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之女。嘉庆十八年二月初八日丑时生。在道光八年参加八旗选秀,被指定为成贵人而入宫。道光九年二月初六日,降为余常在。道光十六年十月初一日,复封为成贵人。道光二十五年十月初五日,诏晋为成嫔。道光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日,册封为成嫔。道光二十九年六月十五日,降为成贵人。道光三十年正月,宣宗崩逝,文宗即位,尊封为成嫔。咸丰十一年七月,文宗崩逝,穆宗即位,尊封为成妃。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十六日,尊封为成贵妃。光绪十四年三月三十日薨,年七十六岁。光绪十五年(1889年)九月二十四日,奉安慕东陵。
[家族背景]
宣宗成贵妃出身索和济巴颜系钮祜禄氏,太宗元妃、孝昭仁皇后、圣祖温僖贵妃、高宗顺妃、高宗诚嫔、孝和睿皇后、仁宗恭顺皇贵妃等均出自这个系,其家世可以参考她们各条。索和济巴颜系钮祜禄氏谱系十分庞大,太宗元妃、孝昭仁皇后等均出于弘毅公家族。弘毅公家族的创始人额亦都是始祖索和济巴颜玄孙阿灵阿巴颜之孙,阿灵阿巴颜是萨尔都巴图鲁的第二子,而萨尔都巴图鲁的第一子名为噶哈察鸾,即是成贵妃的祖先。所以成贵妃虽与太宗元妃、孝昭仁皇后等出于同一远祖,却与弘毅公家族血缘甚远。
噶哈察鸾一支在清初被编入正红旗满洲,其玄孙尼罗哈纳战阵有功,获巴图鲁名号,封为三等轻车都尉。尼罗哈纳去世后,爵位由其第二子鄂锡里承袭。鄂锡里去世后绝嗣,不知何故,爵位并没有由其长兄音达瑚齐一支承袭,而是转给了尼罗哈纳的叔父绶图一支。这导致尼罗哈纳之子音达瑚齐以下三代均沦落为旗内中下级官员,第四代时更沦落为白身。至音达瑚齐的玄孙常保一代,由于重新拿回爵位的承袭权,其家族门第得以改善。常保承袭三等轻车都尉之后,历任正红旗满洲参领、乍浦副都统、福州副都统,乾隆二十九年十二月因故由福州副都统降为参领回京,于乾隆三十三年左右去世。常保生有二子,第一子名为和珅,字致斋,承袭三等轻车都尉爵位入仕,得到高宗的宠信,获封一等忠襄公,仕至文华殿大学士、吏部尚书、领侍卫内大臣;第二子名为和琳,字希斋,号华坪,以笔帖式入仕,历任工部郎中、吏科给事中、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兵部右侍郎、正蓝旗汉军副都统,受命辅助福康安出兵西南,立有战功,获封一等宣勇伯,仕至四川总督,嘉庆元年八月于军中病故,追晋为一等宣勇公,得谥忠壮,配享太庙,从祀昭忠祠、贤良祠。根据后来正红旗满洲都统衙门行文宗人府的档案记载:“文奎佐领下诚(成)嫔之母家姓氏。父已故乾清门侍卫、宣勇公、轻车都尉丰伸伊绵,祖已故总督宣勇公轻车都尉和琳,曾祖已故轻车都尉常保。钮祜禄氏。”①由此可知和琳即是成贵妃的祖父,而乾隆朝著名的大臣和珅则是成贵妃的伯祖父。
嘉庆元年和琳去世之后,一等宣勇公爵位由其独子丰绅宜绵承袭,任乾清门侍卫。丰绅宜绵生于乾隆四十年,号有谷,原名良辅,后高宗钦命其更名为“丰绅宜绵”。嘉庆四年正月,高宗崩逝之后,和珅遭到清算,被赐自尽。和琳作为和珅胞弟亦受到牵连,被革除公爵,撤出太庙、昭忠祠、贤良祠。在此背景之下,丰绅宜绵也失去一等宣勇公爵位,并革去侍卫官职,仁宗加恩给予其云骑尉爵位,在正红旗满洲任闲散差事。因和珅、和琳家族原本传承之三等轻车都尉是其祖先尼罗哈纳由军功所获,故而仁宗特地赏还,交予和珅之子丰绅殷德承袭。嘉庆十五年四月丰绅殷德去世之后,因丰绅殷德无嗣,故而交予丰绅宜绵承袭。三年后的嘉庆十八年,丰绅宜绵去世,也正是在这一年,其女成贵妃出生。除去成贵妃之外,丰绅宜绵还有一子名为福恩,他过继给和珅之子丰绅殷德为嗣子,同时兼桃两房,在丰绅宜绵去世后,承袭了三等轻车都尉爵位。另外,成贵妃有一位姑母,即和琳之女,嫁与多罗质恪郡王绵庆为嫡妻。
[入宫背景]
根据道光朝的宫分档案,成贵妃在道光八年的档案内出现,结合其正红旗满洲的出身,推断成贵妃是在道光八年参加八旗选秀时,被指定为成贵人而入宫。道光八年那届八旗秀女中,似乎只选中了成贵妃一位入宫。
[宫廷生活]
成贵妃在道光八年入宫之后,可能居住在延禧宫,当时延禧宫的首领主位是恬嫔。第二年,即道光九年的二月初六日,“总管张祥等奉旨:成贵人著降为余常在,钦此”,②降位原因不明。一直到道光二十四年,她依然住在延禧宫。③道光二十五年(1847年),成贵妃被诏晋为成嫔,搬到咸福宫居
——————————
①《文奎佐领下诚嫔之母家姓氏三代档册》,无朝年,档案号:06-02-001-000162-004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②《为成贵人降为余常在每日所食吃食分例等项照常在例得给事》,道光九年二月初六日,档案号:05-13-002-000621-005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③《奏为查验延禧宫交出因病女子一名情形事》,道光二十四年十月初八日,档案号:05~0737-05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住,成为咸福宫的首领主位。①道光二十九年六月十五日,“总管金得等奉旨,成嫔降为成贵人,钦此”,②成贵妃再次被降位,其理由依然不得而知。数月后,宣宗崩逝,成贵妃开始寡居生活,就此度过了余生。
[封谥释义]
成贵妃的封号是“成”,满文作“mutengge”③,意为“有能力”“有才干”。
四、常妃
[简介]
宣宗常妃,镶蓝旗满洲赫舍里氏,广东按察使容海第三女。嘉庆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巳时生。在道光二年二月参加八旗选秀,于二月二十日被指定为珍贵人,在同年十一月初二日入宫。道光四年九月初七日,诏晋为珍嫔。道光五年四月十三日,以礼部左侍郎舒英为正使,兵部右侍郎奕经为副使,册封为珍嫔。同年八月初八日,诏晋为珍妃,未及封。道光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降为珍嫔。道光九年六月初九日,降为常贵人。道光三十年正月,宣宗崩逝,文宗即位,尊封为常嫔。咸丰十年八月二十三日,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受惊悸而薨,年五十三岁。咸丰十一年七月,文宗崩逝,穆宗即位。同年十月二十二日,因在宣宗嫔御中侍奉最久,追晋为常妃。同治二年(1863年)九月初二日,奉安慕东陵。
[家族背景]
宣宗常妃出自萨珠瑚系赫舍里氏,根据谱牒的记载,其家族入旗的始祖名为萨珠瑚,世居哈达地方,入旗之后被编入镶蓝旗满洲,其长子名为萨汉,仕至防守尉;次子名为希福,仕至护军统领。萨汉娶妻鄂卓氏,生子名为五格。五格仕至七品小京官,娶妻瑚尔罕氏,生子名为福盛额。福盛额仕至员外郎,娶妻喀尔拉氏,生子名为善庆。这位善庆便是常妃的祖父。
善庆仕至知府,娶觉罗氏为妻,只生有一子,名为容海。容海在嘉庆朝
——————————
①《奏为查验咸福宫交出因笨女子一名情形事》,道光二十七年二月十九日,档案号;05-0752-05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②《为传知成嫔降为成贵人并其每日吃食分例今日起照贵人分例得给事》,道光二十九年六月十五日,档案号:05-13-002-000708-010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③《为知照成嫔清文封号字样事致内务府》,道光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二日,档案号:05-13-002-000170-010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历任工部员外郎、郎中,出京任甘肃甘凉道,并在道光五年由广东南韶连道升任广东按察使,并在同年因病解任。容海原娶国子监司业巴栋第二女洪吉拉特氏为妻,洪吉拉特氏亡故之后,继娶道员奇明第五女伊尔根觉罗氏为妻,常妃即是容海与继妻伊尔根觉罗氏所生。
根据记录,常妃有六位兄弟和两位姐姐。六位兄弟中,第一位名为爱山,仕至知府;第二位名为丰山,是道光十一年举人,仕至主事;第三位名为如山,是逼光十八年进士,仕至道员;第四位名为多山,是道光十四年举人,仕至按察使;第五位名为宝山,仕至员外郎;第六位名为隆山,仕至中书。姐妹里,大姐嫁给镶蓝旗满洲员外郎年长阿,二姐嫁给正白旗蒙古总兵内务府大臣麟翔。
常妃家族在常妃的父亲容海之前均为中级官员,而到了容海这代,在仕宦上比较得意,容海诸子则在科举上比较努力,形成了科举世家的门第,这可能从侧面表示常妃可能具有相当的文化水平。①
[入宫背景]
根据档案,道光二年二月二十日,奉旨:“前任道荣海之女,著为珍贵人。”“可见,常妃是在道光二年二月参加八旗选秀,即道光朝第一届选秀中被选中,被指定为珍贵人,并于同年十一月初二日辰时入宫。③与其同一批入宫的还有三位秀女,分别是孝全成皇后、祥妃钮祜禄氏和睦答应赫舍里氏。
[宫廷生活]
因为信息不足,在前人研究中,有一些学者将珍妃和常妃作为宣宗的两位不同后宫主位进行论述。目前通过对史料的整理,了解到珍妃是作为镶蓝旗满洲道员荣海(容海)之女在道光二年入宫。⑥同时,根据常妃本家侄子炳玉的《齿录》得知,炳玉的三姑母,即荣海的第三女,“册封寿康宫常太嫔,晋封太常太妃”。⑤加之,有道光十六年六月初九日的档案,提及当时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