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仔小说网

旺仔小说网>清朝后妃份例详细布匹 > 第40章(第1页)

第40章(第1页)

④永莉娜:《明珠家族佐领承袭初探——以明珠二世孙瞻岱满文奏折为中心的考察》,《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

第四子名为国立,亦早亡。又根据档案记载,康熙十年六月二十一日,遏必隆曾遣人向孝庄文皇后奏称,自己的女儿作为即将入宫的六位格格之一,年龄尚小,是否可以让乳母随其入宫伺候一年或三年。在遏必隆的请求获得孝庄文皇后的允准之后,内务府又上奏称:“都察院左都御史明珠,其女亦甚年幼。其入宫时,可否亦令其乳母随人二月,使其适应。”①同样亦获得孝庄文皇后的允准。由此可知,明珠即为庶妃叶赫纳喇氏之父。

明珠,生于天聪九年十月初十日,以銮仪卫云麾使入仕,升任内务府郎中。康熙三年,升任总管内务府大臣。康熙五年,升任内弘文院学士。康熙六年,奉圣祖旨意归隶原旗。康熙七年,升任刑部尚书。之后历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在康熙十六年升至武英殿大学士。康熙二十七年,降为内大臣,最终在康熙四十七年四月十七日病故,是康熙朝炙手可热、权倾一时之重臣。根据明珠之墓志铭记载,他娶和硕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为妻,生有三子三女。第一子名为性德,号容若,是康熙十五年进士,仕至头等侍卫;第二子名为揆叙,号凯功,仕至左都御史,得谥文端,后来因为党附和硕廉亲王允禩而被追夺谥号;第三子名为揆方,娶和硕康良亲王杰书第八女郡主为妻,为和硕额驸。三位女儿中,第一女嫁与正蓝旗汉军一等昭信伯、副将天保为妻,天保是“抚西额驸”李永芳之曾孙,亦即为同日入宫的安嫔之堂侄;第二女嫁与温王府大宗多罗贝勒延绶为嫡妻;第三女则早亡。②庶妃叶赫纳喇氏究竟是明珠三位女儿中的哪一位,抑或为墓志铭所阙载,目前尚不得而知。③

康熙十年入宫的这六位格格均出身外八旗的名门世家,入宫之后,即享受福晋级待遇,可见其受到宫廷相当之重视。目前推测,这六位格格原本即是后宫高级主位的候选入。但是,在康熙十六年五月,圣祖决定对后宫主位进行第一批正式册封时,却只将六位格格中的两位册封为嫔位,即安嫔及敬

————————————

①《奏销绿头牌白本档案》,康熙十年六月二十一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②皇清诰授光禄大夫议政内大臣前太子太师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明公墓志铭,首都博物馆藏。

③此段叶赫纳喇氏谱系,整理自《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叶赫那兰氏八旗族谱》《纳丹珠承袭世管佐领家谱》《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八旗通志初集》《钦定八旗通志》《爱新觉罗宗谱》。

嫔,其余四位格格不仅未得册封,并且在档案中失去记载。

庶妃叶赫纳喇氏究竟是在入宫之后薨逝,还是与庶妃佟佳氏一样在康熙十六年出宫,目前尚不得而知,均有待进一步发掘资料。

第六节清圣祖康熙帝中期的有号主位

一、敬敏皇贵妃

[简介]

圣祖敬敏皇贵妃,原镶黄旗包衣后抬镶黄旗满洲章佳氏,二等侍卫海宽之女。康熙年间被选入宫中。康熙二十五年十月初一日,生第二十二子和硕怡贤亲王允祥。康熙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生第十三女温恪和硕公主。其间位分等级不明。康熙二十八年,晋封为嫔级。康熙三十年正月初六日,生第十五女敦恪和硕公主。康熙三十八年七月二十五日薨。同年闰七月初二日,追封为敏妃。十月,暂安景陵琉璃花门内宝城近处。雍正元年六月二十五日,追晋为敬敏皇贵妃。同年九月,奉安景陵宝城之内。

[家族背景]

圣祖敬敏皇贵妃出身穆都巴颜系章佳氏,此系的始祖名为穆都巴颜,原本世居额穆和苏鲁地方,后来迁至瓦尔喀什罗尔锦地方居住。其生有五子,在分家之后分别居住在不同地方,各自形成支系,是清代章佳氏一姓之中最庞大也是最著名的一系。乾隆朝之名臣一等诚谋英勇公、大学士阿桂即是穆都巴颜第一子瑚鲁瑚昌吉鼐之后代,两江总督尹继善则是穆都巴颜第三子辉色之后代。至于敬敏皇贵妃,则为穆都巴颜第二子章库之后代。

在穆都巴颜五子分家之后,章库迁至马尔墩章佳地方居住,其曾孙名为逊扎齐,即是敬敏皇贵妃家族入旗的始祖,他在清初被编入包衣旗籍,是镶黄旗包衣佐领下人。逊扎齐生有二子,第一子名为苏尔泰,仕至上驷院卿;第二子名为达尔泰,因功封为云骑尉,仕至包衣佐领。达尔泰生有四子,第一子名为窦特,承袭云骑尉爵位,晋封为骑都尉,仕至参领;第二子名为德穆图;第三子名为科岱,仕至委署护军参领;第四子名为海福。其中承袭爵位的窦特即是敬敏皇贵妃之祖父。

窦特生有两子,第一子名为海宽,历任包衣佐领、包衣参领,仕至二等侍卫;第二子名为朔色,仕至骁骑校。海宽与朔色兄弟二人究竟何人为敬敏皇贵妃之父,不同史料中的记载有所差异。《玉牒》《星源集庆》等书均记载敬敏皇贵妃为海宽之女,而《章佳氏哈拉宗谱》则记载敬敏皇贵妃为朔色之女。

出现这种差异,既可能是历史文献本身的问题,亦可能的确在血缘上有相应变化。从历史文献的角度来讲,《章佳氏哈拉宗谱》为东北旗人谱书,其中主要记载的是屯居于沈阳城西榆林堡的逊扎齐三叔萨穆占一支,其支系与敬敏皇贵妃家族虽属同一祖先,但实际早已分为两支,且分在京师、盛京两地,内中所记敬敏皇贵妃家事难免会出现错谬。而从血缘上来讲,有可能敬敏皇贵妃原为朔色之女,出于某些原因,过继给伯父海宽为养女。同时,根据清代选秀制度,秀女“本人父母或亲伯叔父母兄弟、兄弟之妻送至神武门”。①抑或是当时朔色已经去世,敬敏皇贵妃即以伯父海宽之女的身份参加挑选。

不过,根据谱牒记载,海宽生有五子,依次名为阿林、哈达、毕拉、毕汉、偏古;朔色生有一子,名为塔沁。而根据康熙朝内务府《奏销档》记载,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十一月,宫中为和硕怡贤亲王允祥派出的管理家务大臣噶达出差,内务府奏请圣祖挑选官员替补其缺,圣祖即下达旨意:“令阿哥之舅父哈达管理其家事。”②哈达为海宽的第二子,圣祖称其为和硕怡贤亲王允祥之舅父,似表明敬敏皇贵妃确为海宽之女。故而,此处仍以海宽为敬敏皇贵妃之父,有待今后进一步发掘资料。③

根据档案记载,世宗即位之后,曾降旨调查几位母妃之旗籍、家属。内务府回奏称,敬敏皇贵妃家族旗籍为“镶黄旗包衣海章佐领”④,亦即镶黄旗包衣第二参领第二满洲佐领。其后,世宗将敬敏皇贵妃家族从镶黄旗包衣抬出,编为镶黄旗满洲第五参领第十四佐领,并且定为世管佐领,由海宽后

——————————

①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154,《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第800册,第520页。

②《口奏绿头牌及白本档案》,康熙四十九年十一月十一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③此段章佳氏谱系,整理自《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章佳氏族谱》;《满族家谱选编》;《章佳氏哈拉宗谱》,赵立静、何溥滢、傅波主编:《满族家谱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八旗通志初集》《钦定八旗通志》《爱新觉罗宗谱》。

④《口奏绿头牌及白本档案》,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十四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裔世袭。①

[宫廷生活]

圣祖敬敏皇贵妃入宫的时间目前尚不明确。敬敏皇贵妃出身镶黄旗包衣,故而应该是在康熙朝中前期作为内务府秀女被选入宫中,进而成为后宫主位。

敬敏皇贵妃入宫之后,先后共为圣祖生育一子两女,其中:独子允祥序齿为十三阿哥,第一女序齿为八公主,第二女序齿为十公主。康熙二十八年十二月,内务府为新封的两位嫔位分派内管领,②结合前后信息来看,这两位嫔位即是已经生育皇子的敬敏皇贵妃和良妃。至于敬敏皇贵妃在此之前的位分等级,目前尚不清楚。在当时后宫的高级主位之中,敬敏皇贵妃的年齿可能最小。

敬敏皇贵妃未能等到册封后宫主位的批次,即于康熙三十八年七月薨逝。圣祖在上谕中评价敬敏皇贵妃道:“妃张雅氏,性行温良,克娴内则,久侍宫闱,敬慎素著。”③并且追封她为敏妃。目前已知,至少在康熙三十六年时,敬敏皇贵妃仍为嫔级待遇,④其生前是否已经晋封为妃级,则不得而知。

根据《陵寝事宜易知》记载,敬敏皇贵妃薨逝之后,于康熙三十八年十月奉安。雍正元年正月二十六日,世宗在给礼部的上谕中提及:“昔日,皇考建设妃园寝,为妃母等殡所,惟敏妃母一位,皇考曾降谕旨暂安于陵寝琉璃花门之内宝城近处俟入宝城。今钦遵皇考原旨,奉敏妃母安于宝城内。在宝城内安奉者,只有敏妃母一位,应追封为皇考皇贵妃。”⑤指出敬敏皇贵妃在康熙三十八年十月时奉安的地点是在景陵琉璃花门内宝城的近处。但是,针对《陵寝事宜易知》的记载和世宗的相关说明,有学者提出疑问,认为敬敏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