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仔小说网

旺仔小说网>清朝后妃品级列表 > 第64章(第2页)

第64章(第2页)

①此段博尔济吉特氏谱系,整理自《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清代朱卷集成》《蒙古博尔济吉忒氏族谱》《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八旗通志初集》《钦定八旗通志》《爱新觉罗宗谱》。

②《奏为胞侄花良阿之女著封静贵人谢恩事》,道光五年二月二十三日,档案号:03-2819-00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③《奏为查验永和宫交出女子大妞情形事》,道光二十年三月初九日,档案号:05-0711-07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体逐渐虚弱,而位分却不断上升。

道光二十年正月,孝全成皇后崩逝。当时的后宫中,道光二年以第一批八旗秀女入宫的四位后宫主位内,孝全成皇后和睦答应已故,常妃和祥妃则纷纷失宠降位,道光五年以第二批八旗秀女入宫的孝静成皇后则是贵妃位,无论从资历、门第还是生育子女等方面均是其中翘楚,故而在孝全成皇后百日之后,宣宗将孝静成皇后晋为皇贵妃,在事实上充当整个后宫的首领,并且让孝静成皇后移居钟粹宫,①肩负起抚养文宗的重任。

对于宣宗生前为何不立孝静成皇后为后,目前认为可能与年龄有关。在当时的价值观中,认为年近老年不宜再行立室。如高宗曾经在上谕中提到:“朕春秋六十有八,岂有复册中宫之理。”②孝全成皇后崩逝的当年宣宗已经六十岁,不将孝静成皇后册立为中宫或许就是这种价值观的影响。

道光三十年正月,宣宗崩逝,受孝静成皇后抚育的文宗即位,尊孝静成皇后为皇贵太妃,移居寿康宫。以文宗的角度来说,从自己十岁时生母孝全成皇后崩逝到二十岁即位的十年间,孝静成皇后实际充当了母后的身份,母子关系肯定比较紧密。后来文宗在上谕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朕在冲龄,仰蒙康慈皇贵太妃抚育深恩。”“抚育朕躬十五载。恩恤优加。”然而,对于孝静成皇后的名分地位,文宗却十分矛盾。宣宗生前没有将孝静成皇后立后的意思,文宗似乎也不想开这个特例。就算是在孝静成皇后生前勉强将其尊为皇太后,但在是否系宣宗谥的问题上,文宗依然有顾虑。按照文宗的说法:“爰考会典所载,太祖高皇帝三后,惟孝慈高皇后配衬太庙,谥号称高。是别殿奉祀,称号宜殊,非惟前代之旧章,实本我朝之定制。今明钜典,朕不敢以感恩之故,稍越常经。景铄鸿名,朕何敢以尽孝之私,致踏定礼。”③明确表示不想开这个先例。

根据通说,认为孝静成皇后在临终之前晋为皇太后,并在穆宗即位之后得以系谥,均是其子和硕恭忠亲王奕?运作的结果。目前并没有明确的史料指向两者具有必然关系,所以这里只存疑处理。

——————————

①《奏为查验钟粹宫交出因病女子一名情形事》,道光二十一年七月初七日,档案号:05~0719-07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②《高宗纯皇帝实录》卷1066,乾隆四十三年九月乙未条,《清实录》,第22册,第262页。

③《文宗显皇帝实录》卷174,咸丰五年八月庚子条,《清实录》,第42册,第947、948页。

[封谥释义]

孝静成皇后原本的封号和最终的谥号均为“静”,但是其满文并不相同。封号的“静”,满文作“cibsonggo”①,意为“静”“景仰”;而谥号的“静”,满文作“cibsen”②,意为“安静”“肃静”。这两个满文词汇的词根一致,寓意也基本一样,出现这种差异,其实是因为孝穆成皇后的“穆”为“cibsonggo”,为了规避所改。至于其徽号“康慈”,满文作“nclhejilangga”③,意为“安康慈善”。

第二节清宣宗道光帝潜邸时娶纳的后宫

一、恬嫔

[简介]

宣宗恬嫔,镶黄旗满洲富察氏,盐运使查清阿第一女。在嘉庆年间参加八旗选秀,被仁宗指与宣宗为侧福晋。嘉庆二十五年八月,宣宗即位,诏封为恬嫔。道光二年十一月十六日,以内阁学士明志为正使,奕经为副使,册封为恬嫔。道光二十五年七月十九日戌时薨。同年十一月初七日,奉安慕东陵。

[家族背景]

宣宗恬嫔出身檀都系富察氏,与太祖继妃、孝贤纯皇后、高宗晋妃、穆宗淑慎皇贵妃同族。其家世可以参考太祖继妃、孝贤纯皇后、高宗晋妃、穆宗淑慎皇贵妃条。

康雍时期名臣马齐生有十二子,形成了十二房后裔,以第十一房傅良一支承袭伯爵爵位为大宗。高宗晋妃是第五房傅广的孙女,穆宗的淑慎皇贵妃是第四房傅德的四世孙女,而恬嫔即是门第最高的第十一房傅良的曾孙女。

第十一房的祖先傅良为马齐之妾郭氏所出。原本马齐的爵位传与嫡出的第十二子傅兴承袭,但是傅兴因故革爵,爵位便落到了傅良身上。傅良袭

——————————

①《为静贵人晋封静嫔清文封号业已赴阁恭录事致内务府》,道光六年四月二十四日,档案号:05-13-002-000125-009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②綦中明:《满语名号研究》,第79页。

③《为知照御笔圈出康慈皇贵太妃常嫔清文各字样事致内务府等》,咸丰五年七月初二日,档案号:05-13-002-000200-000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爵之后,仕至西安将军、领侍卫内大臣,得谥恭勤。他娶宗室富达礼第十三女为妻,生有五子,依次为善明、穆靖安、灵和、灵慧、灵毓。其中承袭一等敦惠伯爵位的是善明一支,而恬嫔则是穆靖安的孙女。穆靖安,号以亭,仕至奉天府府尹、副都统,娶妻爱新觉罗氏、纳喇氏,生有四子。第一子名为哈清阿,仕至知县;第二子名为查清阿,即恬嫔的父亲;第三子名为他清阿,早卒;第四子名为那清阿,仕至刑部郎中。恬嫔之父查清阿,字芸圃,仕至盐运使,卒于道光五年,其妻为豫王府宗室科灵阿之女,另有一妾韩氏,共生育二子二女。其中二子均为嫡出,第一子名为诚端,后来仕至盛京工部侍郎;第二子名为诚春,因有痼疾,只仕至内阁中书。恬嫔是查清阿的嫡长女,①其妹则是妾室韩氏所出,嫁给正白旗蒙古一等男又一云骑尉麟绶为嫡妻。

恬嫔出身旗人世家,门第相当不错。宣宗是仁宗既定的继承人,其侧室的挑选应该也兼顾了出身的考量。②

[入宫背景]

宣宗的恬嫔是一位记载比较少的后宫主位,根据档案,在嘉庆七年的时候,宣宗位下已经有了“侧福晋”③,后来则被称为“大侧福晋”。从后来的记载来看,宣宗在潜邸时一共有两位侧福晋和两位妾室,其中“二侧福晋”即后来的和妃是在嘉庆十三年获封的,那么这位“大侧福晋”应该即是恬嫔。

目前已知恬嫔出身镶黄旗满洲,出身世家大族。按照清中叶宫廷中的习惯,重要皇子的侧福晋一般均由皇帝从八旗秀女之中挑选并指婚,如高宗继皇后纳喇氏、仁宗恕妃等均属这种情况,恬嫔应该也是如此。至于选秀年届,已知宣宗的嫡福晋孝穆成皇后是在乾隆六十年的选秀中被选中的,且在当年的秀女档案中并无恬嫔出现;而嘉庆七年的档案内恬嫔已经作为宣宗的侧福晋出现,故而推断恬嫔是在嘉庆三年或嘉庆六年参加挑选八旗秀女,被指婚与宣宗为侧福晋的。

[宫廷生活]

恬嫔是仁宗直接指婚给宣宗的侧福晋,出身也很不错,但是她没能为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