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从新石器晚期到商代,人祭是比较普遍的文化形态;这方面的特例,是长江中游地区。
注释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1953-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
版社,2001年,第477页。
2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河南偃师商城商代早期王室祭祀遗址》,《考古》2002
年第7期。
3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河南第二工作队:《河南偃师市偃师商城宫城祭祀D区发
掘简报》,《考古》2019年第11期。
4同上。
5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河南偃师商城商代早期王室祭祀遗址》。
6根据前引两篇发掘简报,B和C区的使用时间是偃师商城商文化的第一期1
段至第三期5段,D区为第一期2段至第三期5段,A区的使用时间为第二期3段至第三期6段。偃师商城共分为三期,7段。
7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偃师商城》第一卷,第428页,K1祭祀坑平面、剖面
图也来源于此。
8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1953—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以下有
关郑州商城的基本信息及图片,凡未注明出处的,皆出自该报告,不再详注。
9郑州商城分为四期(二里冈下层一、二期和二里冈上层一、二期,为行文方
便,本书只用四期序号),前三期基本和偃师商城同步,属于早商200年时间。郑州第四期属于中商阶段,城市主体和宫殿都已经废弃,但商城内外还有零星的聚落。第四期的时间跨度可能有七八十年,又可分为前后两期。碳十四测年的精度范围尚无法达到数十年维度,故上述时间段都是概略的估值。
10郝本性:《试论郑州出土商代人头骨饮器》,《华夏考古》1992年第2期。
11同上。
12接受人祭最多的,可能是商王的历代先祖,但因为早商时期极少发现甲骨卜辞,所以我们对于商王献祭的对象并不完全明确。
13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等:《夏县东下冯》,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55页。
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1988—1989年山西垣曲古城南关商代城址发掘简报》,《文物》1997年第10期。
刘士莪:《老牛坡》,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7页。
张国硕:《郑州商城铜器窖藏坑性质辨析》,《中原文物》2018年第1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南顺城街青铜器窖藏坑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98年第3期。
安金槐:《再论郑州商代青铜器窖藏坑的性质与年代》,《华夏考古》,1997年第1期;张国硕:《郑州商城铜器窖藏坑性质辨析》。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北福地:易水流域史前遗址》,文物出版社,2007年。孙新民、孙锦:《河南地区出土原始瓷的初步研究》,《东方博物)2008年第4期。商代中叶这个萧条期,被有些学者划入“中商”阶段,但对于中商涵盖的具体时段又有不同意见,有人把殷墟的最初几十年(渔北商城阶段)也划入中商范围。本书把殷墟阶段全都划入晚商,所以中商阶段更短一些。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小双桥:1990—2000年考古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12年。以下有关小双桥遗址的基本信息及图片,凡未注明出处的,皆出自该报告,不再详注。
对小双桥遗址的有机物碳十四测年显示,遗址使用的时间为公元前1435—前1412年。这个时段划得有点窄且略有偏早,综合考虑,它基本属于距今3400—3300年范围内。
季惠萍:《被遗忘的傲都:郑州小双桥遗址》,《大众考古》2018年第12期。
“我”、“义”(羲)两字的甲骨文造形,像是一把三齿斧状兵器。目前还未发现双齿或三齿兵器,但在商代它们应当存在过。
陈旭:《郑州小双桥商代遗址即徽都说》,《中原文物》1997年第2期。