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吉特氏)“大妃”的情况,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考证关于所谓“叶赫老女”]
网络上经常提到所谓“叶赫老女”,即叶赫贝勒布斋之女。她曾经被许婚给太祖,但是在已经纳聘的情况下,被布扬古嫁与他人,由此进一步加剧了太祖与叶赫部的矛盾。之前曾有一些小说和电视剧对“叶赫老女”的故事进行了改编,甚至编出了许多闺名。实际上,布斋之女在已知的史料中并没有留下本名,只被称为“布寨之女”“布杨古之妹”“叶赫女”。此处将涉及其生平之史料整理如下:
万历十九年(1591年)正月。《清列朝后妃传稿》引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先是卜寨以女许商,那林孛罗妻则歹商姊也。歹商往卜寨受室,因过视姊中涂,那卜二酋阴令部夷摆思哈射商殪,事在万历十九年正月。时太祖妻明安姐方归,哭兄歹亦为卜寨所掳取,索之再三不与,转开原为代索亦不与,于是太祖与北关绝。”此处“卜寨之女”与“叶赫老女”是同一人还是姐妹尚不明确。①
万历二十五年。叶赫、乌喇、哈达、辉发同遣使曰:“因吾等不道,以至于败兵损名,今以后,吾等更守前好,互相结亲。”于是叶赫布扬古妹欲与太祖为妃,锦台什女欲与太祖次子代善贝勒为妻。太祖乃备鞍马盔甲等物以为聘礼,更杀牛设宴,宰白马、削骨、设酒一杯、肉一碗、血土各一碗,敌血会盟。②
万历二十九年。《满洲实录》提到“布占泰先聘叶赫布斋之女”③。此处所提及的布斋之女是否即是“叶赫老女”尚不明确。
万历二十九年十一月。太祖曾说:“今汝叶赫背前盟,将我所聘之女另与蒙古。”④
万历四十年。“布占泰复背盟,掠太祖所属窝集部内瑚尔哈路二次,及欲娶太祖所定叶赫国布寨贝勒之女……太祖闻之大怒,遂于九月二十二日领大兵往征之。”⑤
——————————
①张尔田:《清列朝后妃传稿》传上,民国绿樱花馆刻本,第18页b。
②《满洲实录》卷2,《清实录》,第1册,第104、105页。
③《满洲实录》卷3,《清实录》,第1册,第118页。
④《满洲实录》卷3,《清实录》,第1册,第121页。
⑤《满洲实录》卷3,《清实录》,第1册,第149页。
万历四十年十二月。闻布占泰欲将女萨哈帘、男绰启鼐及十七臣之子送叶赫为质,娶太祖所聘之女,又欲囚太祖二女。癸丑年(万历四十一年)正月,亲率大兵往征之……太祖子古英巴图鲁、侄阿敏及费英东、何和里额驸、达尔汉辖、额亦都、硕翁科罗等奋然曰:“初恐布占泰不出城,尚议设计赚之。今彼兵即出,舍此不战,兴兵何为?厉兵袜马何用?布占泰倘娶叶赫女,其耻辱当何如?”①
万历四十二年六月。“乌喇国数世所建之王业为聪睿恭敬汗灭后,布占泰只身逃出……然布占泰未寻其三妻福晋及八子来降,反寻其欲娶之叶赫贝勒布杨古之妹投奔叶赫。”②
万历四十三年六月。据闻聪睿恭敬汗所聘叶赫贝勒布扬古之妹欲改适蒙古贝勒巴噶达尔汉之长子莽古尔岱台吉,诸贝勒、大臣曰:“今叶赫若将已送牲畜行聘之女改适蒙古,尚有何恨更甚于此。应于该女子嫁与蒙古之前,兴师前往。若已许嫁,则乘其未娶之前,围攻其城夺取之。此非具他小贝勒所聘之女也。既闻汗所聘之女改适蒙古,我等安能坐视他人娶走耶,请兴兵讨之。”愤然力谏之。汗遂曰:“若有其他大事,自当问罪致讨,仅以其女许给他人之而兴师,则未可也。此女之生,非同一般,乃为亡国而生也。以此女故,哈达国灭,辉发国亡,乌喇国亦因此女而亡。此女用谗挑唆诸申国,肇启战端。今唆叶赫勾通明国,不将此女与我而与蒙古,意令我为灭叶赫而起大衅,借以构怨而与蒙古也。我即得此女,亦不能长在我处,无论聘与何人,该女命不会长。毁国已毕,构衅已尽,今其死与将至也。我纵然奋力夺取此女,亦不能留于我处。倘我取后迅即殒命,反祸及我也。”诸贝勒、大臣仍再三坚请出兵,汗曰:“我应愤而兴师,然众贝勒、大臣则当劝谏。我若自作中人劝阻尔等,尔等缘何如此与事主为敌,坚请不已,令我生怒。我所聘之妻,为他人婚娶,我岂不怨恨。因怨恨而听从尔等之言兴以不时之兵,本非我愿。娶女之主我尚无怨,尔等为何深以为憾。我以旁观者之身劝尔等作罢。”遂将调集出征之马匹尽行撤回。诸贝勒、大臣又曰:“该女许汗已二十年矣。因明万历帝出兵驻守叶赫,叶赫锦泰希、布扬古倚仗明帝,将受聘二
——————————
①《满洲实录》卷3,《清实录》,第1册,第156—158页。
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阁藏本满文老档》,第17册,第8页。
十年之久、年已三十三岁之女嫁与蒙古,我宜往征明国也。”①
万历四十三年六月。其女聘与蒙古,未及一年,果亡。②
通过以上史料整理可知,所谓“叶赫老女”即布斋之女、布扬古之妹,生于万历十一年,在万历二十五年被许给太祖,并且受纳了聘礼,之后反悔,在万历二十九年十一月之前已经转许给蒙古。万历四十年,背盟的乌喇国布占泰想要娶她,间接导致乌喇国败亡。万历四十三年六月,改嫁给蒙古莽古尔岱台吉。万历四十四年去世,年三十四岁。
值得注意的是,在《正白旗满洲叶赫纳喇氏宗谱》的谱序中,有两条提到布扬古送妹与太祖为后宫主位之事。内容分别为“庚子二十八年春正月……布杨武贝勒愿以妹妻上为阿思汉福晋,贝勒金榻师以女妻上次子”;“丙午三十四年春二月,贝勒布杨武送妹阿斯汉福晋来归”。③这两条记录指出,万历二十八年正月,布扬古的妹妹与太祖定亲,并且在万历三十四年二月成婚。其中“阿思汉福晋”即满语“ashanfujin”,意为“侧福晋”。“布杨武贝勒愿以妹妻上为阿思汉福晋,贝勒金榻师以女妻上次子”这条记录又与《满洲实录》中“叶赫布扬古妹欲与太祖为妃,锦台什女欲与太祖次子代善贝勒为妻”十分相似,但是其时间和结果却完全矛盾。这里一来有民间谱书可靠性低的问题,二来是否可能指向的是太祖侧妃叶赫纳喇氏,有待进一步研究。
——————————
①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阁藏本满文老档》,第17册,第10页。
②《满洲实录》卷4,《清实录》,第1册,第174页。
③《正白旗满洲叶赫纳喇氏宗谱》,北京图书馆编:《北京图书馆藏家谱丛刊民族卷》,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影印本,第37册,第801—810页。
第八章清太宗的后宫
清太宗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名皇太极,亦作“洪台吉”,满文作“hongtaiji”①。作为太祖高皇帝的第八子,生于万历二十年十月二十五日申时,生母为孝慈高皇后叶赫纳喇氏。天命年间赐号贝勒,为四大贝勒之一,称“四贝勒”。天命十一年八月,太祖崩逝。九月初一日,太宗即位,改元天聪,设八固山额真、十六大臣。天聪五年,设立六部。天聪六年,废除与三大贝勒并坐制度,南面独尊。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受满蒙贵族拥立,祭告天地,即皇帝位,尊号为“宽温仁圣皇帝”,改国号大清,改元崇德。崇德六年,取得松锦大战胜利。崇德八年八月初九日亥时崩,年五十二岁,在位十七年。顺治元年八月十一日,奉安盛京昭陵。同年九月,奉祀太庙。十月,追上尊谥曰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文皇帝,庙号太宗。顺治十四年十月,升衬奉先殿。康熙元年四月,加上尊谥隆道显功四字。雍正元年八月,加上敬敏两字。乾隆元年三月,加上昭定两字。
根据目前资料,清太宗一生中至少有妻妾十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