论“大婚”事宜。最终在咨询过宣统帝以及太妃们的意见之后,开始着手办理“选后”事宜。“选后”的核心条件,即“必须是蒙古王公或满蒙旧臣家的女儿”③。

已知的史料显示,在1921年和1922年两年中,对于宣统帝大婚的对象有过两次重要的变化。根据时任内务府大臣绍英的记载,1921年2月时,清廷是准备与那王府联姻的。④所谓那王府,即蒙古赛音诺颜旗札萨克和硕亲王那彦图,其姓博尔济吉特氏,是清末民初最知名的蒙古王公之一。但是,这个想法没有持续太久就遭到了改易。同年6月1日,小朝廷的王公大臣将四位闺秀的照片交入宫中,这四位分别是蒙古喀喇沁右旗札萨克多罗杜棱郡王贡桑诺尔布之女乌梁海济尔莫特氏、正白旗满洲云骑尉员外郎良说之女瓜尔佳氏、镶黄旗蒙古候选同知端恭之女额尔德特氏、镶黄旗蒙古

——————————

①《清帝议婚》,《小公报》1920年11月20日,第3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