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仔小说网

旺仔小说网>清朝后妃品级列表 > 第46章(第2页)

第46章(第2页)

此六位均出自雍乾两朝的内务府档案。雍正九年(1731年)十二月档案称:“宁寿宫病故蒋答应,本月二十一日初上坟。”③雍正十年七月档案称:“宁寿宫病故袁答应……本月七月十三日动土安葬。”④雍正十二年四月档案称:“宁寿宫后所穿八匹缎子丰答应于四月初三日初上坟。”⑤乾隆元年十月档案称:“宁寿宫玉答应、女孩儿苏伯礼动土安葬”⑥。乾隆五年二月档案

——————————

①《呈报康熙四十六年乾清宫毓庆宫贵妃妃嫔等人数清单》,嘉庆元年,档案号:04-01-14-0015-01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②《呈报雍正十三年乾清宫宁寿宫皇贵妃贵妃妃嫔等缎布等项分例清单稿》,嘉庆元年,档案号:05-0462-05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③《为宁寿宫病故蒋答应照穿八匹缎子答应例办理知会上坟日期并俱有焚化衣服俱次日圆坟事致内务府》,雍正九年十二月,档案号:05-13-001-000004-0120,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④《为知会宁寿宫病故袁答应动土安葬吉期事致内务府》,雍正十年七月,档案号:05-13-001-000005-004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⑤《为知会宁寿宫后所穿八品缎子丰答应瑞答应初上坟大上坟俱有焚化衣服事致内务府》,雍正十二年四月初一日,档案号:05-13-001-00008-0020,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⑥《为曹八里屯暂安宁寿宫玉答应女孩儿苏伯礼动士安葬日期事致内务府》,乾隆元年十月初九日,档案号:05-13-002-000001-001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称:“宁寿宫所内御答应于二月二十五日初上坟。”①乾隆七年二月档案提及“宁寿宫所内采答应”丧仪安排。②

康熙朝时,后宫主位的位分等级制度还未完全成型,在当时,“答应”不仅为后宫主位的位分等级,亦囊括有地位较高之官女子。故而此六位答应究系后宫主位还是有一定身份之官女子,目前尚不清楚,有待今后进一步发掘资料。

第十节关于“老贵人”

清东陵周边的马家庄有一座特殊的园寝,葬有苏麻喇姑和一位“老贵人”。关于这位老贵人之身份,学者多有争论。目前,随着档案进一步的公开和整理,可以初步梳理出这位老贵人的情况。

在满文档案中,老贵人被记为“sakdagui?in”③,直译为“年老之贵人”,故而老贵人之“老”为年老之意,既非姓氏,亦非封号,只是一种口语称呼。④目前,在清代官方档案中只见过一位被称为“老贵人”或“sakdagui?in”之人物,即葬于东陵马家庄的这位老贵人。

世宗即位不久,便下达上谕称:“朕奉皇太后懿旨:尔兄弟之母,当加意相待。朕念十二阿哥之母,多年侍奉皇考,甚为谨慎,久列嫔位,今晋封为妃。十五阿哥十六阿哥之母嫔,亦晋封为妃。再,现在有曾生兄弟之母未经受封者,俱应封为贵人。六公主之母,应封为嫔。内有一常在,年已七旬,亦应封为贵人。”⑤其中提及“年已七旬”之常在被晋封为贵人,应该即是老贵人。以此计算,老贵人最晚生于顺治十年。

雍正六年时,世宗曾经在上谕中提及:“今日总管等所奏易贵人之事,似此贵人入陵尚可。陵内关系风水之地,嗣后尔等宜加意斟酌。如曾奉御皇

————————————

①《为宁寿宫所内御答应初上坟大上坟俱有焚化衣服事致内务府》,乾隆五年二月,档案号:05-13-002-000001-0110,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②《为钦天监选择宁寿宫所内采答应金棺漆饰动土吉期事致内务府》,乾隆七年二月,档案号:05-13-002-00002-003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③《奏请办理景山年老贵人丧事仪注折》,档案号:奏销档193-12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④谨按,如果“老”为姓氏的话,满文档案内应该写为“loogui?in”。

⑤《世宗宪皇帝实录》卷2,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丁巳条,《清实录》,第7册,第51页。

考之贵人尚可,若随常加封者则不可。或在外围周方左右,或在苏妈里姑之左右,另建园寝。尔等谨记,若遇事出,同内务府总管密议具奏。”①由此可知,老贵人虽然是圣祖的后宫主位,原为常在位分,但是未能“奉御”②,故而不能葬入皇陵妃园寝之中。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时,高宗上谕亦有提及:“老贵人,原因照看和恭亲王赏给贵人名号,不过与照看履懿亲王之苏妈拉妈妈相等。”③亦即言之,老贵人最终能够葬于马家庄,其情况与苏麻喇姑相仿。一来,她们的确与宫廷有关,但是均不属于“奉御”过的主位;二来,她们均抚养过皇子以至成年。其中,苏麻喇姑抚养的是圣祖第十二子和硕履懿亲王允祹,而老贵人抚养的则是世宗第五子和硕和恭亲王弘昼。这种抚养关系并非是传统意义上“乳母”“嬷嬷”的关系,而类似于养母、慈母之身份,这的确与苏麻喇姑类似。一般认为,苏麻喇姑的年纪与孝庄文皇后相近,④生于万历四十一年前后。其抚养的和硕履懿亲王允祹生于康熙二十四年,苏麻喇姑抚养他的时候已经七十余岁,老贵人抚养和硕和恭亲王弘昼时的年纪应该与之相仿。

又根据《奏请办理景山年老贵人丧事仪注折》,可以对老贵人薨逝之时间有更详细的了解。其中提及:“总管内务府衙门等部恭奏,为请旨事。景山之老贵人于乾隆元年四月二十六日午时薨逝。查得,雍正八年六月初三日,奏事太监张玉柱、王长贵奉旨降谕:老贵人现在患病,倘若事出,毋用传知外面之人,亦毋用奏报,总管内务府衙门之人按例备办。”⑤由此可知,老贵人曾经在雍正八年时得过重病,当时世宗为其安排过后事,最终于乾隆元年四月二十六日午时薨逝。

综上,老贵人的情况为:至迟生于顺治十年,康熙年间被选入宫中,封

————————————

①《国朝宫史》卷3,上册,第27页。

②谨按,一般认为“奉御”即侍寝之意。清代中后期制度形成之后,有位分的后宫主位必然都“奉御”过。而清初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当时后宫低级位分称谓还不确定,而且清初一直以服缎疋数衡量地位,使得一些后宫内的仆妇、宫女拥有的身份并不低于低级主位。如与老贵人一同葬于马家庄的苏麻喇姑,她作为孝庄文皇后的使女,生前的服缎疋数达到二十匹,相当于贵人级,去世之后的礼仪待遇达到三十匹,相当于嫔级。

③《奏为有老贵人及苏妈拉妈妈坟茔一处该二人侮照看懿亲王和恭亲王之嬷嬷请该二府修理事》,嘉庆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一日,档案号:04-01-14-0054-01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④杨珍:《康熙皇帝一家人》,第361页。

⑤《奏请办理景山年老贵人丧事仪注折》,档案号:奏销档193-12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为常在,但是未曾“奉御”过。世宗即位后,因其年老,随常晋封为贵人,称为“老贵人”,曾经抚养过世宗第五子和硕和恭亲王弘昼。在雍正八年(1730年)时得过重病,最终在乾隆元年四月二十六日午时莞逝,被龚于马家庄园寝。由其抚养过的和硕和恭亲王弘昼的后代负责相当一部分的祭祀事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